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鍵明 曾嘉星
【摘 要】目的:評價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以來,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有84例,將其隨機劃分兩組:其一組42例予以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實驗組42例患者加強護患溝通,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臨床護理依從度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評價各項數據值顯示皆要比對照組佳,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于老年糖尿病護理實際當中貫徹、落實護患溝通技巧,有益于增強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提高臨床配合度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糖尿病;老年;護理;護患溝通
結合目前醫院實際來看,想要維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的溝通必不可少,護理工作者應時刻保持與患方有效的交流,以此途徑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了解其生理、心理需求,并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做出及時解答,消除其疑慮。高齡患者因其存在心理情緒偏執、疾病認知度低等特點,是不易于配合臨床工作的一類特殊群體,而其臨床依從度是直接決定著病情控制情況的[1]。因此,有必要針對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加強有關護患溝通技巧的內容,提高其臨床依從度、加強對有關疾病知識的知曉度,繼而以此獲得病情的良好控制,同時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現就針對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加強護患溝通的價值意義做出下文分析。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資料
以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目標,隨機劃分成兩組,患者各42例。常規組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齡在60~83歲,平均值71.5±6.3歲。干預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齡在62~85歲,平均值72.4±6.5歲。兩組間數值差異性不大(P>0.05)。
1.2 方法
在對照組當中予以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法:遵醫實施疾病有關護理措施。另外,在對實驗組患者護理全程,加強護患溝通,主要有:
1.2.1 護患溝通技巧培訓
對我院內分泌病房護理工作者開展有關護患溝通技巧的相關培訓,培訓主要內容包括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兩個方面。
1.2.2 非語言式溝通技巧的應用
(1)通過整潔、得體的儀容儀表給患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與患方的接觸要保持微笑,展現自己的親和、耐心,使患方感受到來自護士的真誠、親切、安全、可靠,于無形當中縮小護患之間的距離。(2)以恰當的方法讓患者可以接受護士的建議,對于執拗的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因其存在著不愿配合的表現,護士在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勸解時,態度一定要誠懇、和藹,聲音要輕柔,切忌不要急躁、大聲,這樣反而會激發患者的不良情緒。(3)于細微之處體現出對患者的關懷,在全程護理當中,善于應用非語言性的溝通技巧,比如說適當的皮膚接觸、目光接觸,耐心聆聽,身體前傾的動作和姿勢等等,這些看似不經意,卻充滿了對患者尊重、關心的細節動作往往更能捕獲患者的好感。具體像是在護理工作時,幫助老年患者整理一下被子,類似于這樣的行為、動作雖然是很小的舉動,卻是會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工作者滿滿的關懷。
1.2.3 語言溝通技巧的應用
(1)將語言作為溝通的重要工具,提高對語言溝通技巧的重視程度,在與老年糖尿病患者溝通時,語言在保持簡練、清晰的同時,語音也要柔和,針對患者不清楚的內容,不要不耐心,一定要細心的解釋,這樣才能保證溝通得以順利進行。(2)多使用鼓勵性、安慰性的語句,比如主動與患者問好,一邊在溝通的同時,一邊可以親切的詢問其身體狀況,這樣的關心也可以進一步拉近護患間的距離,使患者感受到貼心、溫暖;多鼓勵、贊揚患者,使患者及其家屬都能感受到護士良好、親切、和藹的態度,以此消除護患間無形的溝通障礙,避免發生護患糾紛。(3)語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患者溝通、交談上,通過把握老年患者性格、喜好等特征,采取不同方式的溝通,既能讓理解能力稍微差的患者可以理解,又能滿足有一定專業知識的患者護理需求,但無論怎樣,溝通交流一定要圍繞著治療和病情,不要肆無忌憚、漫無邊際。
1.3 評估內容
以護理滿意度、疾病有關知識的知曉、臨床護理配合度三個內容作為主要指標,借此綜合評定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我科自制,滿分100分,低于59分代表不滿意、介于60~84分間代表一般,高于85分即為滿意。
1.4 統計檢驗
將三項主要評價指標所得數據值導入SPSS19.0軟件,所得各項計數值皆用%來代表,檢驗方法為X2,P<0.05認定為差異存在顯著性。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知曉和患者臨床配合度各項數據值均表明較對照組更佳,數據差異明顯(P<0.05)。表1:
3 討論
當前,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已經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開展的核心與重點,也就是轉變了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工作、變成以“患者”和核心的護理服務,其中,良好的護患溝通不僅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而且與護患關系的維護也有很大關聯,更間接性的影響著患者治療效果。尤其是對老年患者這一類特殊群體來說,因其與他人的溝通有一定阻礙,不僅表現在老年患者接受度低、理解能力弱上,而且也表現在患者年齡大、性格多執拗且固執等方面[2]。所以,特別要做好對老年患者的溝通工作。上文結果有示:在強調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后,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水平有所提高、對臨床護理配合度有增強,且護理滿意反饋評價皆較對照組更好(P<0.05)。可知,通過采取語言、非語言的溝通技巧來傳達相關信息,更易與患者達到互相理解、信任的狀態,建立起良好護患關系,促進臨床工作的有效落實。
因此,于老年糖尿病護理實際當中貫徹、落實護患溝通技巧,有益于增強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提高臨床配合度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高蓮竹.護患溝通對老年糖尿病護理的價值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3):248-249.
孫敏,呂忠艷,王麗,等.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6):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