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章
福建省閩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361000)
地基基礎施工質量是房屋建筑結構穩定的重要保障,所以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要求非常高,特別是在當前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就越來越重要。 所以,為了能夠確保房屋建筑的穩定,就需要保證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為后續的施工打下基礎,確保人們的人身安全,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的土質情況各不相同,本工程為保障性住房雍厝公寓, 其中包含 A1-1、A1-2、A1-3 三個地塊,總建筑面積 177 863.66 m2,其中A1-1 地塊建筑面積98 576.3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69 258.03 m2, 地下建筑面積29 318.33 m2,A1-2 地塊建筑面積76 104.5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 50 520.06 m2,地下建筑面積 25 584.5 m2,A1-3地塊建筑面積 3 182.74 m2, 本工程最高檐口高度77.6 m,建筑層數為地下2 層、地上27 層。在雍厝公寓項目施工過程中,要先了解地質情況,然后再制訂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內容。 在地質較為復雜的部分,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必須確保施工團隊具有很高的專業性。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存在多發性,一旦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出現問題,或者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房屋建筑就很有可能出現坍塌[1]。 這不僅會延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期,還會增加房屋建筑成本。
地基要承受整個建筑物的重量,地基還不容易進行修復,如果地基出現問題,整個建筑物都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并給施工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存在潛在性,因為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是整個房屋建筑工程的第一步,在完成對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后,會進行地上施工。保障性住房雍厝公寓基礎結構型式為樁筏基礎,主體結構型式為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所在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框架、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就無法對地基基礎工程進行檢查,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難度,所以每一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環節都不出現質量問題。
與建筑物的其他部分相比,建筑物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更加困難。 地下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于地上結構的性能有效非常大的影響。
首先,需要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相關材料,如房屋建筑的結構,并且以此為基礎,計算房屋建筑的負荷,明確地基所能承載重量的范圍[2]。 其次,在對房屋建筑施工現場勘察過程中,必須保證地勘察情況的有效性,并根據地質情況來制訂設計方案。 在正常情況下,房屋建筑要以地基均勻為基礎設計勘察點。 如果施工項目為建筑群,可以適當減少勘察點,但要保證每一個建筑至少一個勘察點。 最后,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采樣, 通過這樣的方法及時獲取更多準確的勘察信息。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繪制平面圖,確定相應坐標,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施工質量,還能夠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 所以,施工人員應該重視土方開挖技術,充分發揮土方開挖的優勢。 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力度,讓施工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對方案進行核查,了解方案的有效性,讓其能夠滿足房屋建筑施工要求。 此外,還應該確保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只有保證施工工藝的合理,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房屋建筑施工要求,確保整個房屋建筑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基坑支護技術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排樁和逆作法。 其中,排樁支護技術是利用混凝土和相關部件,對基坑進行支護,保證土體的穩定[3]。 排樁支護技術包括很多工藝,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運用施工方法。 逆作法是當前較為先進的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和相關步驟進行銜接,以此來減少施工過程中對上方土體的影響。 此外,在基坑的周圍還需要考慮到后續施工人員的施工環境,為其預留足夠的空間。
地基處理技術通常是使用靜壓力樁技術。 這種技術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較大的噪聲,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傳統技術在地基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灰塵,給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相比于傳統的振動模式,這種技術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優化,減少了噪聲的產生,不會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符合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要求。 此外,這種技術的組成較為簡單,成本投入更少,能夠對地基基礎結構進行改良,針對各種土體情況進行具體處理,更好地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承載能力。 施工人員在使用這種技術時,并不需要過多煩瑣的步驟,操作簡單,能更好地保證施工操作質量。
房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對地基基礎工程的合理控制,就能夠很好地保證房屋建筑的質量,延長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而且確保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重視這一環節,不斷提升施工質量,確保建筑地基基礎的穩定性,推動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