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
在消費需求升級,消費者更偏向便捷化購物的大環境下,品牌的數字化升級已經成為必然。在此條件下,品牌該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呢?第一,要真正地去理解數字化的體系,理解數字化的大趨勢,讓企業數字化整體提升;第二,對于很多傳統行業領軍企業來說,就需要適應數字化的傳播環境,需要理解數字化的本質,需要用數字化的方式去和消費者進行溝通。
面對中國的數字化發展可以將其分為4個時代:
數字化1.0時代,這是中國互聯網從PC向移動升級的時代。大部分品牌采取的都是數字采購的方式,希望通過更多的互聯網流量去曝光自己的品牌。即,流量是入口,曝光即資源。

從品牌曝光到數字化能力,品牌數字化的 4 個時代
數字化2.0時代,是移動化升級的時代。通過多觸點轉而引發電商行為。這個時代品牌不是只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和眼球,而是通過更多數字化觸點讓消費者能夠采取消費行為。所以,線上不只是一個廣告傳播或品牌曝光的平臺,而是變成了零售平臺、零售場景、電商場景。
數字化3.0時代,數字即場景。每一個數字化的觸點都是一個可以觸發的消費場景。不管是社交平臺、媒體公眾號、淘寶商城,還是其他“種草”平臺,短視頻,直播平臺,在這個時代都開始追求品效的整合。
數字化4.0時代,已經站在5G風口,即將迎來物聯網時代。因此,我們需要與用戶建立更強的交互,建立更有黏性的關系。之前用戶是消費者,是品牌捕捉的對象。而現在,用戶已經變成非常重要的資產,而數字化已經成為品牌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
在供給側改革深化的大環境下,消費升級成為近三年的關鍵詞。消費者在各個領域都在追尋美好生活的需求,而美好生活一定要通過技術去賦能。例如,面對全球疫情的爆發,中國之所以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就源于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通過大數據看到疫情區域分布,從而采取更精準的疫情防控措施。
因此,數字化不只是通過流量去獲得用戶,也代表著技術的智能化。在今天,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生產服務,數字化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并通過智能化助推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例如,谷歌推出了智能夾克,通過夾克上的傳感器收集大數據信息,甚至還可以測量體溫,一件衣服就變成了一個數字化裝備。不論是產業升級還是商業變革及用戶需求,都將成為數字化轉型非常重要的源動力。
經過這幾年新經濟的發展,無論商業還是品牌創新都在因為連接而重構:支付寶通過信任的連接,重構金融商業;滴滴,連接了人和車,重構了人們出行的生活;餓了么,連接了人和服務,重構了生活服務產業;淘寶、天貓是人與貨的重新連接,重構了零售業;微信改變了人與人的連接,人與信息的連接,或者信息與信息的連接,其實這個都是技術驅動的新連接所帶來的重構。
那么,未來該如何衡量產品力和品牌力?我們可以將其分為2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連接的廣度和密度。意味著用戶獲取的渠道是否足夠寬?與用戶溝通是否足夠的緊密?第二個維度是連接的深度和長度。意味著用戶有多大程度可以參與品牌建設,品牌與用戶關系的黏性有多強。另外,用戶價值是不是可以變成終身客戶,也是對連接力的考驗。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到品牌和消費者雙向交互、共生共創的時代。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新數字化商業格局。在這樣一個變化的時代,品牌該如何生存?數字化時代的品牌營銷又該如何進行升級?我總結了6大攻略,幫你在數字化時代創造恒定的營銷。
縱觀中國數字營銷的10年,可以發現,技術在驅動著平臺的迭代,互聯網的媒體形態也在不斷地升級,數字營銷也在重構整個營銷生態。所以,品牌營銷就一定要占領新的陣地。

2020年最火的詞就是“直播帶貨”,作為一條新賽道,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考人-貨-場概念。“人”升級到了用戶,主播連接用戶,明星,網絡,KOL,商家都可以直接連接用戶;“貨”已經變成了各種各樣的領軍品牌,從過去傳統商業升級為新消費品牌;”“場”已經變成新的場景,直播各種各樣的場景,例如工廠直播,企業家直播等。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淘寶直播,他不只是在引領消費場景升級,也是在帶動整個電商的產業升級。例如,薇婭為區域特產帶貨,帶動就是產業的重構及供應鏈重構。今天的直播賣貨是1.0版本,未來將會有新的升級。
