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松
匯川區毛石鎮中心小學
當今,如果要不斷地進步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為了順應時代的趨勢,如何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便成了當代教育的核心。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大好時機。因此,各小學美術老師在進行美術知識的傳授時,應該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并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育是當前時代精神的縮影,要具有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傳授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教育,過分重視知識傳遞過程而忽略對學生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也無法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既是小學美術教學進行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小學美術教學順應時代的重要策略。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在這種教育下思想道德素質及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此同時,學生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也變得同等重要。素質教育的重心是對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是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提升為目標的教學實踐。隨著中國教學改革的進行,大家已經意識到了素質教育的改變成為小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成分,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小學教學改革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進行素質教育的改革就必須進行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使學習和生活之間產生聯系會使美術知識變得豐富多彩,在小學美術教育時會創設問題情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與美術相融合的情景,但這往往被人們所忽略。讓孩子們認識到日常生活中也蘊含著美術知識,讓他們擁有對美的感知能力以及掌握相關的美術知識是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創新思維是孩子們將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的橋梁,培養創新性思維,加強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孩子們對美術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更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對于美術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面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不論是美術還是其他科目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而不應該在某一個學科產生懈怠的心理,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定要著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改變方式,加入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此外,課本的知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美術課程的內容,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播放與課堂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們切身體會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氣勢恢宏,同時再加入獨特的、鮮明的美術圖片,從而進行教學的主題。采用展現作品的形式,可以體現出作品獨特的特征,在豐富他們的審美體會之中,可以讓學生們進行無限的藝術聯想。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信息時代會有很多教學視頻值得我們觀看,我們要從中挑選最適合學生的一些美術視頻資源,共同輔助學生學習小學美術這門學科。其實小學美術對于培養學生的完善人格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學生接觸美術這門課教師就需要不斷地改變和創新教學方法。可能在小學生看來,這些內容非常的枯燥,但是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多媒體情景,讓學生自主地融入課本教材當中,通過多媒體情景,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地感受到本章課時的重點,再加上這些影視視頻一般而言有很強的感染能力,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氛圍。比如說,教師在給學生講“三原色”這堂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網上搜尋的圖片資源或者視頻素材,通過畫面和視覺的沖擊,讓學生感同身受三原色的概念和相關內容。盡管當下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知識寬度非常有限,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這樣在另一個角度也能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美術。除此之外,教師在設置多媒體情境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自身成長特點找出最合適的情景,教師也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很容易被課堂以外的事情所干擾,因此,在使用相關課件的時候,盡可能地選擇簡潔有趣的課件類型,這樣可以有助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當中。借助一定的網絡資源,可以不斷打開學生的美術視覺,對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非常有幫助。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改善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融入現代教育觀念和素質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進行小學美術教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高低,因材施教,具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導。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與學生保持尊敬平等的關系。使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的形象得到改善。營造一個平等、親切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氛圍,讓小學生在這種氛圍下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帶動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提高對生活中美麗事物的感受能力,讓學生展開想象,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優秀的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在教學設計之中將創新思維的教學過程融入進去。一堂課應該如何開始,如何進行,如何結束,每一個重要的步驟都要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步驟必須要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提前準備并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在上課的時候做到從容不迫,有條不紊。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樣板,承載著教師對自己課堂的創新,是教師在課堂上從容發揮的依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激發好奇心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必按照課文上原有的結構進行講解,可以在原有的課堂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隨時插入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活動和言語。
毫無依據的批評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藝術領域沒有真正的對錯,所以老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能用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學生,而應該選擇鼓勵,肯定他們的奇思妙想,讓他們的思維能夠得到多元化發展,藝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其他學科當學生與老師出現分歧時,大多情況下可能學生是錯誤的,但是在美術課堂,如果學生和老師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或許僅僅是因為兩者的審美不同罷了。
在國家近年來的發展與變化中,我們不難發現創新已然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標志。因此,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小學美術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和策略。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不斷創造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