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
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文物考古勘探在基本建設中的重要性展開研究,重點提出了幾點完善對策,主要包括加強法制化建設和宣傳、發揮財政扶持作用、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明確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流程、提高執法人員的職業素養等,促進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順利實施,發揮其在基本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文物考古;勘探;基本建設;重要性
在中華民族文化不斷發展過程中,每件文物都是我國發展歷程的重要象征,在中華文化中綻放著耀眼的光芒。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家基建事業發展,同時也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地下文物得到了社會大眾的高度重視,加強文物考古勘探和保護工作勢在必行。通常來說,在基本建設階段往往會發現古代遺跡,由此可以看出考古勘探工作在基本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促進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滿足基建行業的發展需求。
1 文物考古勘探在基本建設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進地下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地下文物有著悠久且漫長的歷史,具有濃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可再生。通過地下文物不僅可以了解歷史,而且還可以對諸多細節進行深入挖掘。要想準確判斷地域歷史積淀程度,地下文物不容忽視,根據地下文物的數量和種類等可以對該地域歷史的演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比地上文物保護工作,地下文物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保護地下文物的前提是提高對文物考古和文物勘探的重視程度。總之,在當前地下文物保護工作中,文物考古勘探工作必須要落實到位。
1.2 有利于促進歷史文化發展
盡管現如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歷史文物是固定不變的。我國各個朝代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物數量眾多,是我們共同的財富,考古勘探是探索歷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途徑。文物考古勘探工作在基本建設工作中有著較強的影響力,要想促進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要提高對考古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將寶貴文物發掘出來,通過不斷探索和求知,基于文物對歷史的發展軌跡進行了解。
1.3 有利于提高地下文物的安全性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地下文物安全處于被威脅的境地,這主要是基本建設所致。要想有效保護地下文物,給予文物安全性一定的保障,在建筑工程建設初期,必須要充分了解地下文物分布情況,有利于促進后續考古發掘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還可以避免嚴重破壞地下文物,使地下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基于基本建設視角,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進行可以給予工程項目順利進行一定的保障,避免潛在隱患的出現。
2 文物考古勘探在基本建設中的完善對策
2.1 加強法制化建設和宣傳
要想促進文物考古勘探的順利實施,就必須要遵循《文物保護法》,密切跟進普法工作,積極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引導基建單位樹立高度的法制觀念和文物保護意識。文物管理部門要密切聯系轄區文物保護工作環境,不斷提高對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理解的深度,對出土文物予以大力保護,最后結合常態化原則,以此來評估和管理文物。
同時,要想有效落實文物保護機制,必須要將法律的約束力和控制力發揮出來。因此,各地要積極宣傳和講解與文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定期推廣和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將文物的不可創造性凸顯出來,增強社會大眾的重視程度。此外,對于一些尚未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工程企業,要使其明確相應的責任,進一步強化文物保護內容教育,不斷提高施工者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落實文物考古勘探工作。
2.2發揮財政扶持作用
在文物考古勘探工作中,在對法律法規進行宣傳講解的同時,也要注重資金扶持作用的發揮。但是在實際中,一些地方文物部門的經費并不充裕,職員一身兼多職現象經常出現,這些人員面臨著繁重的工作內容,時間和精力并不充足,不利于文物考古勘探和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長期下去無法落實好文物保護工作。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提升文物考古勘探力度,必須要確保充足的資金支持,保障考古工作的連續性開展,順利銜接好各個環節。同時通過全面監督,為專款專用的實現提供一定的依據,為后續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進行奠定基礎。
2.3 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
一般來說,文物考古勘探過程是變化莫測且未知的,在文物考古勘探階段存在著較多的風險,其中惡劣天氣和地質災害屬于重要的影響因素,嚴重威脅著考古人員的工作環境和生命財產安全。先進儀器和設備可以為考古勘察工作提供便利性,不斷提高后續考古勘探工作的常態化水平。
2.4 明確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流程
對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進行分析,在基本建設工作中,要將考古勘探工作落實下去,嚴格遵守相應的工作標準。工程企業在發現文物后應及時上報,由發掘資質較高的單位開展文物發掘工作。文物發掘勘探單位要制定詳細報告,將其提交給上級機構。在有重大發現的情況下,應上報給國務院文物行政機構。
2.5 提高執法人員的職業素養
目前,文物考古勘探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和職業素質并不是十分完善,所以上級文物保護部門要積極開展培訓指導工作,保證文物保護活動的順利進行。加強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政府要發揮指導作用,嚴格監察和監督培訓過程。在文物考古勘察工作中要對領隊負責制予以繼續應用,將各個工作人員職責義務予以明確,必要時要根據法律規定追究其責任,輕者適度罰款,重者取消其從業資格。
此外,還要培養專業的文物保護執法人員,構建高素質的文物保護執法團隊,保證高度的專業性。各個地方政府要加強文物考古勘探監管部門的設置,便于開展后續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還要大力建設文物執法機構,引導工作人員樹立嚴謹、端正的工作作風,依法辦事,確保自身業務能力、職業水準以及職業素養的穩步提升。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基本建設中,文物考古勘探工作不容忽視。在文物考古勘探工作中要對歷史遺跡的文化內涵進行了解,并積極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滲透文化保護意識,并在基建工程中有效落實,避免破壞歷史文物,將文物保護工作有力推進下去,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展現出歷史文物的內在魅力,讓人們對中華民族文化有全新的認識和體驗,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趙訊.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物探技術的應用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3):164-165.
[2]劉斌,王寧遠,陳明輝.從考古遺址到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的價值認定與保護利用[J].東南文化,2019(1):6-13.
[3]李遠強,魏然,吳彬,等.探地雷達在通州城市副中心考古勘探中的應用[J].城市地質,2017(2):91-95.
[4]邵敏,鄭敏,葛雁峰,等.關于市級文物考古勘探與發掘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22):41-42.
[5]張忠培.考古學與文物保護—在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開的學術報告會上的演講[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3):6-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