今天是生活方式驅動的時代,每一個消費者都希望有更美好生活。新時尚,新科技,新表達,新體驗將會重構新的生活方式。
例如,海爾卡薩帝通過用高端的呈現,藝術化的表達講述了卡薩帝人生“為愛不凡”,通過藝術家的理念區隔海爾,成為國內高端家電領域的領軍品牌。而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喜歡有顏值,有個性,有黑科技,與眾不同的產品。
今天品牌都在講年輕化,但實際上年輕化的本質不是年輕人,而是能不能保持品牌活力。過去我們都在講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而今天我們發現品牌要有信任度,有話題,有粉絲,有口碑,有歸屬感,要讓年輕人愿意去表達,去分享。品牌通過跨界協同能為品牌帶來新元素和營銷新突破口,帶來新的活力和增長,提升粉絲和用戶的疊加消費價值。
例如,“天貓超級品牌日”國潮行動就塑造出了一種新的年輕化的表達,讓很多的國貨品牌,老品牌去煥新;百年品牌可口可樂把包裝變成了符號和語言來和消費者拉近距離。
所以,品牌流行度將會成為品牌生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保證。還有老干媽的時尚衛衣登上時裝周這都是讓品牌保持活力標志。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創造新的話題式媒介和表達方式,可以是新包裝,新品類,新IP,限量版產品等,一定要融入整個數字化的話語,進入話語體系。
所有的品牌都想塑造一個具有長期價值的IP,但很多品牌只是為了借勢,其品牌與IP并沒有關系。因此打造賦能長期價值的品牌IP,反而成為在互聯網時代,在數字時代的重要內容。今天IP的邊界已經拓展,任何一個載體都有打造成IP的可能,而要想成為IP就必須具備人格化的吸引力、跨文本衍生力、主動連接力、恒久存在力。
那么,品牌該如何應用IP呢?
第一,IP一定有價值觀。例如,“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就是哪吒的價值觀,把這種積極向上的元素挖掘出來,表達的是叛逆者內心也有自己的堅持。
第二,體驗法則。打造可體驗的IP空間,例如,香港海港城 “SNARKITECTURE”白色巨型彈球場景,就為成人和小孩帶來極致體驗。
第三,跨界法則,今天IP更加多元,比如初音未來作為虛擬人物,不僅可以做代言還與B站、羅森超市合作,打造了二次元的主題實體便利店。星巴克推出熊店長環保系列,不管是杯子,還是咖啡都在場景中進行了植入,讓咖啡渣擁有了第二次生命。
在人人都是“低頭族”的時代,品牌需要重新構建新的交互和品牌文化體驗的界面。過去我們都說家是第一空間,辦公室第二空間,星巴克是第三空間。而面對未來的千店千面時代,第四空間新商業開始崛起,不管是漫咖啡,還是其他沉浸式主題的酒店,線下實體場景已經進入第四空間爭奪,這也將會形成一種新體驗。
比如,卡薩帝人生書店、天貓快閃店、百事可樂表白瓶等都是通過專屬空間打造新的體驗。那么,我們該如何塑造第四空間的品牌體驗?那就需要擁抱數字化,通過情景捕捉、情景觸發、情景原生成為核心,以數據智能、技術賦能、精準匹配來提升效果,給用戶帶去更好的體驗。
如何能夠讓社群成為粉絲,讓用戶成為粉絲?專屬社群的打造和私域流量構造就非常重要,這其中就需要構建文化認同力,用戶創造力和圈層擴散力。
例如,蔚來汽車的“漣漪效應”。用戶漣漪就是用戶連接,因為用戶對蔚來品牌文化認同,就愿意去創造和進行擴散。所以,可以看到蔚來很多廣告是用戶自己去創造的。所以,打造IP塑造文化,才可以找到真正的情感主線、社會主線,人文主線。
那么,在未來數字化時代,品牌該如何改變和用戶的關系?首先,品牌不只是讓消費者滿意和喜歡,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參與和賦能,讓消費者愿意參與到公司的品牌社群中來。其次,數字化體系不只是“兩微一抖”加直播帶貨。實際上它是用戶以數字化入口為觸點,通過內容的推廣“種草”從而變成粉絲,再進行“拔草”并成為分享者,最后變成用戶即資產的過程。所以,數字營銷不只是觸達,更多是觸動及AI的賦能,是一個全方位立體化數字化營銷體系。
對于更多企業而言,理解數字化需要更加立體的視角,而數字化的目的不僅僅是工具的價值,而是更高效率的商業模式,以及讓消費者有更豐富的體驗。因此,可以從全鏈路的角度,既能影響消費者心智,又可以觸發消費者情感,并能觸動消費者選擇,形成消費者參與和共創,最后形成用戶數字化資產管理的平臺,才能真正能夠賦能商業增長。
在5G時代,我們將會掌握越來越多的數據,企業就要建立一套數智化的中臺,通過數智化的中臺把數據資產、用戶資產、私域流量全部打造,而數字營銷將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方位信息的生態系統,進入用戶數據資產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