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張家港市港區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可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在課程進行中,通常需要教學老師的有效指導才能順利完成。針對這種新型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課程實施需求。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推進,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讓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更加多樣化,具體化,詳細化,對老師開發課程資源和完善課堂內容有很大幫助,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學生課堂實踐活動的操作得到了很大幫助。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專業程度決定了課堂能夠順利落實的成功與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程改革后的重要內容,可以算是一個新事物,對于教師而言,無論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都面臨著新的挑戰,首先教學老師需要對這門新課程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理解,才能夠在課堂上講解給學生,并在實踐過程中有效的引導學生。作為新型課程,在專業培訓方面以及學習資源方面可能比較緊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達,教學老師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一些資源進行學習,可以結合網上的音響資源以及成功的教學案例,去深入的學習課本知識,以及掌握授課方法,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合適的教學方式,一方面促進了教學老師對這門新型課程的專業方面的成長,另一方面也改變了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有效地完成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課堂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以及,親自實踐操作獲得的一系列經驗,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需要教學老師的有效指導。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上課的初期,在活動的內容選擇上,組織上以及實踐的操作,具體過程等等,各個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順利完成。這就要求教學老師對課程教材以及活動的實踐操作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在整個實操過程中,教學老師占有主導地位。在信息化技術的推進下,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對學生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進行更及時,全面的指導,那學生順利完成活動提供更大的優勢。
曾經有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生下來就具有學習的潛能和動力,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學習。比如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可以吃奶瓶。作為教學老師,我們并不只是死板硬套的去傳授學生知識,而是為學生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學習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綜合實踐活動課堂起始階段可以創設情境為主,引導學生根據課程內容來確定活動的主題,然后針對主題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激發學生想象力,分裂出若干子課題,激發學生對課堂實踐活動的興趣。在進行課堂情景創設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力量,讓課程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激情,引導學生快速有效地進入活動主題中,并確定自己的主題,激發學生創新的思維,對活動內容以及問題進行思考[1]。
例如,在進行“紐扣的世界”這一主題活動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紐扣,比如塑料的紐扣,翡翠的紐扣,木制的紐扣,金屬的紐扣,還有一些富有民族氣息的紐扣等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觀察紐扣,從而深入的進入,進入本堂課的活動主題,然后學生根據多媒體課件中對紐扣的認識,辨別自己手中的紐扣屬于哪一類紐扣。緊接著教學老師可以接著利用多媒體展示紐扣的創意,比如用紐扣做的首飾或者項鏈,還有紐扣在衣服上起到的裝飾作用,紐扣還可以貼在畫上等等,讓學生親自感受到紐扣的作用之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引導學生去思考我們還可以研究關于紐扣的哪些作用?紐扣是怎么制作的?紐扣一共有多少種類?等等,這樣的子課題。這樣就做到了,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思考去研究。
1.通過網絡視頻為學生提供方法指導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根據課堂主題,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尋找大量的手工制作視頻以及圖文并茂的資源。一方面學生可以對課堂上學習的制作方法進行鞏固掌握,另一方面,學生還可以根據視頻進行思維拓展制作,比課堂活動更有難度的實踐操作。這樣即滿足了操作能力一般的同學,又滿足了操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比如在“創意折紙”這個主題活動中,教學老師就可以提前通過優酷或者愛奇藝,為學生分享一些有關于折紙的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視頻掌握折紙的各種不同方法。在課下還可以結合老師提供的資源,進行想象創作,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各種折紙作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綜合實踐課堂教學方法[2]。
2.通過微課為學生進行指導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推動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學老師可以根據活動主題將制作方法,制作成微課的形式傳給學生,這樣可以隨時隨地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制作問卷調查”這一課題時,教學老師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整體的指導,讓學生了解掌握做問卷調查的整個過程,以及設置問卷調查每個階段的具體的方法。在課下時,老師將設置問卷調查的具體方法,包括問卷調查的格式,內容形式等等問題,都制作成了微課,上傳至QQ空間或微信,方便學生觀看,滿足了學生針對課堂上沒有掌握的內容,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的難題。
3.QQ群,微信群師生互動
生活在這個互聯網的社會中,移動設備軟件已經非常普遍,可以滿足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隨時隨地的互動。根據活動需求,我們可以設置各種群,通過微信qq群進行互動,以及問題溝通,解決了師生之間因為空間的互動難題。學生在進行課外活動時,如果遇到困難,也可以及時的上老師進行求助,老師,可以實時進行解答。學生也可以針對自己的活動過程向老師進行匯報,老師針對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指導,實現了忽略時空的指導,提高了教學的高效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最終的匯報評價階段,主要是將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以及,并對自己同學在本次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評跟互評。課堂上學生在實踐活動時的實踐成果以及活動時的過程,可以圖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展示,對學生制作的一些實物類的作品,也可以用投影儀進行投放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的觀看,這樣通過網絡多媒體的形式,將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展示,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同時,學生之間相互了解了其他學生的一些作品,以及活動成果。讓活動的評價方式更加多樣化,真實化,促進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推進[3]。
綜上所述,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時,引進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從課程開始,更有利于學生對活動主題的定位,學生通過多媒體,激發主動思維,創設想象能力。例如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下,在整個事件活動過程中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應該,以更加開放的教育思想,創新思想來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這門課程,讓這門課程發揮至極致,幫助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