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入,現代教育越來越關注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參與程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頒布指明了家長應當積極有效參與幼兒園管理、參與幼兒教育。由此可見,家長在幼兒教育以及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幼兒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的責任,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只有家園合作、齊肩并進,才能夠真正共同致力于幼兒教育事業,推動幼兒教育更好地發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文章探討了家園合作的現狀、必要性以及措施。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園合作;合力;幼兒健康
一、 引言
幼兒教育是影響幼兒成長的關鍵,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發展幼兒興趣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階段教學中,我們必須為廣大幼兒打牢基礎,注重幼兒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現實教育中,我們常發現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制約了幼兒教育,同時也影響了幼兒身心健康。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正是幼兒教育的同時抓好家庭教育,落實家園合作,做好家園合作的橋梁,改變家長教育觀念,提高家長家園合作參與度,讓更多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當嚴格依照《指南》精神,實施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家園共育策略,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二、 家園合作存在的關鍵問題分析
(一)教育觀念偏差
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幼兒教育是其中的關鍵時期。幼兒此時的觀念、經歷,均會直接影響到自身的未來發展。此時,通過加強家庭、幼兒園之間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實現幼兒的健康發展。但是,在目前的家園合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問題,對教育環境、教育機制的構建均帶來一定不利。
就家庭方面來說,許多家長均忙于工作,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欠缺一定的關注。雖說給予了孩子物質上的充足保障,但對孩子的精神方面缺乏一定的關照。無暇顧及孩子的精神生活,導致孩子從小養成自私自利等消極思想與觀念。從幼兒園方面來看,幼兒園的教育觀念也出現一定的偏差。在教育過程中,部分教師依舊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內涵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在此種教育環境之下,導致家園合作也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出真正意義上的作用,進而對家園合作的效果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家園合作的方法有待改善
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幼兒園方面對家園合作也愈發重視。在幼兒園工作中,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的家園合作活動,旨在提升家園合作的效果、價值。但是,就家園合作活動的實施現狀來看,發現存在方法、方式上的一些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家園合作一般均是采用開家長會、電話聯系等方式。并且,電話聯系、家訪等一對一的交流方式下,一般也是學生闖禍的時候,教師才會采用的方式。而家長會,一個學期一般只有1~2次,也是大多數家長了解學生學校生活的主要途徑。就此種合作現狀來看,家園之間的合作方法較為單一。幼兒園、家庭之間缺乏密切、有效的聯系,進而直接導致家園合作的效果受到極大的影響。同時,家園合作的深度、廣度均存在一定的欠缺,導致家園合作流于表面,難以發揮出家園合作的真正優勢、價值。
三、 落實家園合作策略分析
(一)統一家園合作教育理念
正如前文所言,教育理念是教育行為的向導,指引著家長和幼兒園的教育行為。教育理念保持一致是發揮家園合作作用的關鍵。家長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達成一致的共識,能夠讓家園合作事半功倍。針對此,筆者建議我們幼兒教師要引導家長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促使家長從關注幼兒生活轉變為關注幼兒成長,既要關注幼兒的行為習慣,也要關注幼兒的思維發展,而不是停留在傳統的“吃飽穿暖”的原始基礎上。而幼兒家長也應該重視家園合作,重視幼兒教育,虛心聽取幼兒教師的建議,以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導幼兒,促進幼兒發展。例如及時告知幼兒家長我園的辦學宗旨、育兒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也“知根知底”,獲得家長的支持、理解和認可。又如建立家長學校,由育兒經驗豐富的家長和幼兒教師共同擔任家長學校校長和教師,定期開課,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育兒知識,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力求贏得家長的支持,提高家長家園合作的參與度,方可真正使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融為一體。
(二)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出合作交流平臺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園、家庭均占據重要作用,對幼兒的未來發展會帶來直接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幼兒園與家庭之間也需積極結合合作,創新出家園合作新方式。此時,也需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僅僅單憑學校的教育。自身也需積極參與進來,為家園合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此種合作背景之下,也需為家庭、學校之間搭建出良好的交流平臺。所謂合作,就必然需要交流,交流是合作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為此,筆者的建議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家園合作交流渠道,搭建一個信息化家園合作平臺。
