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進行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或者即使參與也是淺層次、間斷性地參與。有哪些內在和外在的因素影響學生參與度,怎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參與度,本研究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以幫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優(yōu)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參與度;策略
一、 參與度的概念
學生參與度表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參與的程度,參與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技能的提高,是課堂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華東師范大學孔企平教授提出:“學生參與是行為參與、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三者的有機結合。”這一概念的提出,得到了當時很多學者的認可。行為參與度,指行為動作與學習的相關性,如發(fā)言、提問、傾聽等,以及行為參與時間;情感參與度,指學生課堂上的情感投入(主動、樂意)的深入程度,如學生興趣感的多少;認知參與度,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不同層次,如何衡量要看學生所采取的學習策略是深層次的學習策略還是淺層次的學習策略。結合本研究的目的,參與度是指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參與的人數(shù)、態(tài)度、時間、行為。參與度大,說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越積極、越全面、越頻繁,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得好;反之,參與度小,說明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得敷衍、被動、零散,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得差。
二、 調查結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課堂觀察法、訪談法四種研究方法,基于生物學科的視角,以高二高三理科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中有關參與度的問題。根據教學實踐和調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從整體而言,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其中情感參與得分高于行為參與,認知參與最低。就具體的影響程度而言,學生參與三個方面的深層次因素得分均較低,更多的是淺層次的參與。第二,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中,影響學生參與的因素主要有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課堂秩序、評價方式、學生的基礎和學習動機等。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教師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對學生參與的影響效果最為顯著。
三、 提高高中生物合作學習參與度的辦法
(一)選擇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內容
1. 選擇具有探究性的學習內容
高中生物課程很多都是與實驗相關的內容,還有一些學生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可以作為很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素材。學生可以將自己當作科學家,探索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一個人很難完成,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間思維碰撞,就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例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這個實驗,可以將學生分成4~6人小組,分別探究不同條件對酶活性的影響。本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大體分為以下6個部分:“組內討論:提出問題,做出假設——組內討論:自主設計實驗——組間交流:介紹方案,相互質詢思辨——操作:小組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組內、組間交流:交流展示,得出結論——評價:自評、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
2. 設置具有開放性的問題
開放性問題的范圍比較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開放性的問題答案并不唯一,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或者完善其他學生的答案,集思廣益,思維碰撞,相互學習,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二)加強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習過程的主導是必要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指導,如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對學生無法解決的普遍性的疑難問題做出解釋,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知道怎樣去分工、開展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走到學生中間,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發(fā)現(xiàn)學生的疑難點,針對普遍性存在的問題對全班進行指導,以免影響合作學習的進程。對于合作學習中有困難的小組,用啟發(fā)式的方法,給予一些指導,引導他們找到解決難題的思路。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要進行方法的總結,以便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時,能盡快找到解決辦法。
(三)合理調控課程秩序
在小組討論時或者小組學生展示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大聲喧嘩,影響其他學生學習的現(xiàn)象,一般教師制止起不到很明顯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小組管理的方法,比如給講話聲音大的小組扣分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達到維持紀律的目的。有些教師會跟學生形成一些默契,比如一個暫停的手勢就讓學生明白應該安靜下來。有些教師在管理課堂紀律時會借鑒球賽發(fā)紅黃牌的方法,黃牌提醒學生減小說話的音量,紅牌示意學生禁止說話,根據各個小組的具體表現(xiàn),計入小組綜合得分。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由于各個小組成員的智力、性格、家庭背景、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有不同意見時,可能會發(fā)生沖突,教師應具備處理這種突發(fā)情況的能力。在課堂上,出現(xiàn)了矛盾或沖突,教師應及時出面調解,了解具體情況,讓學生保持理智,對高中生而言具備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爭吵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要相互理解,學會求同存異。課后發(fā)動多方面的力量進行調解,如班主任、同組其他同學,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化干戈為玉帛。如果是無法調解的情況,建議重新組建新的學習小組,以免影響同組其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
(四)采用多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長期使用一種方法,學生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樣,不同形式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對生物學科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讓學生愿意投入到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參與度。如模型制作,對學生來說,細胞器的種類多、功能各不相同,對他們的理解記憶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采用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細胞結構模型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熱情高漲、極具創(chuàng)造性,選擇各種材料來制作細胞模型,如橡皮泥、彩泥、泡沫、紙盒等,學生參與度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也明顯提高。辯論賽,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自編自唱生物歌,學生通過編制生物歌,將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既能加深理解,降低記憶難度,又能增添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例如,學生學習蛋白質和核酸相關內容時,學生編制了生物版的《告白氣球》,“氨基酸蛋白質的單位,核苷酸核酸的單位,你到底清楚了沒,哦,脫不脫氧的核苷酸,DRNA的單位,你能否好好匹配。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質,ATP是直接功能物質。葡萄果核糖是單糖,麥芽蔗乳糖是二糖,噢多糖包含了三種,纖維素糖原和淀粉,脂質包含脂肪磷脂和固醇……”。實驗探究,學生對做生物實驗課有濃厚的興趣,每當開展實驗課學生都會熱情高漲、積極踴躍,重視實驗教學,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去多開展實驗課,有助于維持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
(五)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完成學習活動后,需要有一個反饋,正面積極地評價能增強學生自信心及滿足感,對學生參與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及時的指正學生不足之處又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獲得進步。合理的評價機制是保證公平公正、得到學生認可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要注意評價的全面性,讓學生知道自己或者小組中存在的不足,這樣學生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會更有方向性,評分也會更有說服力。評價的主體也應該多元化,學生除了作為被評價者,也應該作為評價者,可以自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但是小組內成員的互相評價能讓學生更加全面認識自己,還可以組內互評、組間互評,這樣學生對評價的標準有更明確的認識,站在評價者的高度,對自己的問題也會有更深的感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時,還應注意學習過程的評價,如是否全員參與、是否合理分工、是否認真傾聽、合作氛圍是否愉悅等。將這些內容制成表格,形成相對量化的評價標準,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檢測等方式綜合對各小組進行評分。定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總結和表彰,如每月評出“優(yōu)秀學習小組”“最佳合作標兵”“進步最大的小組”,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六)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愿意參與的學生中大多數(shù)都是后進生,這類學生成績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關注,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不給學生貼標簽、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有計劃地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適當?shù)匕才挪糠蛛y度較低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問題,多給他們一些正面積極的評價,讓他們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參與的樂趣,合作的成功、參與的成功,在小組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小組討論之前,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并指定這部分學生代表本小組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學生在集體榮譽感、自尊心、責任心的驅動下,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明顯提高,積極思考、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完成合作學習任務,全力以赴地去展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學習的效果也會大大提高,學生在此過程慢慢獲得成就感,學習生物的興趣就會提高。在小組合作成果展示時,教師隨機抽取小組中的某位學生,對該學生展示的結果進行評分,并作為該小組的成績,這樣,小組中每位學生都有展示的可能,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學生就不得不參與到討論中。
四、 結語
文章根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或者即使參與也是淺層次、間斷性地參與的特點,分析了學生和教師兩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參與度的方法,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文章對于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參與度的初步研究,只能作為一個開始,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總結方法和經驗上的不足,更深入、細致地去研究學生參與的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孔企平.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9.
[2]戴偉琴.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17).
[3]董顯峰,邵秀明.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教學策略[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趙慧,廣東省佛山市,佛山市三水區(qū)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