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色發展理念近來已經深入人心,這一理念也影響著教育的發展,高校生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因此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綠色發展意識,就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將從大學生綠色發展責任意識培育方向入手,探討如何通過思政教育培育當代高校生的綠色發展責任意識。
關鍵字:大學生;綠色發展;思政教育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已經逐漸成為解決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重要指南。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必須明白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性,這一點將通過思政課程來培養,要把綠色發展理念實實在在地傳達給學生,使他們成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
1.培養大學生綠色發展責任意識的思政教育路徑任務
1.1樹立綠色價值觀
綠色價值觀的核心就體現在習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三大論斷,旨在告誡大家新時代的發展一定要注意環境保護,不能以破壞環境為前提來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也是將來社會上促使國家經濟向前發展到主力軍,在校園時代就應該牢固樹立起綠色價值觀,明確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性,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1]。思政教育課堂正是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學習相關知識理論的重要地方,學生們將在這里深入了解何為綠色發展觀,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綠色價值觀,并且將此擴散到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說體現在學生選擇工作的時候,就表現為學生會傾向于選擇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工作崗位,也就推動了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所以思政教育除了明確綠色發展的重要性,還要引導學生把這一理念與就業選擇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政策的用意,了解社會對他們未來發展方向的期待,這樣學生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也會具備綠色價值觀,客觀對待就業形勢中出現的問題。
1.2培養綠色生活習慣
學生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往往會覺得發展理念等概念與自己的生活相距甚遠,沒有代入感。但實際不然,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只是學生們沒有發現。當代大學生在學校里的時候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勤儉節約、低碳生活、保護環境,都是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活中的具現。因此,思政教育要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并鼓勵他們在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努力影響周圍的人,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傳播者。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本身就應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給學生做好示范作用,如果每一個教師都能夠承擔起綠色發展理念的模范作用,那么就能夠建立起校園內的綠色發展模范豐碑,即使學生離開校園也能夠保持自我,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
2培養大學生綠色發展責任意識的思政教育路徑方法
2.1理論是實踐的基礎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想要在正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必然要先學好理論知識。高校在開設思政教育課程的時候,往往也會先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入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讓學生掌握綠色發展理念知識[2]。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課堂授課,這要求教師首先具備全面而深刻的知識儲備,并且關注實事,跟上時代發展,了解先進理念,在課堂上能夠旁征博引,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學生。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不做有違綠色發展理念的事,常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意識到綠色發展理念是可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的。二是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定某本書,比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時候,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小組,建立相關理論研究會,自行研究書本知識理念,提煉綠色發展概念的精髓。這種方法對于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具有很大挑戰,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指出方向,還要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隨時跟進,掌握進度,予以調整。
2.2實踐是驗證理論的途徑
理論學習在思政教育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但是仍然無法替代實踐的地位,只學習理念不進行實踐的學習是僵化死板的,無法與當下的社會實際結合起來,學生也沒有切實的感受,不能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外出,去綠色鄉鎮體會綠色發展理念與城市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成果,去野外鄉村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鼓勵學生借助環保日等相關節日,做一些社會調查、環保宣傳、知識競賽的活動,讓綠色發展理念逐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到一起。另外,實踐對于思政課程的教育也具有特別的意義。思政課程通常從基礎理論知識出發,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從基礎開始了解綠色發展理念,但是這也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開始就被枯燥的理論知識所壓倒,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產生畏難情緒[3]。因此,教學有時可以從實踐活動開始,通過讓學生進行調查活動或者知識競賽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再進行理論學習,最后再開展總結性的活動作為收尾。這樣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住,提高學生對于綠色發展理念的接受度。
3.結語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綠色發展責任意識是高校思政課程的一大重要任務,但是在實踐的教育中卻會遇到許多問題,因此,思政教育要牢記自己的任務是培育大學生的綠色價值觀,促使他們養成綠色生活習慣。為此,在實際教育當中,應該注意理論知識的基礎性作用,還要發揮實踐不可替代的地位,更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大學生培育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任理軒.堅持綠色發展——“五大發展理念”解讀之三[N].人民日報.2015.12.22:7
[2]袁貴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N].中國教育報.2016.02.05:2
[3]呂君.價值教育在學生干部培養中的應用及推廣價值[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5:3
作者簡介:陳璐莎(1990.05-),女,民族:漢族,籍貫:湖南長沙人,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