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鵬

“學習一門學科最重要的是以掌握它的基本結構”、“發現法”。 獲得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數會被遺忘的知識。掌握知識結構,不但有助于知識的儲存,而且有助于知識的提取。再次,不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要使學生從已知推斷未知就很困難。相反,領會基本的原理和觀念,學生就能實現學習的遷移,縮短學習的進程。通過思維導圖訓練對學生的整合知識間的聯系,對知識結構把握更進一步。 “應該把生物教學看成一個系統,用系統的觀點、方法來考察生物學;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如在學習體液調節這一專題時,我通過構建思維導圖的形式努力幫助學生構建“局部與整體是相統一的”、“物質運動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等觀點。要引導學生從“內穩態”這一核心出發,去理解其各類成分的變化和穩定關系。因為人體細胞內代謝活動是持續進行的,而代謝過程必然涉及到物質的不斷攝入和排出,這也就會導致內環境成分的改變,所以“穩定”是動態的。同時,內環境的改變和內穩態的維持需要多個系統的參與,這樣學生就可用辨證統一的觀點統帥全局。
加強對學生認識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圖表圖解——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這種能力的獲得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教學中可以用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導向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單點知識間的聯系并形成思維遷移能力。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有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