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顯雅
摘 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對河北省資源型城市——邯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邯鄲市轉型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長期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使該市產業升級速度較緩、產業轉型較慢、生態改善不足。因此,結合邯鄲市當前經濟轉型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等方面,為邯鄲市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創新發展型戰略、多元化戰略和扭轉型戰略等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資源型城市;邯鄲市;經濟轉型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1-0021-02
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三大發展戰略之一,對邯鄲市轉型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資源型城市邯鄲位于河北省南部,被評為國家級資源型城市。十九大以來,生態環境和經濟轉型得到越來越多關注,依托能源資源發展的邯鄲市在經濟轉型方面問題更加凸顯。現階段,邯鄲市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著力推進自身經濟轉型,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邯鄲市現階段經濟轉型現狀
十八大以來,邯鄲市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環境保護方面持續攻堅,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邯鄲市的轉型發展仍需要在產業升級的速度、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社會性問題的解決等方面加大力度完善,促進邯鄲轉型跨越。
1.轉型取得的成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十九大以來,邯鄲市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2019年邯鄲市政府工作報告》,邯鄲市共壓減退出煉鐵產能151萬噸、煉鋼產能34.6萬噸、煤炭產能115萬噸,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下降1.6個百分點,進一步實現了產業升級和優化調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2019年,邯鄲市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PM2.5平均濃度下降,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同時完成造林82.5萬畝,森林覆蓋率32.2%達近年來最高,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改善。創新驅動取得成效。2019年,高端技術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經濟增加值分別增長48.8%、43.3%和31.1%(《邯鄲市經濟統計年鑒(2019)》)。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有力促進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新能源材料與技術中心等一系列高新產業基地建立,為經濟轉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2.轉型存在的問題。經濟轉型升級速度較緩。邯鄲市作為長期以來的資源型城市,其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經濟轉型速度緩慢等問題依然存在。近幾年,邯鄲市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但真正意義上產業結構的轉變并不只是數字層面的調整,邯鄲市的經濟轉型速度還難以支撐其經濟的穩定增長。生態環境改善不足。邯鄲市的空氣質量排名仍舊在整個京津冀地區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同時,依托鋼鐵煤炭資源發展的邯鄲需要著力進行露天礦山、滅失礦山等采礦地區的生態修復工作。轉型帶來再就業等問題突出。長期以來,邯鄲市形成了鋼煤炭行業和鋼鐵行業為主的發展方式,這類粗放型工業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轉型過程出現原有勞動力轉移困難、再就業難度增加等問題。
二、邯鄲市現階段經濟轉型條件分析
邯鄲市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也存在許多機遇和挑戰。對此進行分析,以期為邯鄲市進行經濟轉型提供對策。
1.轉型優勢。一是交通網絡發達。邯鄲市是華北地區和晉冀魯豫四省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交通路線縱橫交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絡。“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為邯鄲市轉型發展提供條件。二是資源儲量豐富。現階段邯鄲市資源仍有著相當一部分的儲量。應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延長產業鏈,培育與原有產業關聯度較大的深加工、運輸等其他第三產業,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實現產業升級。三是歷史文化深厚。邯鄲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和優秀旅游城市。趙邯鄲故城、磁山文化遺址等都彰顯了邯鄲市獨特的歷史風貌,為邯鄲市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視角。
2.轉型劣勢。首先,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經濟發展較緩,人才科技等資源外流。邯鄲市是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單一,在轉型發展的環境下,邯鄲市經濟增長持續性、協調性方面有著明顯的劣勢,加之京津兩地高質量高速度的發展使很多人才科技等資源外流,成為邯鄲市經濟轉型的巨大挑戰。其次,生態環境問題凸顯。依托資源發展導致的環境問題仍然突出,傳統企業產生的“三廢”為環境保護帶來許多壓力。長期的生態破壞使得邯鄲市空氣質量較差,屬于典型的經濟換生態的城市。最后,水資源缺乏。邯鄲市雖然西部有漳河,東部處于渭河末端,但農業用水量大,河流缺少控制,地下水開采過度,地表水的超載利用等都嚴重破壞了邯鄲市水流域的生態。
