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米拉·孜里哈 馬玉榮 曹靜

【摘 要】 目的:探究在重癥監護室護理工作中治療性溝通進行應用的主要意義。方法: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就診的重癥患者66例,分為甲組和乙組,各自33例患者,甲組患者接受的是常規的重癥患者護理服務,乙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治療性溝通服務,對比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結果:乙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甲組患者。結論:重癥患者治療性溝通應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具有較大程度的重要性。
【關鍵詞】 重癥患者;治療性溝通;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R47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64-01 ?重癥患者具有病情嚴重、搶救緊急、病情變化迅速等特點,很多患者需要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由于病情影響,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再加上對病情的擔憂,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情緒,這會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效果。因此,針對重癥患者,護理人員有必要在開展基礎護理的同時,開展治療性溝通。為此,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就診的重癥患者66例,分析重癥患者治療性溝通應用重要性。
1 實驗資料及方法
1.1 實驗資料 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就診的重癥患者66例,分為甲組和乙組,各自33例患者。甲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20-90歲,平均年齡73.32±2.35歲;乙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19-88歲,平均年齡73.92±2.71歲。
1.2 實驗方法 甲組患者接受的是常規的重癥患者護理服務,乙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治療性溝通服務,具體如下。
1.2.1 分析患者心理 重癥患者由于發病緊急、病情嚴重,再加上對醫院陌生環境的警惕容易出現不良情緒,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在分析患者心理的基礎上采取專業治療性溝通方式,來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進而幫助患者脫離危險病情[1]。例如,氣管插管患者由于難受程度較為嚴重,急切的需要鎮痛,鎮靜治療,過度的疼痛和緊張會令患者無法自主配合治療和護理,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毆打護理人員的情況,此類患者可能是因為難以忍受的痛苦,才會產生攻擊人的意識和行為。在了解患者心理狀況的基礎上,護理人員才能針對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性溝通方案。
1.2.2 評估患者心理 為了做到對重癥患者的針對性治療性溝通,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從溝通中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是否有緊張、焦慮的跡象,這樣能夠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治療性溝通需求;與患者家屬溝通,來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以及患者的家庭狀況;與主治醫師溝通,來了解患者的患病類型及嚴重程度。
1.2.3 采取治療性溝通措施 第一,踐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護理人員需要從患者的角度看待患者并為其提供治療性溝通服務,做到關心理解患者,注意溝通語言的溫和、溝通態度的熱情、護理動作的輕柔,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以此來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注意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如減少裸露面積,在進行私密操作時需要予以遮擋,如擦洗、灌腸等[2]。
第二,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采取護理措施前,需要告知患者,并向患者講解護理流程和護理意義,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工作。如果患者需要在重癥監護室內接受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還需要向患者講述居住重癥監護室的意義,讓患者知道這只是暫時性的治療方式,向患者解釋不允許家屬陪護的原因,并且醫護人員會全程陪護患者,來減輕患者的恐懼緊張情緒。
第三,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患者家屬的配合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效果,尤其是在治療性溝通方面,如果患者家屬能夠配合治療性溝通工作,患者的心理狀態便能夠得到快速的改善。為此,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另家屬明確保持良好心態和人家庭支持對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重要性[3]。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理解患者家屬焦慮的心情,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家屬說明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請家屬配合自己做好治療性溝通工作,來減少家屬緊張情緒,在拉近兩者關系的同時,還能降低糾紛事件的發生概率。
1.3 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選擇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為觀察指標。
1.4 數據處理 本次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2.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檢驗法。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乙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甲組患者。詳見表1。
3 討論
重癥患者病情變化可能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這表示護理人員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來幫助患者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但是重癥患者極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對臨床治療工作造成一定影響,甚至還會加重病情的嚴重程度。
為了幫助患者減少不良情緒,進而更好的接受治療,護理人員需要采取治療性溝通方式。隨著醫學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重癥患者治療性溝通工作也逐漸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護理工作在臨床醫學中的重要性也開始提高。因此,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性溝通方式也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在了重癥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在專業治療性溝通下,患者的不良情緒能夠得到有效緩解,這有利于患者盡快脫離危險,患者也能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工作。
在本次實驗中,乙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甲組患者,這表示重癥患者治療性溝通應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具有較大程度的重要性。這表示,護理人員針對重癥患者,需要在分析患者心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性溝通措施,以此來提高護理效果,鞏固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早脫離危險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燕.重癥急診患者治療性溝通應用重要性的研究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7:86-88.
[2] 武艷艷,張燕.治療性溝通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2:120.
[3] 李婷,陳業,徐兵,宋晴.29例危重癥患者應用PICCO監測的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8: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