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尚 莫璐 黃美 唐振達

摘要:本文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推行“互聯網+”監管以及大數據技術發展成熟的背景下,研究互聯網與資產評估的深度融合,研究“高效”“安全”“嚴監管”的云評估業務體系可行性以及云評估體系架構,識別分析在此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并提出應對策略,為破解行業弊端提出建議,促進評估行業改革升級,更好地服務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高效健康發展。
關鍵詞:云評估;可行性;風險;監督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20-0126-02
一、云評估體系建立可行性
新時代創新驅動戰略下的互聯網資產評估,集合高效、高質量、風險可監控的特性,互聯網資產評估在前期建設中應更多傾向于無形資產評估。集合客戶在線選擇、在線委托,事務所在線接受委托并完成資產評估業務。
在此過程中,由系統設定的評估模型,以及設定的檢測數據,在云計算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自動化進行風險預警,提示錯誤修正,令評估執業過程中所有的關鍵步驟與數據都量化,使得評估業務可以在數據庫中留下全部痕跡,并能為評估機構質量監控部門實現評估所有環節的全程監控,發揮事中監督效用,隨時抽查,杜絕評估造假行為。
在當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底層架構技術日益成熟的框架下,由主管部門財政部主導,行業指導協會中國資產資產評估協會牽頭,聯合各大資產評估事務所與技術公司深度參與開發,建立云評估體系完全可行。
二、云評估體系建設架構
1.建立服務平臺
委托方發布委托、尋找資產評估機構與資產評估機構發布服務類型,去掉涉及商業秘密的服務案例,供雙方互相選擇。委托方上傳評估對象涉及評估的全部信息,在初步擬定評估意向后,評估機構對評估對象的材料合法合規性進行評定,若合法合規則在線簽訂電子協議,包括協議內容、收費價格及支付方式,進入評估系統進行下一步評估業務操作。
2.全行業數據庫
評估業務完成后,評估機構發布去掉商業秘密后的評估案例,供其他評估機構參考,特別是其中影響評估結果的評估參數,評估模型的設計以及內外部評估環境的問題解決方法。以上的關鍵信息可供云計算,在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同類型下相同或相似的評估對象時自動推送提供參考對比。并將本數據庫與評估常用的數據庫連接,比如土地價格等,促進信息利用高效性。
3.評估系統
通過委托方的材料進行評估對象的合法合規審查,然后進行評估對象的數據錄入,選擇評估環境,選擇評估方法,選擇評估參數,選擇評估預測模型,選擇計算方式,設置計算公式,得出評估結果,出具評估報告。由系統初始設置評估程序,評估業務每個關鍵程序都需要按步驟進行,如果評估程序不完整,則最后無法出具評估報告。評估人員必須就所設置的參數、所選擇的計算方式或評估預測模型作出必要說明。
4.建立評估預測模型
按評估對象分類,土地、礦業權、房地產、機器設備、投資業務等無形資產建立評估預測模型,前期先以無形資產作為主要評估業務對象。
5.建立風險檢測預警系統
通過云計算檢測計算公式的邏輯,以及對比數據庫中同類型評估案例的評估對象原始數據、評估參數、評估模型,評估環境,對比檢測本項業務是否出現價值偏離。
6.建立錯誤修正系統
對出現與評估環境不符合的嚴重錯誤的評估參數以及計算方式,自動推送出案例對比分析中的計算方法、評估模型,供評估人員參考修正。
7.建立全程監督系統
包含查看評估機構出具對委托方提供的評估對象材料合法合規性審定意見的依據,評估業務中的操作人員記錄、操作歷史記錄,評估人員設定的評估環境,以及選擇的評估程序、參數選擇、計算方式和評估結果等全部關鍵內容,充分發揮事中監督作用。
8.建立身份認證系統
所有系統必須以真實身份注冊。委托方以企業法人材料、評估專項業務負責人身份信息進行注冊。評估機構以機構法人材料注冊,各執業評估師以個人身份信息與執業資格證書選定評估機構,由評估機構確認后完成注冊。法人材料通過連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庫,身份信息連接公安部身份信息系統,執業資格接入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會員信息系統自動識別。
