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以便為臨床提供參考經驗。方法:隨機從本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選取200例為研究對象,并以抽簽的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100例,其中對照組在手術后給予一般護理,研究組手術后進行綜合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醫護人員護理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可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也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93.0%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70.0%的滿意度,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綜合護理用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護理中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
【關鍵詞】
子宮肌瘤;手術治療;綜合護理
子宮肌瘤是一種發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腫瘤,同時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1],該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導致,子宮肌瘤會引發患者子宮出血、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白帶增多、紅細胞增多、低血糖等,嚴重者會導致患者不孕或者流產[2],目前醫學上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聚焦超聲治療,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醫學技術也不斷地發展,手術治療因其創傷面小、出血量少、手術后并發癥少越來越受到醫院和患者的青睞[3],但是手術依然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的應激反應,患者內分泌可能出現改變,易出現緊張焦慮等心理,影響康復。所以術后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采用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從本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選取200例為研究對象,并以抽簽的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100例,經過醫院檢查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排除無法做手術患者。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后給與常規護理,其中年齡在30~50歲,平均年齡(36.5±5.5)歲,體質量在46.5~75.5kg,平均體質量(55.5±10.3)kg,患病時間9個月~6.4年,平均患病時間(2.2±1.3)年,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其中年齡在31.5~51.5歲,平均年齡(38.5±11.5)歲,體質量在49.0~68.5kg,平均體質量(54.5±11.6)kg,患病時間7個月~5.1年,平均患病時間(2.4±1.3)年,對兩組患者性年齡、體質量、患病時間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P>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患者一般護理,醫護人員嚴格醫囑給藥,確保患者病房環境潔凈衛生,勤通風,濕度、溫度要適宜,定時消毒,同時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關注和記錄,并及時匯報給醫生,有助于醫生隨時調整治療計劃。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前,醫護人員和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進行全面的了解,為患者建立病歷檔案;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患者在沒有進行手術前由于缺乏對該疾病的認識,并且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往往會出現緊張、害怕的心理,會對麻醉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醫護人員一定要微笑面對每一位患者,耐心地和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介紹疾病病因,手術治療目的、手術效果以及治療成功案例,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以此緩解患者的緊張害怕,增強患者的信心,提高手術配合率。對患者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備皮等,在規定時間內,采用米索前列醇進行宮頸軟化并督促患者禁食。在手術時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正確手術位置,進行麻醉,觀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當患者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體溫、血壓、心電圖等等生命特征;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引流液要密切關注,若患者引流液顏色、性狀以及量發生變化,要及時告知醫生。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避免患者食用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易消化,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要少餐多食;對患者進行出院護理,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手術后1個月內避免性生活、盆浴等,4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定期回醫院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可下床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和住院時間,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1~10分,十分滿意為10~9分,滿意為8~7分,基本滿意為6分,不滿意為5~1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結果以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或者(±s)表示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分別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可下床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和住院時間
經過不同的護理以后,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可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也少于對照組,兩組數據行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93.0%,對照組滿意度為70.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
3 討論
子宮肌瘤屬于婦科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子宮肌瘤患者的發病人數在不斷增加,該疾病會引發多種臨床癥狀,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4]。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但是會給患者生理、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醫護人員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優質、高效、科學的護理措施[5]。本文主要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
通過以上研究表明,綜合護理用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護理中臨床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壓力,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羅揚,李紅艷.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進行綜合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4):251-252.
[2] 劉沖.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168例的臨床護理分析要點構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4(37):91-92.
[3] 甘曉琴,李靜.綜合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4):181-183.
[4] 鐘際香,葉曉紅.綜合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3):207-208.
[5] 謝衛潔.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措施及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