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驅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在研究藏民居所裝飾有關理論的基礎上,對藏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裝飾既要吸收內地文化要素,也要對其民族的文化特點進行保留和發展,這很好的體現了該民族居所裝飾在各種文化交互之下的融合以及創新。
西藏傳統文化對當地室內設計有著方方面面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1.傳統文化為室內設計提供靈感源泉
2.室內設計作為載體傳承、創新傳統文化
首先是傳統符號的融合運用。(1)具有傳統意義以及有韻味的圖案與紋樣;(2)古代傳統的圖騰紋飾;(3)傳統宗教的紋飾符號。這三種傳統符號,有的是古人在生產生活、建造房子時的經驗以及財富的見證,有的則是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反應。現在,這些符號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創造傳統文化居室環境的好手法,就是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其手法有:抽象簡約;符號拼貼;移植嫁接等。
民居室內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強調神佛的重要地位,注重經堂內的裝飾及陳設。有條件的人家通常把經堂裝飾得富麗堂皇,用色涂墻或懸掛唐卡裝飾墻面,色彩以金黃色為主,以此表達對神佛的敬仰。
如同各種氣下適合生長的農作物不同一樣,地理以及人文環境也造就了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環境背景異常純凈,在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藏族以白、藍、黑、紅黃、綠等純色為本源的民族色彩體系。這種質樸、純凈和艷麗的色彩體系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追求對比強烈、和諧的視覺效果。
藏族建筑中常用的幾種顏色——白、紅、黃、藍、綠、黑,有著不同的寓意,在建筑中使用的部位也不一樣。白是代表天上,象征白云,寓意吉祥,墻面經常會常常大面積運用;紅色通常用于寺院外墻,代表地上,是火的象征。紅土常常用于粉刷墻壁屋檐的木板,可以防止木板被蟲子破壞,這也體現了藏族人民的智慧;黑色代表地下,作為驅邪的顏色,常常用于建筑門窗套上。
而黃則為黃土之意,常常作為輔助色使用,綠則是水源的象征,藍色代表著神話傳說中各路神仙的法力,為了驅魔辟邪,藏族民居中,也常常采用藍色的色彩來渲染帳篷等生活設施。
高原地理環境獨特,幅員遼闊。提供的建筑材料非常豐富。就地取材是藏族民居的一大特點。民居的除了石頭砌筑的、木材搭建的,還有石木混合泥土建成的。豐富的材料加上當地的獨特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能給民居建筑塑造出一種特殊的質感。這種質感應用與室內設計中,往往會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如今的民居常常使用現代材料與藏族傳統材料相結合,并且開始使用現代工藝,不僅可以體現出現代主義的美感,更是可以拉近藏式傳統民居文化與現代審美之間的距離,以一種和諧的方式表達藏式文化的傳統語義。可以入手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室內空間內的織物,分割空間的門以及墻壁等等,都是發揮設計創意的重要載體。
現在的一些室內設計項目,要么沒有西藏特色,要么“畫虎不成反類犬”,把寺廟或宮殿建筑的一些特殊室內裝飾特征胡亂添加到看樣子很摩登的室內空間,效果并不理想。有些民居建筑也把一些宮殿或寺廟的裝修樣式搬進家門,雖然華麗耀眼,可是和民居本有的風格并不協調。
1.正確的體現傳統和地域特點
傳統材料作為傳統建筑文化的遺傳基因,其本身所攜帶的大量歷史文化訊息,就足以激起人們對“傳統”的記憶。要實現這種歷史記憶的延續,具體的說就是用傳統材料中的某些歷史訊息去喚起人們大腦中的共同記憶。傳統材料的運用是一種比較容易與人的心理取得聯系的方式,因而容易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當前在國內很多的現代地域性室內創作中,設計師喜歡將當地的傳統材料加以重新運用,使其成為一種傳統的符號出現在新的場所中,以延續對過去的記憶,形成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2.具備強烈的時代感
