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兵團
摘 要:地理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內容涉及廣泛。自然規律,氣候,降水,地形特征等知識都盡在其中。而地理這一學科也是最親近人們生活,并且時時刻刻都體現在我們周邊的學科。想要深入了解這一學科的知識與內容,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們上課時認真聆聽教師的所說所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消退。問題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問題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課堂積極性,解決當前教育模式面臨的諸多問題,教師按照課堂實際情況巧妙提出問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合作共贏,使問題式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模式;提出問題;合作共贏
近幾年來的地理教學質量,都呈下降的趨勢。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通常將講課當做是自己的一項任務去完成,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學生懂與不懂,好像與教師沒有任何關系。教師只要把課程上完,那么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這種教學方法促使初中地理學科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有些學生在學習了三年地理知識之后,依然不能說出影響降水的因素有哪些。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地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而本文結合高中地理教學實例,著重探討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養成不懂就要問的習慣
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生硬的接受知識,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效率不高,并且對一些不懂的問題一直積累在腦海當中。不去問也不敢問。這就是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提不上來的一個重要原因。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感,雖然教師在講課時只與學生隔幾步之遠,但是心確是在千里之外。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少。所以學生問問題的次數也會隨之減少,甚至遇到不懂的問題直接不問,而當考試時又出現這些相同的題型,導致學生失分嚴重。教學效果達不到標準。而如果教師在平時注重與學生交流與溝通,親近學生。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學生就會勇敢的向教師提問題。并且教師在平時也要鼓勵學生養成不懂就要問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懂得更多的教學內容。
例如: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會主動的去親近我的學生,如在上課前主動與學生聊天,聊些關于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者是有關文本知識,又或者是詢問一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什么建議。再者,平時我也會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地理知識競賽,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面搶答。當學生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就會想要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問教師。這樣教師再給學生們進行解答,那么學生就會對這個問題以及答案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加深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
二、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巧妙提出問題
新教育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死記硬背已經不再適合新課程改革下的要求,新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從而得出結果。在經過自己思考之后得出的結果更能讓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在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就把答案說出來,讓學生在沒有理解之間就背下來。這樣即使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可是學生最終不理解知識的本質,并且缺乏運用、遷移等能力,對知識點的理解始終不夠透徹,達不到教學標準。而如果在讓學生解決問題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想,再給出一些提示。再讓學生們進行討論。最終的答案是在學生的思考后得出的,思考過后得出的答案往往令人記憶深刻。那么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例如:在講亞熱帶季風氣候時,首先,我會讓學生蓋上書本,隨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先思考這個詞的定義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再讓學生想想哪個地區符合這一氣候特征。最后再讓學生拿出地圖冊來查看。這樣一步步來引導學生去學習,而不是直接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直接給出答案的知識只是文字,只有經過思考再運用出去的知識才是自己真正學到的東西。另外,教師也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提出問題,比如,今天天氣很潮濕,那么教師可以提出潮濕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回答。這樣學生就會對這個知識點理解的更加透徹。
三、小組討論,合作共贏
高中生已經掌握了許多的學習方法與地理科學知識,但是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也不可能輕松的解決掉教師提出的問題,所以建立學習小組是非常必要的。學習小組可以互相討論提出自己的困惑,發現新的問題。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帶動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地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每一位學生在合作解決一個問題時都會去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內心的獨白,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識水平。
例如:在學習非洲的氣候以及分布特點時,我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找出答案是什么,讓學生進行討論。在上課時抽學生進行回答,而學生接到這個任務時就要立馬給小組成員分配好工作,讓每一位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去共同解決這些問題,這也就需要整個團隊的高度配合才能高效率的完成。當答案不一致時,他們會說出自己的理由是什么,這樣經過思想的碰撞的出的結論更有意義。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認識到自己思維的狹隘與不足,促使自己從中反思自己的得失。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也能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意識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與學習效率。
總結:問題教學式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師的教學熱情,這種教學模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李培喜.關于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7(51):126-126.
[2]金開任.五環五問:問題導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