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芬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自從鋼琴音樂被引入中國以來,發展了一百多年,現在已經成為了相對方便學習的樂器之一。大部分專業音樂院校都設置鋼琴課程,鋼琴硬件設施都比較齊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存在教學的問題,鋼琴教學不符合統一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趨于呆板或者僵化,隨著持續發展和教育狀況的變化,鋼琴教學需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在高校的鋼琴教育中,師生相互缺乏交流。首先,教師沒有跟學生進行溝通,導致不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忽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只是麻木地聽從教師的安排,完成教師的作用,從而教師得不到學生的反饋。其次,學生沒有跟教師進行表達,特別是在課堂上面,幾乎不和教師進行互動,導致鋼琴的技能得不到提升。
鋼琴教學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多個學生一起學習,學生的鋼琴水平不能反映在教學中,鋼琴教學的效果會存在差異。另外,鋼琴教師缺乏教育研究的專業研究。缺乏與學生交流和研究,教師在鋼琴基本教學有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一定范圍內教學能力停滯不前。目前,許多高校的鋼琴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對鋼琴教學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教學方法缺乏合理性。
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演奏的機會較少,對鋼琴相關的音樂文化關注較少,甚至有些學生對鋼琴教學不感興趣。目前鋼琴教學活動局限于傳統模式,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并沒有完全地打開,只局限于課堂中的學習,缺乏拓展性,學生沒有意識到鋼琴演奏的魅力,不能給學生新鮮感,限制了鋼琴教學的發展。
部分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還不夠完善,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相關專業的課程與專業課的課程沒有密切關系的問題。雖然,專業課程的整體設置一直在改進,但實踐程度低。大多數大學只有合唱班和部分即興課程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同時,專業的課程設計沒有凸顯專業特點,每個普通大學的鋼琴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相同,學生沒有掌握特色技術,無法完全行使未來就業所需的技能。即使鋼琴教育在社會上廣泛普及,學生將來找工作的道路仍然比較狹窄。
所謂創新的音樂教育模式本質上是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新模式。傳統模式的搭建過分依靠理論知識。在新的教育時代,新的教育概念和技術誕生了。那就是創新型的教育模式。就鋼琴教學而言,創新課堂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個性化的鋼琴教學模式。例如,用浪漫主義時期的風格安排一種演奏課題,幫助學生分析這種鋼琴音樂風格的特定特征,引導學生模仿浪漫主義時期自由奔放的特征,實現自己的音樂彈奏。也可以讓學生有自己的精神知識再現作品,學生自己決定風格,選擇安排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印象主義音樂或是中國音樂等。另外,使用音樂軟件,通過計算機軟件發揮音樂的創造性,將自己喜歡的和聲與節奏加入到鋼琴當中。學生鋼琴音樂的創作,將會促進新時期高校鋼琴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只要在高校里進行鋼琴教育,創新的音樂教育模式就可以反映多種價值。首先,它能提高參加班級的學生的興趣。在高校鋼琴教育中,因為學生長時間被困在一種教育模式中,必然會導致無聊,對上課失去興趣,會對教育效果產生不良影響。通過創新的音樂教育模式,以多種方式促進鋼琴教學,可以打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性,重塑鋼琴教學,對音樂要素重新配置和組合,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環境,從而再次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課堂教學。進行鋼琴的即興演奏。學生不受要求和限制,從各個角度開始演奏,完全發散思維,探索和諧的旋律與節奏。探索新的演奏音樂,演奏技能和音樂語言,讓學生通過音樂表達想象中的圖畫和感情。這種創新的訓練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其次,它能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教育活動也變得多樣化,可以為教師帶來新技術、新工具、新模式,打破固化思維,教師可以獲得不同的教學經驗。最后,推進鋼琴教育教室的重建。目前鋼琴教育的模式和過程基本上是固定模式,創新的音樂教育模式只為教室的重建提供了一些方法。創新的音樂教育模式融入了鋼琴教育中,鋼琴教學課堂呈現出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外觀,并以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法進行了鋼琴教育教室的重建,達到教師與學生進行平衡發展。
創新的音樂指導模式只是一般的概念,不是特定或者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施前,需要徹底了解鋼琴專業相關的必要課程,包括教學目的和指導內容,以便系統、全面地進行教學。鋼琴教學的課堂需要教師通過思考和手段進行重構。今天,如果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那將影響師生交流的發展。因此,為了建立創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淡化師生的概念。具體來說,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讓學生有獨立的學習空間。這樣,學生擁有鋼琴課程學習的目標。同時,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改變角色,成為指導學生的角色,和學生一起學習。通過這一創新,教師將融入學生群體,成為學生的一員。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效的互動,幫助學生鋼琴技能的成長。
近年來,新媒體迅速發展,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許多教師開始進行研究。首先,在各種小視頻的幫助下,可以擴大教學內容。第二,在網絡廣播的幫助下,可以構建新的示教模式。一些高校應該促進專業鋼琴教學體系的持續,改進重視鋼琴演奏相關專業的教學要求。課程體系的提高后,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召集學生,通過類似的校內和校外選修課程參加鋼琴的教育活動。必須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鋼琴教育智慧課程,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教育進度。在相關課程的制定和安排過程中,學院應該注意教學內容和專業課時間安排之間的協調。專業教師應該帶頭了解指導內容和相關課程的進展情況,妥善協調鋼琴專業學生的課程指導內容。此外,在安排課程時,相關課程的主要教師要提前了解大部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鋼琴接觸情況,優化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保持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相匹配的進度,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和開發需要。
高校學生有一定的發展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所以不局限于特定的學習方法,可以使用多元學習方法來學習鋼琴課程。由于基于信息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開放、多樣、動態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因此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提到鋼琴演奏的教科書、經典唱片、視頻的播放、現場表演剪輯等協助學習傳統的面對面鋼琴課程。圖書館可以向學生提供更多的鋼琴演奏在線課程、書和紀錄片,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鋼琴音樂文化。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美術史,在課堂上閱讀美術史,探索鋼琴之謎,營造積極和諧的自律學習氛圍,積極關注音樂、文化、社會的關系。
另外,在課堂進行多元化實踐,拓展學生就業指導,學生參加音樂教育機構和音樂協會的教育實習,學生在實習中利用專業知識教鋼琴,傳授鋼琴文化。這不僅有助于鋼琴教學的推進,也有助于對鋼琴演奏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應用,鋼琴教學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擴大學生的就業方向。高校的音樂專業建立了與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中小學的教育實踐合作,定期安排音樂專業進行演奏和義務教育,讓兒童、青少年傾聽鋼琴,了解鋼琴訓練,從而能夠欣賞音樂。高校組成音樂團體,積極推進高校鋼琴專業廣泛就業,關注與專業匹配,為相關專業畢業生開辟新的就業途徑,為社會鋼琴教育促進社會發展也開辟新途徑。
由于鋼琴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教師不僅要教學生鋼琴學習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理解和理解鋼琴和音樂的能力。創新型音樂指導模式已逐步使用,成為提高鋼琴指導效果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需要認識其內涵,改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缺陷,學生學習鋼琴時,將自己的感情與鋼琴演奏相結合,不斷認識自己與學習,提高鋼琴演奏的整體水平,最終使高校鋼琴課程最終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