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 賈利敏 章可謂

【摘 要】目的:對滄州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前后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及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方法:選擇河北省滄州市血液透析治療的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集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前后患者的血透頻率及透析充分性(以KT/V值評價)。應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慮量表和腎臟疾病生活質量簡表1.3版對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及生活質量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整合前后患者抑郁發生率分別是40.0%、17.5%,焦慮發生率分別是62.5%、22.5%,抑郁評分分別是32.5±4.8、20.2±2.2,焦慮評分分別是28.9±5.0、14.4±2.5,生活質量得分分別是46.9±14.7、65.9±9.3,血液透析次數分別是2.02±0.23、2.93±0.32,KT/V值分別是0.93±0.36、1.24±0.1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滄州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對減輕農村腎透析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透析患者擁有了更健康的心理,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及時的保障。
【關鍵詞】血液透析 ;抑郁 ;焦慮 ;生活質量 ;城鄉居民醫保
血液透析為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替代治療方法,極大提高了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存率[1]。但長期疾病所需的高額醫療費用以及隨之產生的生活習慣與社會家庭的角色改變等因素,均易導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河北省滄州市2017年起實行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政策,極大減輕了農村透析患者的經濟負擔。本研究從患者的透析頻率、透析充分性、抑郁、焦慮情況及生活質量方面,對參加醫保整合前、后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均在河北省滄州市人民醫院血液透析治療的農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符合:1.認知和行為能力正常,能獨立完成調查量表;2.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齡(64.2±16.5) 歲;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44例,糖尿病腎病16例、高血壓腎損害15例、多囊腎3例、痛風性腎病2例。
1.2 方法 采集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的血透頻率及透析充分性(以KT/V值評價)。應用漢密頓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3]、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 )[3]和腎臟疾病生活質量簡表1.3版[4]對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問卷調查。(1)、漢密頓抑郁量表包括17個條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即無癥狀為0分;輕度癥狀為1分;中度癥狀為2分;重度癥狀為3分;極重度癥狀為4分。以總分≥8分統計抑郁發生率;(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包括14個條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即無癥狀為0分;輕度癥狀為1分;中度癥狀為2分;重度癥狀為3分;極重度癥狀為4分。以總分≥7分統計焦慮發生率;(3)、腎臟疾病生活質量簡表1.3版,包括一般健康狀況和腎臟疾病相關方面共79個條目,內容包括生理功能及職能、情感健康及職能、精力、社會功能、工作狀態、尿毒癥負擔、尿毒癥影響、軀體疼痛、滿意度等。通過專有公式計算出生活質量總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高。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3.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比較
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抑郁發生率分別為40.0%(32例)、17.5%(14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67,P<0.05);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的焦慮發生率分別為62.5%(50例)、22.5%(18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56,P<0.05)。
2.2 醫保整合政策前、后患者的抑郁評分、焦慮評分、生活質量得分、血液透析次數及透析充分性比較( 例,分,次/周, )
3 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一項長期的治療措施,容易伴發相關并發癥及其治療需要高昂的醫療費用等,均使患者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發生[5]。國內研究報道,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發生率為25.7 %-67 %[6],焦慮的發生率為22.6 %-51.07 %[7],國外Kimmel PL報道[8]的抑郁發生率為20 %-30 %、焦慮的發生率為20 %-50 %。抑郁、焦慮情緒作為一種負性心理情緒,能導致患者自卑、內疚、沮喪、身心疲憊、睡眠障礙、社會參與度降低、工作能力明顯下降等,影響透析質量、生活質量和治療的依從性[9]。研究表明焦慮、抑郁是終末期腎病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是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10]。
經濟負擔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等不良心理情緒的一個重要因素[11]。一項調查[12]顯示沉重的治療費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2017年始河北省滄州市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局實施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政策,調整了農村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療的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保障待遇“就高不就低”,醫保目錄“就寬不就窄”。醫保整合政策的實施為農村透析患者帶來了福音,按每周2次透析計算,醫保整合政策實施前、后每月可為農村患者減輕經濟負擔近千元,使農村患者更有能力進行充分的透析。同時,為切實保障參保困難人群、低保人群的基本生活,依舊推行“醫療困難互助救濟暫行辦法”和定點惠民醫院實行惠民政策,大大緩解了農村透析家庭的經濟壓力。本研究顯示,醫保整合實施后農村患者增加了每周透析次數,透析充分性較實施前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抑郁、焦慮評分均較實施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較實施前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河北省滄州市醫保整合政策對減輕農村腎透析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透析患者擁有了更健康的心理,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及時的保障。對河北省滄州市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局、民政局所作的貢獻應當加強宣傳。
參考文獻
陳玉錦,王劍松,陳西北.不同醫療保險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方案選擇的影響[J].醫學與哲學,2015,36(7):92-94.
李海棠.焦慮抑郁情緒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及其護理對策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5,28(21):3015-3017.
陳小帆,朱春平,王饒萍,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與合并癥相關性調查[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6):534-536.
朱曉峰,張金元,孫 晶,等.抑郁對終末期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5,6(10):588-591.
王金玲,高 峰,陳吉林.抑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5):442-444.
蔡淑芳,王從政,吳漢利,等.心理治療對血液透析患者療效、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6):531-533.
潘達亮,于為民,王 強,等.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衛生狀況調研[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3,4(7):391-392.
Kimmel PL,Peterson RA ,Weihs KL,et al.Multiple measurements of depression predict mortality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ronic hemodialysisoutpatients[J].Kidney Int,2000,57(5):2093-2098.
謝 萍,譚旭妍,龍 馨.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6,14(1):21-23.
俞 翔,秦 茜,胡亞妮.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3):248-249.
孫翠珍,徐海燕.血液透析患者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5):33-35.
王 勇.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綜合干預對抑郁和焦慮狀態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