馬麗娟
【摘? 要】目的: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從我院2017年全年收治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選取70例作為我們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35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35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對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0%劣于觀察組94.29%、并發癥發生率25.71%高于觀察組5.71%,兩組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方式較常規護理方式臨床應用效果更明顯,既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又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尿毒癥;血液透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1-0088-01
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尿毒癥的方法以血液透析最為常見,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通過血液透析將患者體內毒素排除體外,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從我院2017年全年收治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選取70例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分組給予常規護理和預見性護理,對兩種護理方式的結果進行比較,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7年全年收治的病程為2~12年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選取70例做為我們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35例做為對照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35例做為觀察組。對照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6~66歲,平均年齡(48.12±4.57)歲;觀察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38~68歲,平均年齡(49.53.12±5.1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尿毒癥的診斷標準,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定時巡視、嚴密觀察患者病情、用藥指導、健康知識宣教等基礎護理。
1.2.2對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
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心理干預護理。首先針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變化護理人員應加以觀察,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其不良情緒,緩解其消極心理。同時,以熱情親切的態度、暖心富感染力的語言與患者交流、溝通,以使其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講解尿毒癥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使患者正視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心功能不全預見護理。在透析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全面評估患者的心功能狀況以防止透析過程中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在整個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除全程實施心電監護,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外,還要疏導患者心理,避免其產生情緒波動,一旦患者出現心律不齊等現象,應立即停止透析,給予吸氧,同時通知醫生緊急處理并積極給予配合。
(3)低血壓預見護理。護理人員應在透析治療前對患者血壓情況進行監測并記錄,把握先快后慢的透析速度以延長透析時間,透析期間患者體位不得隨意調整變換,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低血壓,應立即停止透析,給予吸氧治療。
(4)導管感染預見護理。護理人員在留置導管前,應先檢查患者與導管接觸處的皮膚,按照無菌操作的原則嚴格進行消毒。發現感染,應對皮膚進行消毒,聯合抗生素治療。
(5)導管堵塞預見護理。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對導管口進行消毒處理,導管沖洗應采取先抽后沖的方式,以避免出現血栓。完成血液透析后,清洗導管時可選取適量生理鹽水沖洗,清洗完成取肝素液封閉導管。
1.3 觀察指標
1.3.1采用我院自治的滿意度調查表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3.2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采用%表示,X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 P<0. 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15例、滿意13例、不滿意7例,護理滿意度80%(28/35);觀察組非常滿意23例、滿意10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94.29%(33/35)。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明顯,X=5.2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5.71%明顯高于觀察組5.71%,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尿毒癥是指患者由于腎功能受到嚴重且不可逆的損害,造成體內積蓄的水分及代謝物過多引發電解質紊亂,機體酸堿失去平衡出現的一系列中毒癥狀。雖然血液透析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但因該療法屬于有創性治療,且尿毒癥患者普遍臟器功能較弱以致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機率較高。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0%劣于觀察組94.29%、并發癥發生率25.71%高于觀察組5.71%,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方式較常規護理方式臨床應用效果更明顯,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肖奕. 對行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12):46-47.
[2]孟洋. 預見性護理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1):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