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紅
【摘 要】創新適用于所有的行業,播音主持行業想要得到發展進步,也需要進行創新。本文主要探討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創新發展? ?播音主持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得到了進步,傳統的播音主持行業也應該有所創新。創新是一個行業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不斷進行創新才可以生存下來。本文主要對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進行簡要分析。
一、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遇到的問題
1.缺乏創新能力。傳統媒體由于展示形式上的落后以及內容上的片面,受眾在不斷減少,可以說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如果傳統媒體不進行改變,那么就會被淘汰。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想要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要進行一定的創新,改變自己的工作模式,這樣才可以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做到這一點還需要調查清楚受眾對媒體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迎合受眾,同時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這樣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主持人是觀眾和節目之間進行連接的一個重要媒介,主持人的能力直接影響節目質量。從目前傳統媒體節目主持人主持現狀可以看出,很多主持人的創新意識并不強,甚至沒有自己的風格,專業能力也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只會模仿,沒有自己的風格,這就是收視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2.信息獲得的方式增多。目前新媒體形勢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在不斷增加,并且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使現在的信息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信息資源也變得更加豐富,這就會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門檻降低,人們非常容易就可以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對播音主持的要求卻在不斷提高,如果傳統媒體在進行信息傳播的時候仍然使用陳舊的方式,那么就會被觀眾所遺忘甚至直接忽略,最終引來消亡,對于整個播音主持行業來說,這是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礙。
3.信息傳播模式單一。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已經不適合新媒體環境了,時代也逐漸在淘汰這些陳舊、單一的傳播方式,現實中一些傳統媒體已經呈現出發展滯后的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渠道在不斷增加,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信息,如果傳統媒體仍然原地踏步,那么被淘汰是必然的命運,積極進行創新才有可能打贏翻身仗。
二、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平臺更加多元化
過去,人們觀看節目主要通過電視,因此人們接觸的信息媒體有限,平臺的數量也有限,這就造成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受限。現階段新媒體技術在快速發展,播音主持相關平臺數量在不斷增加,特別是最近一些網絡節目非常流行,主持人在網絡節目上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新媒體平臺上的受眾比較廣泛,傳播范圍擴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者的優勢相結合,共同創造出了新的播音主持方式,促使行業得到發展和進步。在科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網絡直播非常流行,也是新媒體背景下催生的新生事物。網絡主播應快速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強自身的專業意識及創新意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發展措施
1.創新播音主持方式。以往傳統媒體節目中,主持人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就是對節目所有的環節進行串聯,如遇突發狀況,主持人要采取一些救場措施來保障節目的順利進行,節目主持人以輔助者的身份出現,更多的是對節目時間進行有效把控、對節目順序進行合理調整、對節目氛圍進行營造。
內容是節目的核心,需要通過主持人將節目的主要內容展示出來。傳統播音主持要做的就是將各個環節進行無縫連接,對主持人專業能力的要求比較低,甚至很多節目都沒有專業的主持人。因此需要對播音主持方式進行合理創新。
現階段,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在加快,信息傳播方式也在逐漸多樣化,從新媒體的角度來看,播音主持的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節目開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增加了一些新類型的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應創新主持方式,真正融入到節目中去,和觀眾進行積極的互動,從而有效增加節目的趣味性、感染力。
以往單個主持人進行主持的工作模式被團隊主持所替代。不同的主持人個性鮮明,更容易獲得觀眾的支持,吸引觀眾,這也是一種創新方式。
2.適應節目多元化需求,主持人轉變身份。在過去,播音主持的身份都是比較單一的,一般情況下只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比如新聞主播、體育主播或娛樂主播等,這些主播身份固定,主持內容單一,長此以往,造成觀眾審美疲勞。
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身份更加多元,開始嘗試進行跨界,賦予了媒體行業新的內涵和新的特征。主持的節目類型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開始嘗試一些別的內容,向多維度的方向發展,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對于播音主持行業來說這不僅是機遇,還是一個挑戰。在這一環境下,很多人利用這一機遇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顯而易見只有不斷創新才可以獲得成功。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跨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播音主持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必須創新自身的主持風格,在節目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現階段播音主持的平臺在不斷發生變化,一些新的播音主持平臺在不斷誕生,給主播展示才華提供了舞臺。
主播不能做“傳聲筒”“話筒架子”和“念字機器”,而應該是節目的靈魂和報道的組織者。“亂紅飛絮覓幽徑,眾語喧嘩辨黃鐘”,新聞主播應當利用身處的平臺、手握的話筒,發揮好公眾人物的知名度、影響力,積極主動引導輿論,用主流聲音引導社會,傳遞向上的價值觀。
3.提升適應新媒體平臺的業務能力。全媒體傳播格局下,播音員主持人要在豐富語言表達方式上下功夫。為吸引受眾眼球、抓住受眾的好奇心,選取好有用、有趣的新聞之后,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對內容進行二次編輯、重新進行故事化的解構,提煉出金句,增強可聽性、趣味性,不斷發問、解答,使節目跌宕起伏、抽絲剝繭,不斷揪住受眾的心。
播音員主持人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用掌握的所有手段:圖片、文字、錄音、抖音、視頻直播,廣播媒體要特別重視大幅度提高短視頻的創作和應用能力,更好地使主流輿論和正面聲音在網絡傳播陣地成為引領力量。播音員主持人還要始終保持技術敏感,經常與技術部門進行緊密合作,及時將VR、AI等新技術融入播音員主持人傳播全過程,提升全媒體傳播效率,充分發揮新技術的推動作用。
4.塑造主持人的強大氣場。塑造良好的形象、氣質、聲音是形成氣場的先決條件。在形象方面,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做到大方得體,不奇異搞怪,服裝的選擇符合節目性質,不盲目跟從時尚風潮;平時要注意儀態訓練,比如走路、上下臺;要加強聲音和氣息訓練,尤其是在大的舞臺上,更要加強聲音的傳送意識,切忌自己說給自己聽,音域范圍最好控制在中音區,太高或太沉悶會讓觀眾產生距離感。
四、結語
新媒體行業的發展進步的確給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但是也促使播音主持行業進行改革。
播音主持是電視節目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節目是播音主持展示自我的平臺,播音主持是節目的發言人,是主導節目走向的重要因素,是使節目發展下去的動力。播音主持因一個好的電視節目而得到觀眾的認可,一個好的播音主持也可以使節目充滿魅力。好的播音主持是節目串聯的關鍵所在,是主導節目按照正常流程發展的必然條件。
新媒體背景下,采編播一體化是播音主持必備的素質。采編播一體化的播音主持不是把能力停留在嘴上,而是對節目全面的考慮。播音主持必須加強職業素質。在吐字發音準確流利、注重突出自己語言特征的基礎上,主持的風格定位必須與節目的定位相輔相成。播音主持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只有豐富的知識作為后盾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主持風格,才能制作出高品質的節目。
肩負著講好中國故事歷史重任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扎實打牢基礎能力,不斷強化核心能力,熟練掌握專業能力,這樣才能用正確的價值觀、真實的事例、貼切的語言、鮮活的方式,去講述人民群眾的生動故事,才能真正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作者單位:焦作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曾慧君.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J].新媒體研究,2018(3):78-79.
[2]郭玉萍.基于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J].今傳媒,2017,25(25):111.
[3]孫華謙.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發展方向[J].記者搖籃,2017(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