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榮 楊夫臣 朱寶琴



摘要:試驗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對翠冠梨芽苗生長的影響,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式下,統計了不同氮肥水平下翠冠梨芽苗各個時期的株高、徑粗以及葉片數。結果表明,在高中氮水平下,6個時期的翠冠梨芽苗株高、徑粗、葉片數總體均為最高。綜合各項指標,確定每株翠冠梨芽苗施氮肥300 g,分4次平均環狀溝施,最有利于翠冠梨芽苗的生長。
關鍵詞:氮肥;雙臂順行式;翠冠梨;芽苗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of Cuiguan pear bud seedlings were studied by a small amount of multiple fertilization method. The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and number of leaves of Cuiguan pear bud seedlings at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high and medium nitrogen level, the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and leaves number during the six periods were the highest on the whole. According to various indexes,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of per plant was 300 g, and the average annular ditch was divided into four times, which was most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of Cuiguan pear bud seedlings.
Key words: nitrogen fertilizer; arm antegrade; Cuiguan pear; bud seedling
“雙臂順行式”梨樹栽培模式是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發的梨樹栽培新型模式,其特點是樹形結構簡單,兩個主枝順行向左右延伸,其上著生的結果枝不會交叉,光照條件好,具有果實品質優、防風、便于標準化和機械化栽培等優點,而且技術簡單、管理方便、節省人工,是一種新型省力化梨樹栽培新模式。此種模式下正常栽培管理需要3年兩主枝上架,第1年梨樹高度達到1.8 m以上,留1.2 m短截[1],第2年兩個主枝條長度要達到1 m以上,第3年兩主枝上著生結果枝條,第4年結果,前3年以營養生長為主。
氮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大量元素。梨樹在萌芽及新稍生長期對氮素的需求量最大,以為樹體各個器官的發育提供物質基礎[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進葉片蔗糖和可溶性總糖的合成與積累[3]。通過定植芽苗,加強水肥管理,可以實現一年生芽苗的植株滿足棚架栽培的定干要求,節約育苗時間和成本。為此,本研究在“雙臂順行式”翠冠梨幼樹期,對其進行不同施氮量處理,比較各處理間幼樹的生長情況,以確定最佳的氮肥施用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梨樹品種為翠冠,一年生芽苗。栽培模式為“雙臂順行式”,株行距為3 m×4 m。前茬作物為棉花。田間試驗于2018年在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梅家墩實驗基地梨園進行。
1.2 試驗處理
果園采取起壟栽培,壟高40 cm,壟寬1 m,壟面每667 m2施有機肥1.5 t后旋耕。2018年3月1日定植,定植后留單枝延伸,及時除萌。以僅施磷、鉀肥,不施氮肥的處理作為對照,在此基礎上設不同施氮量處理。試驗共設5個處理,具體見表1。氮、磷、鉀肥分別選用尿素(含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6%)和硫酸鉀(含K2O 50%),于4月20日、5月20日、6月20日、7月20日分4次環狀溝施,施肥后3 d內灌水,若遇雨水天氣,推遲或提前3 d之內施肥。4個時期施氮量均為總量的25%。15株為一個小區,每處理3次重復。
分別于5月14日、5月29日、7月1日、8月1日、8月31日、10月23日測定株高(地面到梢尖的距離)、徑粗(地面以上20 cm處粗度),統計葉片數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對翠冠梨芽苗株高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施氮量對翠冠梨芽苗株高存在影響,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呈上升趨勢,當施氮量達到高中氮水平,株高達最大值,當施肥量達到高氮水平,株高反而有所下降。5月14日、5月29日測定結果顯示,高中氮水平下,株高高于中氮水平和高氮水平,無氮和低氮水平株高最低;7月1日測定結果顯示,高中氮水平下株高最高,低氮水平下最低,中氮和高氮水平之間差異不顯著;8月1日和8月31日測定結果顯示,高中氮水平下株高最高,其次為高氮和中氮水平,這二者之間差異不顯著,而低氮和無氮水平下株高最低且二者之間差異不顯著;10月23日測定結果為高中氮和高氮水平株高最高,兩者株高分別達到189.6 cm和185.2 cm,其次為中氮水平,隨后是低氮水平,而無氮水平株高最低,僅為150.6 cm。
2.2 不同施氮量對翠冠梨芽苗徑粗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施氮量對翠冠梨芽苗徑粗存在影響,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徑粗呈上升趨勢,當施肥量達到高中氮水平,徑粗達到最大,當施肥量達到高氮水平,徑粗反而有所下降(10月23日除外)。其中5月14日、5月29日、7月1日和8月1日4個時期測定結果顯示,高中氮和中氮水平徑粗值最大,其次為高氮水平,低氮水平和無氮水平最低;8月31日測定結果顯示,高中氮和高氮水平徑粗值最大,其次為中氮和低氮水平,無氮水平最低;10月23日測定結果為高氮、高中氮和中氮水平徑粗值顯著高于低氮和無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