3.轉型機遇。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邯鄲市處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擁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京津冀地區考察6次,組織主持召開京津冀相關會議多達10次,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穩步推進制定著詳細的頂層設計。邯鄲市在黨中央積極謀劃下,推動自身經濟轉型。同時開展與京津冀地區各項產業對接活動,為邯鄲市經濟轉型和生態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空間。二是雄安新區的建設。黨中央在2017年4月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為邯鄲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和輻射作用。在建設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的關鍵時期,邯鄲市可以牢牢把握機遇,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打造生態高地、創新高地,推動經濟轉型。三是冀南新區的設立。冀南新區積極構建“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生態優先”的發展格局,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四省交界區域現代物流樞紐。在冀南新區設立后,邯鄲市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
三、邯鄲市現階段經濟轉型的對策建議
基于現階段邯鄲市已有的轉型現狀和轉型條件,處于資源成熟期的邯鄲其經濟轉型之路并不是要完全脫離資源發展,而是應該在規范利用資源的基礎上挖掘資源的深度價值,利用高新技術增加產品的競爭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可行之路。
1.創新發展型戰略——第二產業。資源型傳統工業在邯鄲市的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力推行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的傳統工業發展仍是邯鄲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推手。邯鄲市要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向前延伸產業鏈,大力推進高新技術在各領域的深入融合,增強邯鄲市的創新競爭力。依靠交通便利等優勢,積極建設北方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著力打造現代物流,提升鋼鐵、煤炭、農副產品物流。此舉既可以充分利用邯鄲市的優勢資源實現轉型,也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為經濟轉型培育不同的經濟增長極,加快邯鄲市經濟轉型速度。
2.多元化戰略——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享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和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為邯鄲市轉型開拓了多元化的新視野。邯鄲市應利用其豐富的旅游資源,融合當地生態建設,培育生態文化,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為防止水資源進一步破壞,邯鄲市積極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早在2013年,邯鄲市就展開了水生態文明城市的試點工作,在水資源地區修復生態環境的過程中,積極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邯鄲市結合歷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挖掘豐富水文化,培育獨具特色的生態水網文化旅游,拉動第三產業的有效增長。
3.扭轉型戰略——生態環境的改善。邯鄲生態環境的根本性改善需要實施扭轉型戰略,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為經濟轉型和生態建設提供制度支撐。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等相關體制機制是邯鄲市現階段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著力點。邯鄲市要從根本上扭轉生態環境,就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促進綠色轉型的法律、法規出臺,把資源消耗和生態保護納入經濟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符合邯鄲市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對于過度開采和生態破壞嚴重的地區實行環境影響評價。進一步加強生態破壞嚴重地區及水資源流域的生態環境修復,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擴大森林綠地覆蓋率,持續攻堅,建設美麗邯鄲。
十九大以來,邯鄲市經濟轉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筆者對此進行梳理和分析,并從現階段轉型的優勢、劣勢、機遇等方面展開論述,為邯鄲市現階段經濟轉型提出了相關對策:第二產業著力實施創新發展型戰略,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多元化戰略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方面推行扭轉型戰略,更好地推進了邯鄲市經濟轉型并實現可持續發展。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邯鄲市要在今后的轉型過程中繼續堅持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出路,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利用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遇,實現邯鄲市綜合實力的飛躍,推進京津冀協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守蓉,景輝.習近平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J].黨的文獻,2019,(3):37-44.
[2] ?國務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3]45號)[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3-11-12.
[3] ?田玉川.新時代背景下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綠色發展分析[J].中國礦業,2019,(S1):40-42.
[4] ?曹富國,劉欣瑜,鄧韜.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路徑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125-128.
[5] ?智靜.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能力評估——以邯鄲市為例[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5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1卷,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