比如建立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微信、幼兒園官網或QQ群等信息溝通和反饋平臺。比如幼兒園開展的主題活動,我們教師可以將活動主題和具體要求分享到官網上,諸如安全衛生小貼士、童話聚集地、智能小游戲等。以“安全衛生小貼士”,注明禁帶尖銳、過長、過小的玩具入園;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勤換衣等內容。定期維護和更新網站內容,讓幼兒家長第一時間洞察幼兒園教育的新動態。而微信、QQ群則可以幫助幼兒家長于教師溝通,家長可以直接在網上咨詢幼兒情況,尋求育兒幫助,以此幫助家長更健康地實施幼兒教育。
(三)開展多種親子活動
在通過家園合作來共筑和諧育人環境時,也需進一步拓展家園合作的方法。就目前的家園合作來說,所能夠采取的方法是極為多樣的。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必然也會帶來差異化的合作效果,對孩子的未來成長也會造成不一樣的影響。在家園合作的方式創新中,也并不是要全盤推倒以往的合作方法、觀念,而是需要從不同孩子的特點、家庭情況出發,立足于傳統合作方法,對原有的合作體系進行深度、廣度上的拓展,進而達到改善家園合作關系,提升家園合力作用。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個人認為開展親子活動是一種加強家園合作、拉近家庭與學校關系、增強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的重要措施,同時開展親子活動也有利于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當然,幼兒園親子活動應該是多樣化的,形式多樣化、內容多樣化,比如既可以設計室內親子活動,也可以設計室外親子活動。室內親子活動包括座談會、親子游戲、手工課程等等,室外親子活動多以運動、體育游戲、野外出游等活動為主。需要強調的是,無論以何種形式開展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家長與幼兒教師的溝通更是不可或缺的。在親子活動中,我們幼兒教師應該肩負主動與家長溝通交流的責任,做好家園合作的橋梁,讓家園合作落實、落細。以“安全教育”主題親子活動為例,在這一活動中,我們可以轉變活動開展形式,請家長擔任活動的主要負責人,讓家長帶領孩子學習相關安全知識,了解身邊的安全隱患,讓孩子養成從小注重身邊安全,內心時刻裝有安全的自我意識。筆者就嘗試了這一主題親子活動,在活動結束后,還給家長設置了一個需任務,請家長引導幼兒探索家里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共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第二個主題是開展一場關于安全因素的話題,孩子都爭先恐后表達自己在家中發現的安全因素。
(四)交流教育心得
家園合作的本質在于加強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更多家長認可幼兒園教育工作,了解幼兒園教育宗旨,并且掌握幼兒教育相關知識,以此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同時也提高幼兒家長教育水平。針對此,筆者建議幼兒教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教育心得,或者組織幼兒家長開展分享交流會,讓家長互換育兒方法,分享育兒心得,以此提高全體幼兒家長的教育能力,以家庭教育助推幼兒教育,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那么,具體而言,應當如何做呢?筆者認為可以建立“家長協會”,由家長共同推薦出“家長協會”會長,比如請具有專職的幼兒家長擔任,例如消防員、護士、醫生、警察、公交車司機等等。一方面,可以定期邀請家長入園,針對幼兒教育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比如就幼兒行為習慣、幼兒語言能力培養、幼兒興趣愛好發展、幼兒安全教育等主題進行交流探討,幼兒教師擔任主持人,請家長們各抒己見,最后統一總結出可行性建議,并且將其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措施融合,以補充和完善幼兒教學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可以請這些負有專職的幼兒家長給幼兒們講一講相關知識,拓寬幼兒家長的知識視野,同時也讓更多幼兒了解相關知識。比如請護士家長給幼兒和幼兒家長講一講醫療衛生相關知識;公交車司機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請警察家長給大家普及一些防拐騙、日常安全相關知識。借助這樣的平臺,集眾人之智慧,為幼兒教育提供更多可參考的建議,為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找準方向,為落實家園合作,凝聚家園合力助力。
四、 結語
正如陳鶴琴所言:“幼兒的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彪S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信息的共享,越來越多家長也意識到家庭教育、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我們應該攜手家長,多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多給予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分享交流育兒心得的機會,讓家長也成為幼兒教育的“好幫手”,借助家長之力,共筑家園合力,共促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門素艷.教師閱讀帶動家校共讀策略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2).
[2]王曉嵐.關于如何家校合作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30).
[3]馮永.家校合作,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
[4]杜鴻艷.家園共育培養幼兒全面發展[J].學周刊,2018,372(24):186-187.
[5]陳梅鋒.淺談家園共育的策略:有效溝通,促進和諧[J].好家長,2018(7):33.
作者簡介:張秀珍,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庫山鄉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