設計應具有強烈時代感"新"的概念,應當是過去沒有的、劃時代的、或新鮮的、新奇的。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作品都是劃時代的,這也不可能。但必須隨時考慮邁出這"新的一步,盡量做到設計有新意。它的基本原則是: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滿足新功能需要。所以它體現了時代的意義。我們不能再照抄,因為它和時代的要求不符,正像不能再去穿古裝一樣,這是一個基本原則。照抄照搬,即所謂標簽式的"創作"方法,就是把過去的東西重復一遍,不僅沒有創意,而且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因為任何藝術形式都是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 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創新的前提應當是:我們設計的東西,首先是現代的,同時是中國的,如果是在某一個地區,還應體現那里的地區特點,這才是扎根于時代和充滿鄉土氣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設計具備藏族特點的室內,要從如今的文化、生活、藝術等多個方面所需考慮,借助傳統文化、藝術之韻意,使用當代裝飾之法使抽象的文化藝術變得精煉,使其具有時代特征。
自然環境色彩與人文環境色彩在色調上應呈現出相反的色調,前者應該被設計成冷色調,后者應該被設計成暖色調。這種色彩設計依據來自于對于香格里拉地區建筑文化和服飾文化的分析調研。
于裝飾而言,在風格方面使其神韻化,元素方面則其使其符號化。詳細說來,既放大傳統居所裝飾上的風格(使其神韻化),縮小其元素(使之符號化),造型設計原則的依據來自于對于現存相關優秀實例作品的分析。
在材料選擇方面秉持“激進”的風格,重視新材料的應用,如新型玻璃、石膏、木質材料等等,在材料選擇上大膽想象,不拘一格,仔細對比不同材料搭配方案的效果,綜合考量成本、環保因素后作出最佳選擇。
對材料、構造以及技術加以創新,將傳統造型之法、表現之法與當代設計結合在一起,在使設計觀念被表達的同時,也使民族特性得到體現,在設計之中,盡可能的借助民族語言、圖像來呈現其風格。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開發成本以及對于環保的影響是必須要考慮在內的。就地取材不僅可以保證材料的成本得到控制,同時也能夠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從而起到降低成本,保護環境的作用。在室內設計方面,就地取材案例不乏先例。比如,知名的九寨天堂度假村,在施工之初便是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原則,使用當地的特色建筑材料—片巖,同時還合理組織吸收當地的施工手藝人,不僅降低了開發成本,拉動了就業,同時還使得建筑充滿了濃濃的藏式特色。
如今,藏民居所裝飾的外在方式、含義等都已明顯高于其傳統的表象,早已不受傳統藏民居固定的裝飾特點所限,而是將歷史上園林、宮殿等建筑群的裝飾特點融入了進來,結構布置也好、形式構造也罷,都日漸趨于融合,這使得民居建筑的裝飾變得日漸豐富而出色。
當今社會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消費群體對酒店追求高質量、品位出眾的生活使他們持續提出了大量的理念以及要求,當下的主題酒店必須迎合民眾提升生活品質之需求,既要使人們對功能層面的需求得到滿足,也要使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進行藏族民居主題酒店設計,設計師要深入挖掘解藏族民居的文化,準確提煉最具代表性的裝飾元素來表達主題,實現民居文化與酒店室內設計的融合。融合的方法很多,例如,藏族民居的造型、色彩、材質獨特,將這些特征運用到酒店造型、配色上,并選用當地能體現地域文化的材料,這都是很好的融合方法。再比如,藏族民居室內空間布局獨特,將其提煉并運用酒店室內空間布局中,能讓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不一樣的體會。此外,陳設方面可選擇有代表性的家具形式、有代表性的圖案符號來體現民居文化,烘托主題。
現代化的設計理念不應僅是迎合運用功能方面的需求,而應盡可能的避免設計出大量同質化成果,換而言之,即我們需要積極、努力的進行創新。我們設計的東西,首先是現代的,同時是中國的,是既體現時代特性同時又具備地域性的優秀作品。想要使設計更具魅力,則應以吸收、融合傳統以及境外優秀設計為基礎,在深度思索的基礎上,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