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梁生 尚波

【摘 要】 目的:探索傳染病預防及控制對學校衛生的重要性。方法:選擇400名在校學生為試驗對象,選擇隨機化分組,各200名,對照組采用常規控制措施,觀察組采用預防性控制措施。結果:觀察組流行性感冒率(0.00%)、流行性腮腺炎率(0.00%)、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率(0.00%)、其他感染性腹瀉病率(0.0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傳染病是影響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的主要事件,通過預防性控制措施,加強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衛生監督管理,能夠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
【關鍵詞】 傳染病;預防;衛生監督;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R18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91-02 ?經研究統計,學校是傳染病流行、暴發的主要場所,不僅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各種不安定因素,還可影響學生自身健康和學校教學秩序,為了盡早控制傳染暴發,還需加強相關措施預防,從而降低傳染病突發事件,保證學校公共衛生安全,避免傳染病對學生造成的危害[1]。而本文深入探索了傳染病預防及控制對學校衛生的重要性,如下文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400名在校學生為試驗對象,選擇隨機化分組,分為兩組,此次試驗均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間完成。觀察組年齡9~16歲,平均年齡(12.86±1.77)歲;性別:男性118例,女性82例。對照組年齡10~17歲,平均年齡(12.59±1.23)歲;性別:男性116例,女性84例。兩組資料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傳染病登記和檢診制度,一旦發現傳染病或疑似病例,需立即隔離處理,做好學校周圍環境的改善。
觀察組采用預防性控制措施,主要內容:
(1)學校領導需配合疾病控制中心人員定期開展傳染病相關會議和講座,增強教師、學校領導相關知識,讓教師、家長、學生了解到定期注射疫苗的重要性,且介紹各類傳染病的主要癥狀、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內容,并由教師專門為學生開展相關知識培訓課堂,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預防能力,同時還需重點告知遠離傳染病的方法,介紹各類感染因素,培養學生講衛生的習慣。
(2)有研究表明,目前預防傳染病的最重要保障為學生的衛生環境良好,對此還需在學校定期進行一次全體大掃除、全面消毒,加強特殊環境的管理,比如食堂、宿舍、教室等,嚴格控制飲食衛生,避免傳染性疾病的傳播,保持學生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場所的整潔性和通風性。
(3)在新生入校后,還需為學生建立相應的健康管理檔案,并組織學生進行相關體檢,及時補充學生的免疫空白,重點預防當前甲型HINI、人感染禽流感等大型流行性傳染病,盡量為學生安排免疫接種,學校應該堅持每日開展消毒工作,在根源上控制傳染病發生,并在暴發疫情時,需取消大型會議或其他形式的聚會。
(4)學校需認真落實重要場所的消毒制度和傳染病消毒隔離制度,在流行病季節需定期對宿舍、走廊、教室等場所消毒,一旦發現疑似病例或患有傳染病患者,需立即采用隔離制度,并徹底消毒其所用過或接觸過的物品、污染場所,并對相關班級進行調查、追蹤,且將疑似病例或傳染病例上報至衛生部門,配合落實學校傳染病防控措施。
(5)加強學生的免疫接種管理:新生入學時需檢查其預防接種卡,學校需配合疫情控制中心嚴格按照計劃免疫工作進行接種,對于無預防接種卡的學生,需立即發放疫苗補種通知單,并做好后期記錄和跟蹤工作,最后將疫苗接種情況存檔。
(6)除了加強學校相關管理,還需與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機構做好溝通,由專門人員負責到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實現信息化的疾控管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傳染病好發情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其他感染性腹瀉?。?/p>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20.0軟件,在差異具有意義時,用P<0.05表示。
2 結果
觀察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其他感染性腹瀉病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在相關研究統計過程中,可發現學校預防傳染病的主要問題在于:(1)預防傳染病機構缺乏科學的管理:教師、學校領導缺乏疾病控制意識,對傳染病相關知識了解性缺乏,導致疫苗接種落實不到位;(2)缺乏健全的預防傳染病管理機構:學校缺乏專門經費,尚未建立專門的預防傳染病機構,無法在根本上控制傳染病擴散[1];(3)學校對預防傳染病疾病的防護意識不強;(4)學校基礎設備落后、飲用水合格率低、餐具消毒不到位、食堂布局不合理以及傳染病管理工作松懈均是導致傳染病暴發的原因[3]。
學校預防性控制措施實施的重要性:(1)預防性控制措施能夠全方位的實施相應管理、預防對策,有效在根本上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暴發,減少交叉傳播的有利條件,更利于營造一個舒適、良好的環境;(2)預防性控制措施能夠利于維護校園和社會的穩定性,為學生正常學習、健康成長提供保障,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流行;(3)通過預防性控制措施實施,更利于增強教師、學生、家長保健意識和個人衛生觀念,有效在根本上預防傳染病[4]。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傳染病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預防性控制措施更利于傳染病的控制和預防。
總而言之,預防性控制措施能夠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加強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的衛生監督管理,有利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為預防傳染病提供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林建珍.不同城鄉居民公共衛生與傳染病預防知識技能的情況調查[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3):305-306,380.
[2] 曹金丹.分析傳染病預防及控制對學校衛生的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2016,33(2):317-317.
[3] 朱雪梅.社區公共衛生機構在傳染病疫情預防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43(27):62-63.
[4] 秦艷春.健康教育在學校傳染病預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