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霞 陳佳
【摘 要】:目的探討醫共體成員單位靜脈輸液管理質量現狀并分析存在問題,為落實分層級精準幫扶措施,建立長效幫扶機制提供依據。方法采用重慶市靜療聯盟制訂的《靜脈治療橫斷面調研表》和自行設計的《靜脈輸液質量專項調查表》,對重慶市某縣域醫共體成員單位進行靜脈輸液質量現狀調查。結果訪視患者916人次,靜脈輸液相關問題主要為輸液工具選擇不當、導管維護及敷料固定不規范。結論基層醫院靜脈輸液安全存在很多隱患,醫院自身需加強監督管理,同時在醫共體模式下,牽頭醫院對成員單位進行分層級精準幫扶,加強靜療安全。
【關鍵詞】:靜脈輸液;縣域醫共體;質量管理;導管維護
靜脈輸液治療(靜療)是將各種藥物注入血液中的治療舉措,我國于2013年首次頒布《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1],這為我國開展規范、標準、專項護理技術提供了重要指引。國家衛計委在《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建立幫扶機制,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護理服務能力。為確保基層醫院靜脈輸液質量,縣域醫共體中牽頭的縣級醫院對基層醫院進行專業、技術對接,通過長效幫扶機制,確保靜脈輸液治療得到可持續發展[2]。重慶市某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對本院牽頭的23家醫共體成員單位進行調查,了解這些醫院靜脈輸液治療目前所處的水平及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培訓等幫扶措施,促進靜療質量的提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1月14日-28日對23家醫共體成員單位的靜脈治療現狀進行調查。對在院輸液患者采用普查的方式,共916名輸液患者接受調查。檢查方式主要為現場查看護理人員靜脈輸液操作及訪視患者,了解置管患者輸液工具的選擇、敷貼及導管的固定與維護等落實情況。
1.2 方法
組建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二級綜合醫院分管護理副院長任組長,護理部主任任副組長;護士長和護理骨干共12人,組成6支幫扶小組,采取結對幫扶的方式,每個工作小組負責3?4家基層醫院。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現場訪談患者及現場查看靜脈輸液過程的方法進行調查,標準為重慶市靜療聯盟制訂的《靜脈治療橫斷面調研表》和自行設計的《靜脈輸液質量專項調查表》,每張查評表有6個項目,一名患者對應一張查評表計算合格率。項目合格率=查評合格項目/對應的總查評項目數×100%。
2 結果
2.1 靜脈輸液問題發生情況
共訪視患者916人次,其中413名患者留置有留置針。靜脈輸液相關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留置針穿刺部位不當44(10.65%)例,敷貼固定與維護不規范177(42.86%)例,導管維護不當107(25.91%)例,鋼針非單次或〉4h輸液148(16.16%)例,輸液并發癥43(4.69%)例。
2.2 23家成員單位靜脈輸液質量合格情況
靜脈輸液質量檢查結果顯示,成員單位中項目合格率最高為86%,最低為43%,項目合格率平均為62.06%。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一次性靜脈輸液鋼針仍是基層醫院普遍使用的穿刺工具,23家醫共體成員單位鋼針使用率達到54.91%。靜脈保護質量的高低關系到患者疾病治療的進程,我國住院患者輸液率高,頻繁穿刺導致血管條件差,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和護理操作難度[3-4]。所以應提高護士靜脈保護意識,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情況,正確評估選擇適宜的輸液工具。
調查結果還顯示,42.86%的患者出現敷貼固定與維護不規范,25.91%的留置針導管維護不當,10.65%的留置針穿刺部位不當等多項問題。雖然行業標準WS/T433-2013《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自2014年5月1日起實施,但基層醫院缺乏監管措施,護理人員對規范的學習、掌握、落實不到位,導致靜脈輸液操作流程、并發癥發生率高等。醫院須制定針對性管理對策,促進規范的普及和落實[5]。
針對上述問題,縣級醫院應充分運用縣域醫共體平臺,建立提高成員單位靜脈輸液質量的長效幫扶機制。從本院靜療專項小組中選派理論基礎扎實、靜脈穿刺技術過硬、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導師幫扶組,結對指導幫扶相應基層醫院。幫扶形式以“請上來”和“送下去”相結合,為成員單位的護理骨干提供短期進修學習機會,免費開放相關學術會議、專項技能培訓等,讓其可進一步掌握規范要求及相關實用技術,及時了解專科發展動態、專項管理知識等。開展線上指導、答疑等,及時幫助解決臨床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深入成員單位進行現場指導。開展安全輸液、靜脈輸液工具的選擇等專題培訓,分享穿刺經驗等理論技術指導,最大限度將本院最新技術、護理經驗分享給基層醫院,實現資源共享。
醫共體牽頭醫院同時還應協助基層醫院建立一支靜脈治療管理隊伍。選拔操作能手,培養帶動全院護理人員不斷提高靜脈治療技術;幫助護理管理人員結合醫院實際建立《靜脈治療質量查評標準》,及時發現靜脈治療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持續提高全院靜脈治療質量,減少輸液并發癥的發生。再者幫扶導師需將幫扶醫院反饋的情況帶回本院,在專項會議中進行匯報,確保溝通機制有效性,避免信息傳遞失誤,并結合反饋結果調整幫扶方案[6]。
基層醫院靜脈治療質量任重道遠。縣級醫院要充分運用本院的專業靜脈治療團隊等護理資源優勢,推動醫共體模式下的優質資源向基層輻射[7-8]。有效發揮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幫扶帶動基層醫療機構護理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滿足基層群眾對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是國家所面臨的重大民生問題。
參考文獻
國家衛生計生委.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Z].2014-11-14.
梁麗芬.對口支援晉源區醫療集團長效幫扶機制的實踐效果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2):2086-2087.
高竹林,郭亮,李樂之.靜脈留置針與頭皮鋼針臨床效果對比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2):5-11.
李旭英,諶永毅,林琴,等.《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踐行的質量促進[J].護理學雜志,2015,30(13):1-3.
胡艷杰,羅艷麗,譚其玲,等.某三級甲等醫院《靜脈治療護理技術規范》踐行現狀分析[J].華西醫學,2017,32(10):1572-1573.
白紫君.理工科學生學業預警幫扶機制研究——以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3):80-81.
高鳳莉.推動醫聯體模式下優質護理資源向基層輻射[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5):577-579.
肖立新,張志軍,劉繼霞,等.醫聯體模式下二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模式主題研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34):4027-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