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彬
摘 ?要: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以及地域性。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在學習地理時都會存在較高的吃力狀態。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任務的不斷推進,教師需要主動地調整教學觀念,側重于發展學生的情感,站在情感角度上緩解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抵觸心理及恐懼心理。客觀來說,將情感教育與中學地理教育相互整合,可以調整學生目前所存在的不利學習狀態,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地理學習中,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學地理;教學分析
引言:
由于地理學科綜合性比較強,很多高中生在學習地理時都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意識,也會承擔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對于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兩項能力的發展都比較局限。所以,教師需要適當改變教學現狀,將情感教育有效滲透到課堂中,通過情感轉移學生的學習方向及學習思維,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意識。
一、情感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能夠幫助教師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地理學習活動中,緩解自身的學習壓力以及抵觸心理,強化教學有效性。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策略,更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創建。當師生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關系,學生會更加認真地開展學習活動,也會更加喜歡地理學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正是這樣的道理。
二、情感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重探究,以疑育情
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會更加的專業,整體教學體系也會趨向于系統化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課本上所展現出的表面知識加以更深層次的探究,才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的本質以及內涵[1]。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疑問意識,然后促使學生在疑問的驅動下,通過探求分析的方式真正觸碰到知識的本質。并且,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探索精神及探索意識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
在探索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課堂位置,不要一味把學生放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上,對其進行單方面的問題引導。正確的做法是,教師需要拋出問題,讓學生以問題為主要線索,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感受到學習的目的、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激發自己的積極情感,促使自己可以站在情感角度上,對地理知識形成更加全面的掌握。
例如,在講解“城市化過程的環境問題”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本堂課的主要學習任務,然后要求學生自發組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調查學校附近河流的水質情況。為了有效緩解學生的任務開展難度,教師可以先為其明確一些需要重點考察的方向。例如,如何確定取樣的地點,如何分析水質的狀況,如何確定導致水質變化的主要原因,如何解決目前的這些問題。在任務確定之后,學生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探究活動,在彼此交流共同探索的過程中羅列出一些比較合適的環保方案。在這一整個流程中,情感雖然沒有直接展現,但卻滲透在活動中的方方面面。通過與同組同學的共同努力,學生之間的情感可以得到有效激發,通過對學校附近河流的調查,其對于環境的愛護之情以及對于家鄉的保護之情也可以得到有效調效動。
(二)重手段,以境育情
在利用情感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地理學習活動時,教師還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帶給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進而促使學生情感的有效激發。
地理教學中所講述的知識比較復雜,并且知識點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也具有較高的抽象性。教師需要詳細地為學生描繪這些知識的內容,引導學生展開充分聯想。同時,教師也需要嚴密的組織學生對知識加以推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些教學活動單憑教師一人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其可以適當引入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及教學技術,例如多媒體教學設備、微課教學[2]。
高中地理所針對的主要知識就是人類生存與環境的發展。很多情況下,單憑教師的講解,學生是無法真正理解知識內容的。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造虛擬的教學情境,以此豐富學生的感受及情感。例如,在講解“自然帶中的植被類型”時,教師可以提前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下載一些不同自然帶的景觀圖片以及視頻。在學生可以對這一部分知識產生基本了解后,要求學生在觀察完圖片之后分析:這些圖片都隸屬于哪一自然帶?這一自然帶有什么樣的特征以及更替規律?
(三)重實踐,以行育情
結合素質教育理念下所明確的教學目標分析來看,當代教師應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本的教學觀念,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現代化教學準則。雖然地理教學中會涉及諸多的理論知識、概念知識,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就完全可以依附于教材課本。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基于情感教育的前提,適當貫徹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原則,在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操作的方式產生積極情感,進而對知識形成更加深入的記憶。
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實踐性的小活動,組織學生以不同的小組為單位,在明確課題目標的前提下,共同開展調查項目。在整個項目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要指導。項目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報告會及個人報告會,借此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激發學生對于地理的喜愛之情。另一方面,在節假日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調查活動以及考察活動,讓學生可以把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真正融入生活,融入實踐中,有效激發學生的熱愛之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中學地理中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并且,整堂課的氛圍也會更加活躍,師生的情緒都可以提高到最高點,促使整堂課更加順利地發展。為了有效發揮出情感教學法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探究問題,創設教學情景,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地理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予以學生真正的關心及幫助,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地理世界。
參考文獻:
[1]趙小月.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8,11(17):155.
[2]申文明.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19(24):251.
[3]盧宏偉.高中地理情感教育的策略和途徑[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版),2018(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