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萌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和自主性,能夠給教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與語文、數學等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課程具有交互性,所以能夠基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多元有趣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專注度,讓學生真正融入綜合活動中,獲得能力的增長。但在實際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仍然存在些許問題,基于此,本文對綜合實踐課堂上學生專注度的提高展開討論。
新課程理念明確指出,綜合實踐課程旨在聯系生活實際,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重視學生的體驗,以興趣為目的,以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為基礎,引發學生自主探索,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明確指出,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需要教師積極地拓展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意識以及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探究中獲得發展,以及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讓學生的責任感和生活意識都能夠得到提升。
在傳統教育中,部分教師對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還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再加上一些教師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聽、老師講,導致一些學生對知識、對人生、對自身發展的理解不夠到位。
首先,雖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多媒體手段已經被應用到綜合實踐課堂中,但是部分教師并未革新自己掌握的教學技術,所以在教學時仍采用比較落后的教育方式,比如教師口述。
其次,盡管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很多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師已經開始注意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但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趕進度,還是選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真正的發展。
最后,部分教師在綜合實踐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綜合實踐課程的實踐性,而忽視了對學生專注度的引導,更未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專注度的提高,使得學生學習效率降低。
第一,基于學生快樂體驗開設活動。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活動中的快樂,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初中生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求知欲和探索欲,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生的實踐經驗,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中“活生生的人”,讓他們有自己的態度,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此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度。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年級和年齡特點進行巧妙設計。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可設置有差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索就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由此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示,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趣味性的活動中,真正提高其專注度。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特點,以教室布置為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教室的布置實現興趣的激勵。同時,在綜合實踐課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觀察、交流,多角度思考問題,并且精心組織,合理設計教室,最后呈現方案。之后教師再通過篩選,選出最好的方案讓學生自主布置,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快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度。
第二,基于新的挑戰提高學生專注度。初中生有挑戰的意識,每當迎接新的挑戰并且成功后,他們就會感到喜悅,并且愿意參與更多的活動。據相關心理學家分析,大部分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后都有一種成就感,并且愿意繼續深究下去,利用這種心理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度。
教師在開設綜合實踐課程時,一定要設置難度梯度,這樣既滿足了基礎好的學生的需求,又使得基礎稍差的學生能夠在深層次的挖掘上實現成長,有效避免學生產生消極心理,避免學生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這種不同梯度的設置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欲望,讓學生不斷探索。
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走進自然,了解空氣污染程度時,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更好地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可以設置以下的任務。
任務一:通過采訪同學、教師感受不同人的生活。任務二:通過查找資料,了解老年人的困難和愿望,感受老年人的貢獻。任務三:通過問卷調查、數據統計,收集目前空氣污染程度的數據。這三個任務都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由此學生在活動中更不容易發生走神、不參與的現象。
第三,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專注度。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時,一定要基于學生的學習現狀,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首先,初中生雖然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部分初中生對問題的探究沒有正確的方法,所以對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會采取單一化的思維方式。教師應該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問題,這樣學生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注度,更好地融入活動中,并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走入校園整治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對于植物的了解,讓學生先去校園里觀察一塊區域的植物種類并記錄,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使校園更加美麗。學生由于受到校園種植植物固定思維的影響,會從已知植物的方向去改革方案,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思考朝著其他方向改革學校校園的建設,讓學生擁有真正的思考和發展。
第四,提供展現舞臺,提高學生專注度。學生有展示的機會,就能夠提高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讓其注意力更加穩定。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留足夠的舞臺,讓學生可以展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教師在實踐活動的建設中要考慮各種課外活動的主題,讓學生獨立工作,給予其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使其展現自己的特長,在活動中激發其積極性。
比如,教師在開展“歌頌英雄”的主題活動時,就可以巧妙地呈現猜歌迷、知識競賽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展示的平臺,展示他們的判斷能力、組織能力、朗誦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成果展示環節,讓學生實現自己的舞臺成果展示。這樣的教學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得到發展,并讓學生的專注度得到提升。
第五,基于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專注度。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學帶來更多的便利,同時也能夠使實踐活動的領域更加廣泛,使實踐活動的手段更加多元。初中生大多是以邏輯思維為主,所以教師如果能夠呈現一些生動的材料,那么學生就能夠基于信息技術的引領提高學習興趣,感受到世界的交互性。教師可以在實踐活動之前,通過微課等向學生引入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續工作服務。這樣的教學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度,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合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樣也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要巧妙地借助綜合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專注度,讓學生能夠對綜合活動保持較高的興趣。教師要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基于學生的興趣點,自始至終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提高活動的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