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卿
摘要:整體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固有特性,也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方向,成為了其理論基礎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占據了大眾的視野,然而,作為一種以虛擬手段為主的教育手段,還存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將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觀念應用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之更好的服務于受教育者,推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事業的長足進步。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列寧曾對馬克思主義整體性作過經典的論述:“它完備而嚴密,它給人們提供了絕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的完整的世界觀?!庇纱丝梢?,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而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更是成為了我們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性理論,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一、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與網絡思政教育的內在聯系
馬克思主義整體性體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為我們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了理論指導與方法論指導;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為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貫徹提供了新的場域。因此,兩者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
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理論武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互聯網為信息傳播媒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現代傳媒方式。它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樣,都要貫徹馬克思主義完備的嚴整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且需要一定的科學理論作為理論支撐,這樣就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有了銜接點。
另一方面,在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的彰顯提供了實施空間和場域。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不斷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整體性作為一種理論,也需要通過與實際的結合才能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以提升自己的理論魅力。這就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提供了另一個銜接點。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存問題概述
(一)教材銜接斷裂,師生互動效果差
當前,很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已經初見雛形,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信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和利用。這是因為許多內容的設置都不夠合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時將教材作為唯一的參考。眾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由四門課構成,它們自成體系但又在內容上有許多的重復,比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之間就存在著內容的交叉,繼續將這幾本書簡單的放置在網絡平臺中,而不解決其內容上存在的問題,即便是借助學生非常喜愛且操作交易的網絡平臺,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很難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教學輸出和反饋的環節脫節,無法達到教學效果和目標。
(二)理論與實際脫節,信息更新緩慢
馬克思曾明確指出:“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钡窃趯嶋H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填鴨式”教學,部分教師僅僅是“照本宣科”的向學生灌輸知識,沒有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脈絡,扼殺了理論的整體性?!皼]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币簿褪钦f,只憑借教材內容而不聯系實際,會造成理論與現實的脫節,特別是涉及當代中國建設與發展部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和大學生的關注點和社會實際密切結合,將會使理論失去說服力。另外,毋庸置疑,當代大學生是當今時代使用網絡技術的主力軍,但網絡技術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信息內容的不對稱性造成了信息傳遞不及時,影響了其準確性。
(三)教學方式單一,效果期望過高
恩格斯強調:“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顧此失彼,比如采取網絡教學法時,就會忽略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手段,導致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對于學生來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他們體驗到的只是學習環境的改變,而不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不用說是課堂教育的延申了,這就體現了傳統教學方式和網絡教育的脫節。
三、基于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視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一)在理論研究中貫徹整體性
貫徹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要求網絡思政課的開展必須要堅定樹立整體意識。首先,網絡思政相關理論及其規律的研究要注意整體性。目前,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整體性進行的研究數量很少,有的要么僅僅著眼于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研究,有的要么還停留在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層面上,上升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不夠。因此,從整體性角度探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就成為必需。當然,我們在樹立整體意識的前提下,也要注意加強整體性研究的深度,否則這樣的結果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將會相背離。
(二)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注意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和馬克思主義學科有其邏輯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都是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二者都應貫徹并體現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弊鳛橐环N新型媒介平臺,網絡思政教育應當在學科建設中注意整體性。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網絡課程資源無法被很好地利用,無法打破僵化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問題,我們不能單純把傳統教育模式和網絡思政教育對立起來,而是應當借由互聯網促進課程改革,比如四門通識課程橫向交叉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做好不同課程之間教學的協調和分工,可以將重復出現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各有側重的教學要求,或是引入大量網絡資源,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已有知識框架的基礎上有新的認識和發現新的問題,從而更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求知熱情和學習興趣。
(三)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
首先,打造積極健康的文化內核,構建集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思政教育網站及網頁。平臺建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站的主題要鮮明,目標要明確,這樣便于觀者能夠迅速抓到重點,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平臺的內容要豐富且具有深度,特別是要選取與現實生活貼近,受眾關注度較高的信息。擴充有思想、有深度的內容,可以開拓受眾的探索精神和鉆研精神,真正將“別人的知識”轉為自身財富。最后,加強網絡互動渠道的開發和建設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為例,可以積極開放交流論壇,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平臺上暢所欲言;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定時線上答疑,拓寬師生之間“線上交流與溝通”的渠道。互動交流的內容一定要圍繞學生的真實需要,提高其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