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戀秋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
唯美主義代表人物王爾德認為:藝術的本質,是包括了“自由”“創造”“理想”這三個要素的三位一體式的創造。在當下,愈演愈烈的彰顯現代化乃至后現代化的時代語境中,無論是社會形態還是藝術精神在本質上都屬于人的存在狀態與活動效能的某種外在體現,也是在某一特定時空區域下的生活境況的表露,更是對人類歷史發展的文明形態產生的印象。在藝術的滾滾洪流里,不可磨滅的起源節點無非是標志人類進步文明的文化創新與藝術創造活動的造物裝飾,再到生產力和工業生產的相繼飛速發展,生產與裝飾共同推動產生的設計又與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種藝術風尚,其人類學歷史意義近乎于人類近代文明形態的一種獨特表征,而且也是裝飾領域得以浮泛光彩的重要積淀。
在新藝術運動中,將一種思維方式上的和實踐模式上的更新,嘗試在現代性的參照體系重新檢視和策應傳統模式,追本溯源的同時,用新的精神來對舊事物進行重新加工與改造。新藝術運動的理念,一直受到自然進化論觀點的重大影響,尤其是眾多裝飾上對自然元素的親睞,謀求在藝術實踐中強調對自然事物和人的自然特性的表達。其自然性對新藝術的意義,體現于科學發展、哲學反思、經驗現實等層面。新藝術的自然特性得益于象征主義所富含的暗示性和表現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象征主義藝術手法和理念在裝飾藝術中的合乎邏輯的發展。無可厚非的象征主義美學理念,與強調視覺感官經驗、關注外部光色觀感的印象主義美學理念同等境遇下,在抽象與具象叩問是否需刻意嵌入象征性涵義的時候,在現代裝飾中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實用藝術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其范圍包含了建筑、繪畫、家具、首飾、紡織等整個裝飾設計領域。與此同時,將現代物質主義理念注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是裝飾藝術發展集大成者奠定了基礎。約翰·拉斯金在極力推崇不依賴于機器的手工藝的同時,也認為藝術非但不是工業社會生態的附屬物,而且藝術甚至不是一種純粹外在化的審美載體,而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現代裝飾延續著新藝術運動體現著貼近自然的本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動物和植物。對于動植物形態的生動模仿和夸張表達,這種裝飾方式在具有思辨性質的美學與藝術學理論上得到認可,在摹仿與表現、具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的交錯中,現代裝飾中自然元素的精細化、組織化、構造化的裝飾特色得以展現。裝飾圖案,不但凸顯精美和活力,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抑或神秘色彩。在西班牙設計師高迪看來,曲線不僅是與“自然性”相關的,亦與“神圣性”相關的,直線是從來就不存在的,它至少人類想象的結果,只有曲線是真實的,只有曲線才是上帝所認可的。裝飾中自然元素的提取和應用,也充分肯定了自然性的人類社會學、美學、符號學的意味,其裝飾的意義是呈現在對敬仰的自然界轉化為純粹摩仿、象征符號的自然元素有機形態的精美典雅圖案紋飾形成的審美載體。二、現代裝飾中的自然審美
德國近代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黑格爾認為:有機的動植物的美就是一種生命的美,又由自然界的演進歷史考察出自然美的存在。在現代裝飾的美學意義上,其審美心理是在審美實踐中將審美裝飾對象以審美態度感知裝飾對象,從而在對裝飾對象的審美體驗中獲得情感愉悅和精神快活的自由心情。在現代裝飾審美實踐活動中構成主要有三個因素包含了裝飾主體、裝飾客體、裝飾關系。現代裝飾活動從形式上看,它是一種物質創造活動,其實質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和審美欣賞活動,充分揭示審美主體在裝飾活動中的共同規律和個性差異。裝飾活動及其成果即是審美的對象,也是人在審美實踐活動中所涉及的客體,存在于裝飾審美實踐活動過程與成果的涉及領域,因而拋棄裝飾的創造過程及其成果,就稱不上裝飾實踐活動。