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磊
【摘要】面對現在各個經濟大國的發展,工業技術的日漸崛起,生態環境則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話題,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一旦它受到了破壞,那隨之禍及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這種意識已深入各國家,所以為了生態平衡.人類安定,采取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政府對城市鄉村規劃設計進行了新的改進,關于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行,還需時間完善。本文基于生態理念對城鄉規劃設計工作展開了一系列探討,以期能為生態型城鄉的建設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生態理念;城鄉規劃設計;策略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城市、鄉村發展也撲面而來,那么環境問題就成為了讓國家政府頭痛的大問題,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注定與環境生態是不可分割的,而目前要做的就是,在保證我們經濟科技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保持一定的平衡,在不影響人們生活和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城市發展的規劃藍圖。可發展和可持續是我國一直秉持的原則,本文主要是針對城市發展在生態理念下的規劃,古往今來,環境問題一直是一個國家的關注焦點。
1、城鄉規劃設計概述
城鄉規劃設計簡單來說就是由各級政府根據中央的指導方針,合理統籌規劃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布局、對城鄉空間進行功能分區以及科學布置的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相關部門通過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以促進各地經濟良好發展,最終推動城鄉和諧發展,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在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當地領導層要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不斷優化和完善城鄉規劃設計流程,確保城鄉的建設活動都能基于科學合理的規劃而進行,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
2、生態理念對于城鄉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問題相伴而生。2019年5月,中央出臺《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是城鄉建設的終極目標。我國主要的環境污染集中點是城市,生態理念對于城鄉規劃設計來說,首先要最大程度抑制城市中的污染向農村擴散,進而合理利用生態資源以促進城鄉和諧發展。因此生態型城鄉規劃設計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鄉規劃設計的必行之路。
3、生態理念下城鄉規劃設計策略
(1)合理規劃城鄉結構城鄉規劃設計中不能合理規劃結構和空間而導致土地浪費等現象,是妨礙城鄉規劃設計向生態型轉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城市的人口較多,城市規劃設計不合理會導致交通擁堵、空間不足或空間浪費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城市面貌,還會阻礙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造成污染治理困難等問題;其次,鄉村人口數量不多,人群居住也比較分散,存在很多土地資源浪費的情況,這十分不利于鄉村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基于生態理念的城鄉規劃設計應該把構建合理的城鄉空間結構擺在首要位置。
(2)加強城鄉邊緣地區規劃改造歷年來,我國各個地區對于城鄉交界處的管理都有待加強,其主要原因是城鄉交界處是外來低端就業人口的集聚地,人口眾多,流動性較大,環境與社會問題突出,而管理與服務配置有限,由此造成城鄉交界處常常淪為缺少管理、服務薄弱、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利用粗放的地區,這對于我國城鄉建設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管理者要著重加強城鄉邊緣地區的管理與服務工作,通過合理科學的規劃設計,合理劃定生態控制底線、配置公共服務設施、控制開發強度,留足開放空間,挖掘本地資源優勢,通過植入都市農業、文化創意、雙創等新興產業,帶動城鄉邊緣地區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一體化示范區。
(3)將生態元素不斷融入城鄉規劃方案中生態理念在城鄉規劃設計工作中的不斷滲透是我國當今城鄉規劃設計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之下,各級政府的相關部門在制定城鄉規劃設計的方案時,應該多加關注該方案是否能有效避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是否是環境友好型方案。相關部門要站在保護環境的角度制定規劃設計方案,才能在長遠發展進程中有效提升城鄉區域發展的總量,改善城鄉生活環境和居民生活狀態做到社會、經濟、環境三要素協調和平衡。
(4)完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建立
生態型的城鄉規劃設計體系必須要有國家制度的保障,否則規劃設計方案很難具有科學性,實施起來也有很高的難度,但目前我國針對于城鄉規劃設計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全面。比如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地區個別城市都進行了生態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實踐,也取得了比較可觀的成果。但是由于缺少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其發展的速度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因此我國應該不斷完善生態建設的法律法規,對以往城鄉規劃設計的相關經驗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并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參考。我國想要從根本上轉化經濟發展的方式,就要制定出明確詳細的法律規定,以法律手段樹立企業和公民的生態意識。
(5)加強城鄉規劃設計創新工作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對于城鄉規劃設計的發展來說亦是如此。在新時代,以往的城鄉規劃設計方案已不適合繼續延用,因此應該不斷進行創新和突破,以求在制度上和公民觀念上做出徹底的改進。管理者應該具有長遠發展的眼光,以保護自然為原則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以生態建設為要求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共同發展。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并不理想,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就要將生態理念和城鄉規劃設計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綠色科學的城鄉規劃設計方案來解決土地利用率低、工業生產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爭取創造出城鄉規劃整體協調、人與生態和諧統一的共生結構。
關于新能源開采的問題,也需要專業人員來評估,不能一味的采取與開發,堅持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原則,環境一直是一個國家所關注的焦點,能源中大多數我們都采用可再生能源來代替,但不可避免的總歸有些不可代替的,例如石油資源的開發,石油從它的被發掘到使用已經經歷了多個世紀,因為資源稀缺,開發又比較困難,我國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采,但總歸不盡如人意,目前雖然大多從國外進口,但總歸是不太便利,又沒有大的安全保障,所以要保證最大程度提高使用效率,眾所周知石油運用于交通工具的發展,如果不能合理的使用,汽車工業也會大大降低利用率,節能減排要從自身做起。
結語:
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并不理想,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就要將生態理念和城鄉規劃設計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綠色科學的城鄉規劃設計方案來解決土地利用率低、工業生產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爭取創造出城鄉規劃整體協調、人與生態和諧統一的共生結構。
參考文獻:
[1]孫晶晶.生態理念下的城鄉規劃設計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09):93-94.
[2]杜錫權.基于生態理念的城鄉規劃設計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15):249.
[3]王洪星.生態理念下的城鄉規劃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21):123-124.
[4]繆愷.基于生態理念的城鄉規劃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