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美燕
摘?要:高中化學是一門具有趣味性的課程,不僅要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注重學生實踐經驗的培養。化學的發展通常都是服務于工業生產的,能夠為工業生產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能見到各種化學現象,需要我們運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對其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認識。如何將高中化學和生活兩種進行有機結合,是每位化學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首先就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展開簡要闡述,然后分析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原則,最后重點探討了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推廣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化學現象?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為了更好地響應新課改理念,讓高中化學的教學更加貼合實際生活,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學科,與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同時化學也是一門必須要回歸實踐的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脫離生活。另外,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是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之一。而生活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將生活中遇到的化學現象與化學課程學到的理論知識聯系到一起,并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去解釋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化學現象,著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實踐運用能力。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學習化學這門課程時的學習興趣,還有助激發學生對于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更深層次地探究。
一、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將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做到“學以致用”。學習的知識只有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夠將紙上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展開生活化教學時,需要將自己的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去推敲自己所學到的化學知識,從而實現對已學化學知識的鞏固。化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化學,所以在高中化學中展開生活化教學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能夠將學生的化學知識與生產和生活有效地銜接起來,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提升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利用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培養學生將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讓他們自己主動去發現、去探究生活中一切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化學對于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化學源于生活的道理。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原則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生活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是化學教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科學,如果將其與生活脫離,將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僅僅只當成一種化學現象,化學的價值也就無法得以體現。生活化教學就是要將化學與生活有機聯系,從而讓學生在其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對知識有更深刻地體現,進而達到提升化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效果。化學生活化教學,必須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上。化學生活化要利用的就是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要激發的是學生自身的感受,如果生活化的基礎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就無法帶動學生的理解,自然也就難以發揮應有效果。這就意味著生活化并不是簡單地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而是要有針對性。二是要堅持學生是主體的原則。化學生活化必須要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才能真正體現價值;而不是將生活中的化學通過老師完全講給學生聽,這種方式不是化學生活化。三是要堅持科學性、開放性。所謂科學性就是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必須是科學的,是合理性,而不能盲目聯系,不能牽強附會;同時開放性是要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展開有效的思考,體驗和交流,從而獲得化學與生活、知識與精神的統一。
三、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策略
高中化學生活化的開展,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對老師來說,必須要科學實施。就要求教師在選材的時候根據課本上的內容活學活用,了解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師在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利用生活經驗來展開生活化教學
在平常的實際生活或者生產過程當中,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科學現象。只要我們仔細進行觀察,就可以發現這種科學現象背后隱藏的化學謎團。如何通過化學知識將這些化學謎團有效地進行梳理和解答,是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展開生活化教學時,必須借助現實生活或者生產中出現的化學現象來設計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是如何運用到現實的生產或者生活當中,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和研究。通過利用生活經驗來展開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而且能夠提高他們在生活中探究化學現象的主觀積極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發現夏季雷雨過后的空氣相對新鮮一些。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這種科學現象背后的化學秘密進行思考,讓學生通過課本上所學到的臭氧知識來解答這種化學現象的奧秘所在,學生自然明白氧氣在雷雨天氣經由雷電的作用轉化為臭氧,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目的的化學道理。
2.利用生活中的信息來展開生活化教學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學生獲取各種各樣的科學信息提供了可能。在這些科學信息的背后,很多都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性,里面也蘊含著很多的化學道理。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開展生活教學時,可以將這類信息融入日常的教學當中,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于化學道理的探究和思考,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小時候常見的很多鍋是鐵制的,鐵鍋如果長期接觸到水,接觸面就會生成一些紅棕色的物質。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設置一個問題,即“為什么鐵鍋長期接觸水后會生成紅棕色的物質?”,引導學生對于這種化學現象進行探究和思考,學生通過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推敲,了解到這是因為鐵在空氣中長期接觸水后產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鐵銹,而鐵銹就是紅棕色的物質。
3.開拓化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在化學教學活動中,要想盡可能地開展生活化教學,還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化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化學源于生活,所以只要教師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化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通過化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的挖掘,可以直觀形象地將化學知識映入學生的腦海中,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課本上進行醋酸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家中的調味料“醋”進行研究,布置“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這樣一個課題,讓學生通過對醋的性質的探究,了解醋的具體特性,再反過來對課本上的醋酸知識運用旁敲側擊的方式進行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化學課本上的知識。
4.依據課程內容安排生活化的作業
高中化學在教學中,還需要依靠生活中的各項經驗來安排生活化的作業,從而形成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閉環。高中化學生活化的作業的安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記憶力,又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在安排生活化作業的時候,具體可以通過一些收集或者調查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完成生活化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啟發學生的化學思維,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比如,可以安排學生完成一次化學反應的小實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將家中的醋和一些熱水壺內的水垢進行結合,然后觀察醋與水垢之間的反應。不僅可以利用化學知識解決水壺中的水垢,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
結語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化學課程中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化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全面性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既是新課改理念深入的需求,也是提升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經驗、生活中的一切信息,還需要努力挖掘化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最后安排生活化的作業,才能發揮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全樂.生活化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90):144-145.
[2]楊娟紅.淺談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10):129.
[3]邵艷華.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7):67-68.
[4]朱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9,(9):146.
[5]洪明敏.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上旬),2019,(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