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瑞 紅
(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分析檢驗中心,湖南 岳陽 414014)
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產樹脂、塑料和合成橡膠,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工業用苯乙烯作為石油化工的基礎產品,其醛酮類化合物的存在會對苯乙烯下游工藝產生影響,它不僅加快苯乙烯單體對金屬的腐蝕,降低苯乙烯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還能和催化劑作用生成絡合物,影響苯乙烯聚合反應[1]。因此,對其指標必須加以嚴格控制。
原測定苯乙烯中總醛含量采用GB/T 12688.5—2011《工業用苯乙烯試驗方法 第5部分:總醛含量的測定 滴定法》[2],該方法使用手動滴定法,滴定終點會由于個人差異造成一定的誤差,且測定過程中滴定溶液是未封閉狀態,苯乙烯試樣及使用的有機溶劑有一定的揮發性和刺激性,給分析工作人員操作時帶來很大不便。因此,現有方法標準GB/T 12688.5—2019[3]代替了GB/T 12688.5—2011,該標準增加了電位滴定法測定苯乙烯中總醛含量。作者參照GB/T 12688.5—2019,通過實驗優化了電位滴定法測定苯乙烯中總醛含量的操作條件,結果表明,該分析方法的準確度較高,且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小于0.5%,分析速度明顯優于手動滴定法,有利于苯乙烯產品質量監控。
無水甲醇、氫氧化鉀:分析純,天津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鹽酸羥胺: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苯甲醛:色譜純,成都博瑞特化學技術有限公司產;酚酞指示液: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鄰苯二甲酸氫鉀:基準物,中國醫藥集團上海化學試劑公司提供;苯乙烯:1#,2#,3#,4#,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煉油部生產。
T-50全自動電位滴定儀:帶10 mL定量管,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團制。
將鹽酸羥胺甲醇溶液加到苯乙烯試樣中,試樣中的活潑醛與鹽酸羥胺發生如下反應,生成的鹽酸的量和試樣中醛類的量相當。
RCHO+NH2OH·HCl→RCHNOH+H2O+HCl
(1)
用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滴定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鹽酸,測得苯乙烯中總醛含量。總醛含量以苯甲醛形式進行計算和報告。
1.4.1 溶液的配制和標準溶液的標定
20 g/L鹽酸羥胺-甲醇溶液的配制:將20 g鹽酸羥胺溶于1 L甲醇中,按GB/T 12688.5—2019中的5.1.6進行處理。
0.02 mol/L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3]:稱取6.6 g氫氧化鉀溶于1 L甲醇中。將基準試劑鄰苯二甲酸氫鉀置于105~11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稱取0.6 g鄰苯二甲酸氫鉀,準確至0.000 1 g,溶于50 mL無二氧化碳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制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同時做空白實驗,計算出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的濃度(C)。使用時將此溶液稀釋5倍。
C=(m×1 000)/((V3-V4)×204.22)
(2)
式中:m為鄰苯二甲酸氫鉀的質量;V3為標定時消耗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的體積;V4為空白實驗時消耗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的體積;204.22為鄰苯二甲酸氫鉀的摩爾質量。
0.020 0 mol/L苯甲醛-甲醇標準溶液的配制: 稱取2.122 4 g色譜純的苯甲醛,用甲醇稀釋定容至1 L容量瓶內。
1.4.2 試樣的測定
(1)用移液管吸取一定體積的苯乙烯試樣,加入滴定燒杯中,再依次加入25 mL甲醇、0.2 mL水、25 mL鹽酸羥胺-甲醇溶液,在攪拌速率為30%,攪拌0.5 h的條件下,用0.02 mol/L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滴定,直到出現第一個等當點,記錄消耗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體積(V5)。
(2)用25 mL甲醇溶液做空白實驗,記錄消耗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體積(V6)。
(3)再用移液管吸取一定體積的苯乙烯試樣,加入滴定燒杯中,再依次加入25 mL甲醇、0.2 mL水,不攪拌直接滴定,以測定苯乙烯中的酸,記錄消耗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體積(V7)。
1.4.3 結果計算
試樣中的總醛(以苯甲醛計)含量(ω)按下式(3)計算:
(3)
式中:V8為苯乙烯試樣的體積;ρ為苯乙烯試樣的密度;106.12為苯甲醛的摩爾質量。
實驗中所配制并使用的溶液主要有:0.02 mol/L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滴定溶液、0.020 0 mol/L苯甲醛-甲醇標準溶液、中和酸之后的鹽酸羥胺-甲醇溶液。這3種溶液中的稀釋溶劑是甲醇,有較大的揮發性。在試樣測定過程中,甲醇會揮發,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揮發性極其明顯,會造成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滴定溶液濃度變高。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入侵也會存在一定的干擾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進行此實驗時,必須控制此3種配制溶液的保存時間,通過查閱文獻[4]及實驗數據驗證,此實驗中所用到的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溶液和中和酸之后的鹽酸羥胺-甲醇溶液有效期要求在10 d左右,苯甲醛-甲醇溶液一般為現配現用。
移取25 mL苯乙烯試樣于滴定燒杯中,再依次加入25 mL甲醇、0.2 mL水、25 mL鹽酸羥胺-甲醇溶液,在攪拌速率為30%時,調整不同的攪拌時間,使苯乙烯試樣中的活潑醛與鹽酸羥胺充分反應,然后用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滴定溶液滴定,其V5與攪拌時間的關系見圖1。

