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水燕
【摘 要】目的:研究針對腦卒中病人采取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的價值。方法:本院于2018.04~2019.11納入100例腦卒中患者開展研究。依據拋硬幣法隨機選出50例予以常規護理(A組),另外50例在A組基礎上采取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B組),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及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病人干預后,B組SF-36各項評分、自我護理能力各項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A組(P<0.05)。結論:針對腦卒中病人采取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腦卒中;延續護理;康復效果
腦卒中發病機制為血管出現阻塞導致大腦長時間處于缺血狀態或腦血管突發破裂,進一步發展腦組織會因缺氧而出現壞死情況,對大腦造成不可逆損傷,在臨床急診科較為常見[1]。本病具有起病急,癥狀嚴重、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若未及時治療容易導致病人殘疾甚至死亡。科學合理治療方案實施過程中優質護理必不可少。故本研究將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實施于我院腦卒中病人中,并對其應用價值進行深入探討,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案
1.1 基線資料
本院于2018.04~2019.11納入10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開展研究。根據拋硬幣法隨機分為2組(n=43),A組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48~76歲,均值(62.09±4.75)歲;B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49~75歲,均值(61.97±4.83)歲,以上基線資料(P>0.05)。
1.2 方案
A組:常規予以出院指導,康復健康知識教育,定期電話回訪等。
B組:(1)優質康復指導:①康復計劃制定:病人出院前根據實際病情為其制定合理康復計劃,并告知康復鍛煉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努力培養其自我護理能力;②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教會病人開展肌肉張力、關節屈伸、抬臀等正確訓練方式,指導家屬協助病人完成各種床上被動運動。③語言功能康復訓練:針對語言障礙病人,可借助微信視頻等方式指導其運用簡單手語及口語展開交流,確保病人可以對簡單信息進行掌握;協助病人進行簡單發音,錯誤發音及時糾正,定期鍛煉并適當予以充分鼓勵,盡可能誘導病人多說話。(2)優質心理干預:向病人講解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積極與家屬溝通交流,告知家庭護理工作中注意事項;及時察覺病人情緒變化,若出現消極負面心理,護理人員則需要通過與患者溝通,努力獲取其信任,幫助病人增強信心,配合家庭護理。兩組均實施6個月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1)評估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水平。(2)運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總分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質量越高[2]。(3)自制滿意度調查表,85分以上很滿意,60~85分一般滿意,60分以下不滿意。
1.4 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資料用[n(%)]表示,運用統計軟件SPSS 21.0分別進行t檢驗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自我護理能力
經過長達6個月干預后,B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為(45.28±4.21)分、自我護理技能為(46.32±3.14)分及自護責任感為(41.34±3.01)分,均優于A組(36.32±3.62)分、(37.43±3.22)分、(38.54±2.23)分、(t=11.411,13.977,5.285,P<0.05)。
2.2 生活質量
A組干預前SF-36評分中軀體功能為(59.95±2.31)分、心理衛生(58.65±4.21)分,B組為(60.42±2.16)分、(59.02±4.37)分,對比無明顯差異(t=1.051,0.431,P>0.05),經過干預后B組病人軀體功能及心理衛生評分(81.93±1.62)分、(84.85±1.69)分,均顯著高于A組(73.54±2.51)分、(72.27±2.48)分(t=19.859,29.641,P<0.05)。
2.3 護理滿意情況
A組很滿意26例,一般滿意14例,不滿意10例;B組很滿意32例,一般滿意15例,不滿意3例;B組護理滿意度為94.00%,與A組80.00%相比差異顯著(=8.665,P=0.00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變動,腦卒中患病群體日漸壯大,本病具有較高致殘率,病人常發生偏癱,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既往實施的常規護理,病人出院后即終止,回到家中仍存在諸多護理問題,且隨著時間推移,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逐漸淡化,治療依從性下降,上述情況護理人員均鞭長莫及。此外,由于生活難以自理,病人往往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導致治療信心喪失,嚴重甚至拒絕配合后續治療,造成病情惡化等不良后果出現。故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延續性干預管理模式尤為必要。
延續性護理主要是指護士通過一系列護理行動設計并實施,確保病人在不同的健康照顧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3]。其以減少術后遠期并發癥、預防原發疾病惡化以及改善出院病人生活質量為目標。根據張霞[4]報告顯示,優質延續性護理模式使得腦卒中病人在出院后依然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有助于遵醫囑依從性提高,促進病人康復。本文結果得出,B組干預后病人SF-36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護理滿意情況均優于A組(P<0.05),進一步證實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運用于腦卒中病人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腦卒中病人選擇優質延續性護理服務進行干預,能夠顯著提升病人自我護理能力,促進生活質量改善,有利于護理滿意度提高,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趙娜.優質護理服務的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9):232-233.
麥爾甫姑麗·阿布都熱西提,熱孜婭·艾孜孜.優質護理服務的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28.
孟彬.優質護理服務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7):263-264.
張霞.優質延續性護理模式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農村衛生,2018,(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