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謝盛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350025)
墻體保溫層板縫、預留施工孔洞所引發的墻體膨脹不一致是造成滲漏、開裂的主要原因;而儀器、計算存在偏差,容易發生軸線偏差問題。 相關工作人員要有針對地進行質量通病防治,從而確保住房整體質量,滿足業主對住房的實際需求[1]。
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到住房施工的整體質量及功能情況,如果設計方案不合理,則無法運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 同時,設計構造不當會加大住房質量通病產生的可能性。
部分施工企業存在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對工程質量不重視、沒有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建立質量控制體系等問題,所以無法提高住房的整體質量[2]。 與此同時,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沒有接受相關培訓,容易引發住房質量方面的問題。
現場監理工作薄弱,無法確保工程整體施工質量。 較多建設單位為節省成本不合理運用施工材料及設備,增加了住房質量通病出現的概率。
建立施工質量管理機制、責任機制;不斷優化施工人員培訓機制,定期組織施工人員參加住房質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的培訓,從而提高施工人員操作水平、專業水平,使其有基本的質量通病防范意識[3]。 除此之外,應落實責任制,明確工作人員的任務、職責,遵循驗收標準做好工程項目的驗收工作,按工程要求完善施工方案(需考慮到建設目標和技術方案), 確保整體施工質量。 嚴格檢查質量控制點,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并上報主管部門處理;問題整改后再次檢查施工質量是否達標。 此外,需加強施工期的管理、控制,主要是對施工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如發生工期問題需在第一時間作出相應的調整工作,為防范住房質量通病提供良好的支持。
加強政府的監督、管理和指導,利于提高各方的住房質量控制意識。 對住房質量進行分戶驗收抽查,重點進行淋水、空鼓、裂縫方面的試驗,嚴格控制住房質量通病的發生率。
監理單位需結合房屋施工圖紙方案,做好施工現場監督工作和記錄工作。 隱蔽工程驗收中如果發現質量問題,則需要明確具體時間進行整改,待質量達標后繼續進行接下來的工作[4]。 為保障治理機制更加完善,應及時總結治理經驗、完善住房質量通病治理機制,由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提交的住房質量通病防治方案進行審核,使住房質量通病防治工作更加嚴謹。
建設單位作為住房質量通病的主要責任人,需要在竣工驗收前對工程設計、施工質量等進行檢查,如果驗收中發現質量不達標現象,應在整改后重新驗收。

要求設計單位建立設計質量管理機制、保障機制, 對質量通病容易發生環節和位置重點檢查。 同時,需要保證設計的合理性,針對易出現裂縫、滲漏問題的位置制訂相應的預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對設計圖紙嚴格審查,降低住房質量通病的發生率。
施工期間,工作人員要重視墻體裂縫分析、處理工作,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選用適合的水洗砂,做好填充墻監測工作, 發現質量不達標問題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外墻抹灰前確保墻體保持平整,人工鑿毛并對墻面進行清理后,按外墻腳手架堵砌的標準處理,再進行半磚三面坐漿砌嚴操作,在外墻抹灰位置合理設置分隔縫,避免發生墻體抹灰開裂情況[5]。
磚混結構住房比較容易發生地面漏水現象,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按照施工標準進行防治、治理工作。如果廚房位置發生漏水情況,建議在樓板四周門洞進行防水處理。 上、下水管施工期間應重視預留位置設置問題,保證上、下水管洞口為上大、下小的狀態。
因為住房外窗會使用氣密性能強、保溫性能佳的塑料單框中空玻璃、鋁合金單框中空玻璃,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應用平開懸中空玻璃窗。 門窗設計需滿足氣密性、水密性及抗風壓等方面的要求,現場安裝前需提供質量檢驗報告。 塑鋼型材窗應使用相適應的襯鋼,厚度控制在1 mm 以內,并進行相應的防腐、防銹處理,以達到窗框的剛度標準[6]。 與此同時,門窗框安裝前需要確定孔洞的尺寸,建議遵循預留安裝混凝土塊的標準進行砌筑, 混凝土塊砌筑間距、中間間距分別設置為480 mm、160 mm;門窗框安裝完成后, 在洞口交接位置打入適量發泡劑,使門窗框外側為封閉的狀態。
引發住房質量通病的因素較多,如設計因素、施工質量因素、施工管理因素、監管因素等,建設方應提高對住房質量通病控制的重視度,采取針對性對策,切實提高住房的質量、滿足業主的住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