圖1 攪拌時間對滴定結果的影響
由圖1可知:當攪拌時間低于30 min時,V5不斷增加,表明該試劑在30 min內一直在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鹽酸;當反應時間超過30 min時,每次所耗V5保持穩定,表明試樣中的活波醛與鹽酸羥胺反應完全,全部轉化成等量的鹽酸,因此,在實驗過程中,苯乙烯試樣和其他試劑加入滴定燒杯后,必須攪拌至少30 min,以使其充分反應。
移取25 mL苯乙烯試樣于滴定燒杯中,依次加入25 mL甲醇、0.2 mL水、25 mL鹽酸羥胺-甲醇溶液,攪拌0.5 h,用0.02 mol/L氫氧化鉀-甲醇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調整攪拌速率,測試所得的苯乙烯中的ω,結果見表1。從表1可知:攪拌速率為25%和35%時,所測苯乙烯試樣的ω結果相差較大,即平行性不好;而攪拌速率為30%時,所測ω的結果比較平行。這是因為攪拌速率慢時,滴定管內不易產生氣泡,但滴定燒杯中的溶液會因為攪拌不勻造成反應不充分;攪拌速率快時,滴定燒杯中的溶液會濺至杯壁上造成試樣損失從而影響測定結果。因此,本實驗選擇攪拌速率為30%,此時滴定燒杯內的溶液有明顯的旋轉且不產生旋渦,且測定結果平行性好。

表1 不同攪拌速率下ω的測定結果
移取0.020 0 mol/L苯甲醛-甲醇標準溶液5 mL于燒杯中,再依次加入25 mL甲醇、0.2 mL水、25 mL鹽酸羥胺-甲醇溶液,攪拌速率為30%,攪拌0.5 h,使用電位滴定儀進行測定,記錄實驗溶液的電位(E)和V5,且以V5為橫坐標,E為縱坐標,繪制E-V5滴定曲線,結果如圖2a所示。

圖2 電位滴定曲線

稱取一定量的苯乙烯試樣于滴定燒杯中,按1.4.2中的操作步驟進行試樣的ω測定,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色譜純苯甲醛,進行加標回收實驗,測量結果見表2。

表2 加標回收率實驗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苯乙烯試樣中的ω測定的加標回收率為97.14%~103.33%,說明使用全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苯乙烯試樣中的ω準確度較高。
對4批苯乙烯試樣分別平行測定6次,其ω的測定結果列于表3。由表3可看出,ω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000~0.477%,表明該方法的精密度,重復性好。

表3 精密度實驗結果
a. 建立了電位滴定法測定苯乙烯中的ω,在確保分析試劑準確有效的前提下,滴定過程中滴定杯中的溶液攪拌時間為30 min,攪拌速率為30%,Eep為295 mV時,使用全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苯乙烯試樣中的ω,其加標回收率為97.14%~103.33%,RSD為0.000~0.477%。
b. 該方法在測定過程中滴定溶液盛裝在滴定杯中,與滴定架完全密封結合,減少了試樣及有機試劑的揮發。
c. 滴定終點的判斷是依據試樣在第一個等當點附近的電位突躍,儀器進行自動檢測,較之手動滴定通過對顏色變化進行終點判斷,產生的誤差明顯小一些,因此電位滴定法測定結果更準確。
d. 電位滴定法測定苯乙烯中的ω,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操作簡便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