在裝飾的創造表達與欣賞審視活動中,裝飾主體與裝飾對象的聯系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其精神活動、心理現象都涉及到裝飾主體與裝飾對象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精神聯系的裝飾審美關系。裝飾藝術在其對實踐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在裝飾紋樣圖案本身所具有的形式構架法則外,仍然遵循著自然審美的規范和示范,其裝飾審美心理以裝飾藝術的視覺感官、精神享受等為主流。
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歷程,在美學框架的形式法則和觀念形態的旁敲側擊下,裝飾藝術的造型構造和設計表達的審視態度伴隨著藝術和自然倫理的衍變,而推進著現代裝飾的自然美法則的審美趨勢。現代裝飾藝術不論是在實用與美觀、內容與形式、價值與審美等方面統一的整體創造,還是在不失裝飾主題的藝術情致中,講究裝飾環境協調化的的同時,盡可能的不受到現成常規思路的約束,探尋對新想法、新觀念的獨特見解,從而彰顯對藝術表達的力度。毋庸置疑是在追求一種“精的材料,巧的工藝,美的形式,雅的韻味”的裝飾心理,以滿足現代裝飾的審美需求與向往。三、現代裝飾中的自然意義
現代裝飾藝術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其裝飾藝術的造型構造和設計表達依然能與美學框架的形式法則和觀念形態保持一致。自然性,一般意義是在自然環境中自然變化所引起的自然行為。新藝術運動中,將科學發展、哲學反思、經驗現實等三個層面視作“自然性”的體現。其中不乏可見由《物種起源》到生物進化論學說的橫空出世,再有法國思想家盧梭的“人的初始自然狀態乃是人與外部自然世界的完全合一的生活形態”到德國啟蒙哲學家康德對人類純粹理性能力的批評和檢點等,都極大地激發了對自然性的審視和關注。在對裝飾構架的藝術形態表達的力度上,也不乏體現著裝飾性是藝術審美情趣不可或缺的要素。
現代裝飾藝術對新藝術運動的回眸里,其藝術精神、風格樣式、藝術特色等都讓現實生活和工業生產的造物裝飾、創造設計,產生著巨大影響。甚至在新藝術的自然主義精神對現代化乃至后現代化人文精神、藝術形態的鋪天蓋地影響下,無法回避的是耳濡目染著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進程,主要反映在裝飾構思的斟酌、裝飾主題的考究、裝飾素材的選擇、裝飾造型的手段、裝飾紋樣的組合、裝飾色彩的搭配、裝飾表達的方式等裝飾藝術形態的方面。在裝飾造型領域中,裝飾分為裝飾藝術、工藝裝飾、室內裝飾、裝飾紋樣等。作為一種藝術方式的裝飾要求有一定的秩序化、規律化、程式化、理想化。而裝飾性又體現了裝飾藝術的“程序、均衡、多樣、統一”的基本法則和變化,與“復合、程式、類型、意象”的藝術方法和形式,融合于審美差異及圖式結構。藝術的起源以造物裝飾的出現為標志,也預示著節奏感、韻律感、形式感等的出現。就現代設計歷史發展而言,從工藝美術運動伊始,便主張藝術裝飾設計與手工藝術的方式,設計出實用與審美結合的產品,再則新藝術運動仍然是裝飾藝術以及豐腴的裝飾精粹為基準的。對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都產生巨大影響的約翰·拉斯金認為:人不能與自然完全割裂,否則就是悖逆了自然的規定,人只有在于自然的結合狀態中才能獲得生活的意義和自身的認同。亦然是深刻揭示著人類社會發展進程里現代裝飾的自然意義。
現代裝飾以自然主義風格為基調,不斷反思裝飾在造物文化活動的設計藝術領域中的應用,展現在造物文化的裝飾藝術設計的獨特文化品質所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對自然和人文的表達訴求。在新時代現代裝飾藝術不斷謀劃發展的境況下,盡管無法摒棄自然主義在裝飾構思的斟酌、裝飾主題的考究、裝飾素材的提取、裝飾造型的手段、裝飾紋樣的組合、裝飾色彩的搭配、裝飾表達的方式等裝飾藝術形態的方面產生的積極推動作用,但是在繼承裝飾傳統中的反思也應有所效能,甚至將自然主義風尚進一步賦能裝飾探尋與實踐。從而,在新時代的現代裝飾藝術中尋找理念和觀念的創新,突破工藝技術手法的既定框架,實現對裝飾藝術表達的極致創想,裝飾材料的新表現,裝飾表現的新形式,裝飾形式的新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