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云 姚國榮
企業績效評價是指通過建立相關的指標體系,采用運籌學和數理統計的方法,參照統一的評價標準,對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業績進行定量定性的對比分析,從而作出客觀、公正和相對準確的評價。僅從財務的角度來看,在以往的實證研究中,評價企業經營績效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平衡記分卡分析法、EVA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點,平衡記分卡分析法更傾向于定性分析,從而無法為實證研究提供準確數據,EVA分析法過于片面,只考慮投資資本的價值增值,而沒有考慮企業的成長能力、經營效率等,杜邦分析法雖然考慮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等多個方面,但每個方面只采用單一的評價指標,所以會導致信息缺失。本文在借鑒杜邦分析法優點的基礎之上,從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四個方面,即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出發,每個方面選取多個財務指標,然后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所有指標進行提煉,提取綜合因子,從而確保企業績效評價的解釋力和全面性。
本文旨在從財務的角度研究安徽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不區分行業性質,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安徽公司為研究對象,以2016年至2018年為研究期間,剔除期間數據不全和ST、*ST的企業,最終得到82家安徽上市公司的數據,所有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在進行數據統計和處理主要采用的是SPSS 22.0軟件。
考慮到單一指標衡量的缺陷,在評價企業經營績效指標的選取上,本文從盈利、成長、營運、償債能力這四個角度出發,每個角度選取多個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代表性財務指標,其中盈利能力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銷售凈利率、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這6個指標,成長能力包括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這4個指標,營運能力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這3個指標,償債能力包括流動比率、速凍比率和資產負債率這3個指標,共計16項,后文將運用因子分析法對這16個指標進行降維,得出企業總體績效評價指標。
首先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16項財務指標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提煉,得到5個綜合因子,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僅給出如下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解釋的總方差
表1數據顯示,前5項因子旋轉成分后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了74.207%,即這5個因子對原16個績效指標的解釋力達到了74.207%。可以說明主成分方法提取的主要公共因子包括了大部分的原始信息,即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以上的5個公共因子變量。提取因子與原變量之間的關系列示如表2所示:

表2 旋轉成分矩陣
從各個綜合因子在各個變量上的載荷,可以發現,因子1主要代表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反映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因子2主要代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因子3主要代表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反映的是企業的盈利和成長能力;因子4主要代表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的營運能力;因子5主要代表總資產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反映的是企業的成長能力。
此外,觀察公因子方差也可以發現,提取的5個因子對營業利潤的解釋力達到93.8%,對利潤總額的解釋力達到了98%,以此類推,公因子方差表如表3所示:

表3 公因子方差
通過以上檢驗可以得出,提取的5個因子可以較好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從而代替原來的16個指標,而因子的具體取值計算需要通過成分得分矩陣來展示(如表4所示):

表4 成分得分系數
從表4給出了5個因子分別與16個原指標之間的得分系數,根據該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建立相應的關系表達式,如果用F(i)代表第i個因子,i=1,2,3,4,5,則取值的計算:F(1)=0.332*營業利潤+0.34*利潤總額+0.338*凈利潤-0.043*銷售凈利率+0.006*總資產報酬率-0.008*凈資產收益率+0.01*總資產增長率-0.063*凈利潤增長率-0.039*營業利潤增長率+0.054*營業收入增長率+0.015*應收賬款周轉率+0.004*流動資產周轉率-0.056*總資產周轉率-0.024*流動比率-0.023*速動比率-0.017*資產負債率,依次類推,可以得到其他幾個因子的取值。
通過以上所提取的5個因子和計算的取值,可以用來建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一般總體績效指標值是以上5個因子的加權平均之和,而權重是根據這5個因子在對原指標的方差貢獻率中的比重來確定的,即分別用各公因子方差除以74.207%(即5個公因子的累積方差,見表1),最終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記W(i),為第i個因子所占權重,i=1,2,3,4,5,則2016年總體績效指標計算如下:

以此類推,可以得到2017年和2018年的總體績效指標,由于篇幅所限,僅給出最終結果:


表5 勝任力因子所占權重
本文首先從評價企業績效的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這四個方面出發,共選取了16項財務指標以全面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然后通過因子分析法對這16項財務指標進行精煉,從而得出能有效概括原指標的5個綜合因子,再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分別建立5個綜合因子對原16個財務指標的關系表達式,并計算其取值。最后根據5個因子對原指標總方差的貢獻程度來確定其所占權重,再通過加權平均法來計算企業的總體績效評價指標,最終得到了安徽上市公司2016、2017和2018年的總體績效評價指標。本研究一方面為評價企業經營績效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為相關實證研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