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瀟
摘要:巴松管是一種演奏樂器,它的演奏形式有很多種,比如獨奏、合奏、重奏等,學生通過學習和訓練合奏,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和四維能力,因此巴松管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重奏的訓練。傳統的巴松管重奏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就目前來看,高等院校對巴松管重奏教學重視程度不夠高,而且巴松管重奏教學內容單一,因此巴松管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重奏能力,下面將具體探索巴松管重奏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從而可以培養出更多綜合型演奏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巴松管;重奏;教學方法;訓練方法
巴松管是交響樂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巴松管是一種復雜的樂器,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因此高校也是不斷探索高效合理的巴松管教學模式。雖然高校對于巴松管重奏教學已經進行了不斷的改革,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巴松管重奏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對重奏教學沒有太大的興趣,并且大多數學生的巴松管重奏能力普遍較差,從而導致高校巴松管重奏教學無法高效地開展。高等院校巴松管教師應該提高對重奏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從而達到提高高等院校巴松管重奏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高等院校巴松管重奏教學的基本現狀
(一)注重提升個人演奏能力,不注重提升重奏能力
巴松管教學和其他理論性課程教學不同,巴松管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高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素養和舞臺表現能力。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校和教師普遍認為個人演奏教學比重奏教學重要,提升學生的巴松管個人演奏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提升學生的重奏能力,就目前來看,高等院校和教師雖然提升了對提高學生重奏能力的重視程度,也對重奏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和教師應該積極探索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
(二)教學內容單一
教學內容的質量會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高校和教師對巴松管重奏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巴松管重奏教學內容沒有及時地更新,沒有及時地調整。巴松管重奏教學內容單一是目前高校巴松管重奏教學存在最大問題,教師在巴松管重奏教學過程中沒有積極開展校本課程開發,沒有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從而導致巴松管重奏教學質量低下。
(三)學生對重奏課程的興趣不夠高
任何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都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教學活動不感興趣,那么將會導致學習的學習效率低下和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夠高。就目前來看,高校巴松管重奏教學課程比較死板和機械化,學生對重奏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夠高,因此高校應該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和學習興趣對巴松管重奏教學課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巴松管重奏的積極性。
二、巴松管重奏教學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
巴松管重奏教學是高校巴松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和巴松管獨奏教學一樣重要。如果學生能夠學好巴松管重奏,那么將會對學生之后的巴松管學習和音樂之路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巴松管重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聽覺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讓學生在交響樂演奏過程中能夠和音樂融為一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巴松管演奏水平。其次,巴松管重奏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完美的巴松管重奏需要每一個演奏人員的配合協作,學生在巴松管重奏教學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和他人合作的樂趣,從而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最后,學生要想學好巴松管重奏,不僅需要有精湛的巴松管重奏技術,而且自身需要具備較高的作品分析能力,并且將每一個作品的情感通過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來,因此通過巴松管重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巴松管重奏教學方法
(一)視譜教學
在巴松管重奏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認識巴松管,加深學生對巴松管的熱愛,比如巴松管的歷史、巴松管的發展、巴松管的結構等。教師在巴松管重奏教學過程中不能盲目地、毫無計劃地進行,必須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否則將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教師在開展巴松管重奏教學時,第一步要對學生進行視譜教學,因為只有當學生能夠準確認識和熟練掌握分譜時,學生才能進行初步演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個音符,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師在巴松管重奏教學中不能不尊重學生,謾罵學生,一定尊重學生,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試奏教學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視譜教學以后,需要對學生進行試奏教學。在試奏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習樂曲,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對樂曲的整體感知。其次,教師需要將一部完整的樂曲分成不同的小段,對每一小段進行詳細地講解,然后讓學生一小段一小段地學習,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對某一小段理解的不夠透徹,那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反復練習,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另外,巴松管教師在試奏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的樂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及時地調整教學方式,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演奏速度較快的樂段時,不能要求學生一味的要求學生和跟上樂段的速度,可以讓學生適當放慢演奏的速度,感受和體會音準和音色。
(三)確定聲部關系
巴松管教師在視譜教學和試奏教學之后,需要幫助學生確定聲部關系。確定聲部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各個聲部之間的完美配合,才能演奏出一曲完美的交響樂,交響樂演奏人員需要明確在演奏過程中所在的聲部,并且知道如何其他聲部進行完美的配合。教師一定要對確定聲部關系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學生不能理清各個聲部之間的關系,那么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導致學生的巴松管重奏能力無法提升。教師在確定聲部關系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自身所在聲部的位置,明確自己在重奏中的狀態。只搞清自身所在的聲部位置是不夠的,教室需要讓學生熟悉其他聲部的位置,從而達到各個聲部之間的平衡。
四、巴松管重奏訓練方法
(一)注重訓練學生對音準的把控能力
巴松管和其他樂器不一樣,巴松管的音準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自身結構的構造、溫度的改變、演奏的方式而導致音準發生改變,因此巴松管演奏人員常常會在演奏之前判斷巴松管的音準是否存在著偏差。為了提高學生對巴松管音準的把控能力,教師在日常訓練過程中一定注重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并且讓學生在日常練習過程中嘗試判斷巴松管的音準。教師在巴松管重奏訓練過程中,要教授學生一些判斷巴松管音準的方法,比如可以讓學生以長音的方式來演奏某一調式,判斷巴松管的音準是否良好,比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和弦的內容加入到訓練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巴松管和其樂器一起合奏時的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音準把控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訓練學生的音色
重奏是多人演出,要想形成出色的重奏,就必須對統一演奏人員的音色,從而形成音色的統一,因此教師在巴松管重奏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訓練學生的音色。音準和音色兩者相互交融,聯系的非常緊密,音準是音色的基礎,音色是音準的升華,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音準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自己的音色,判斷自己的音色是否融入到了集體。如果個別學生的音色沒有融入到集體,教師一定要耐心的幫助學生尋找原因,如果學生是因為音準、演奏形式等方面的問題而導致無法融入到集體,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調整巴松管演奏時的口型和氣息,從而使得學生的音色能夠完美融入到集體中。果是學生是因為對音色的認識和理解不足而導致無法融人集體,教師一定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細心的辨認,從而加深學生對重奏中音色的理解和運用。
結語
綜上所述,巴松管重奏教學是高校巴松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通過學習巴松管重奏,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聽覺能力、音樂感知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因此高校和巴松管教師一定要提高對巴松管重奏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從而提升高校巴松管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巴松管演奏人才。
參考文獻
[1]郭軒.巴松管的音樂表現與音響色彩探索[J]科技傳播,2010,(15):44+40.
[2]張卡.20世紀以來中國巴松管藝術研究的研究[J]黃河之聲,2010,(05):22-25.
[3]郭軒,淺談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與氣息運用[J].黃河之聲,2010,(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