國務院監督管理機構財政部、住建部等擁有系統管理員監督權限,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擁有身份審核權限、監督權限。
三、云評估風險識別
云評估風險是在互聯網特性下,由傳統的資產評估風險衍生而來的,是互聯網風險、資產評估風險二者結合重新構成的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同時也是在互聯網資產評估執業前后過程中,由委托人、評估對象、評估程序、評估人員、評估方法、評估參數、評估數據等一系列操作過程中可能因執業人員無勝任能力、信息虛假、信息泄露、誤判而發生的損害當事雙方利益的風險。
1.執業真實性風險
“互聯網+”計劃于2015年首次提出,互聯網融合資產評估是新興事業,而資產評估執業的相關準則沒有對互聯網執業有明確的規范。包含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在內,以及機構、評估師,無不希望借助互聯網強勢力量進行專項升級,但對于政策引導型的服務業而言,政策未落地前,其政策風險是最高的。
云評估首先面臨風險是政策認可風險,即執業質量的真實有效性風險。如同阿里巴巴在創業初期,建立起網購的艱難性。互聯網資產評估對于委托方是否真實有效,是否有法律效力,換言之,評估報告使用者可否愿意相信這一份來自網上,來自看不到的機構,看不到的評估師所出具的報告。
2.執業質量風險
首先,保證資產評估的質量,防止其產生不合理誤差。只有評估師具有勝任評估業務的技術能力,但同時要加強評估師的執業道德建設,在開展互聯網資產評估中,資產評估人員不僅需要本身完成評估業務的過硬的能力,還需要精湛的互聯網技能,更需要堅持審慎的原則,堅持誠實守信。如若不然,不具備勝任能力,或者有能力卻因委托人利誘等因素故意造假,人為篡改評估數據,偽造評估環境,錯誤選擇評估參數,錯誤選擇評估計算方法以達到舞弊結果,都會造成執業質量風險。
其次,執業質量風險也會源自缺少監督。在互聯網資產評估中,所有關鍵程序與步驟都會在系統中留下痕跡,并且也會運行云計算,在評估人員產生評估參數、評估模型錯誤時進行風險預警,防止預測模型不科學。但即便如此,如果評估機構不及時根據系統提示風險而進行監督改正,行業協會不進行監督,在舞弊的動機壓力借口下,仍有極少數人在互聯網高壓監控下鋌而走險。
最后,互聯網資產評估中的身份識別風險。對比近期國家大力提倡的,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積極推行“互聯網+醫療”,在這其中,網約護士興起,但據人民日報記者調查,沒有醫療執業許可的第三方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替代試點醫療機構成為主體服務提供者,并且護士可以私自注冊接單。
3.商業信息泄露風險
互聯網的特性是高效、共享、開放,自然會引發信息泄露風險。在我國,立法保護計算機秘密信息。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或以各種手段竊取信息,以及行為人因經濟利益對存儲于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進行買賣等,都是互聯網最具鮮明特征的風險。在互聯網資產評估執業過程中,如何對評估所涉及的商業信息進行保密,并防止評估師故意泄露商業信息泄露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是云評估業務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4.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主要是針對目前法律、評估準則不完整而產生的對于審定評估對象合法性的風險。科學技術發展必定會顛覆舊有的行業以及帶來全新的事物,比如互聯網資產,互聯網資產在未來企業的比重中將會越來越大,但卻處于財務和法律的真空地帶,并沒有像傳統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那樣被正確認識,相關法律糾 紛不斷。如移動互聯網App、域名、網站廣告投放權等。確定評估對象的合法性對于進行互聯網資產評估也是一個重大挑戰。
5.信息造假風險
信息造假風險主要是針對委托人提供的評估對象造假風險。評估對象原始數據造假,一步錯,步步錯,評估程序嚴格執行到位,結果仍然是偏離實際。
6.互聯網資產評估業務公司低價競爭破壞市場風險
互聯網最大的優勢是便利性。建立互聯網資產評估平臺后,評估機構的服務價格就會顯現在全部委托人眼中,這樣之下會不會產生機構因激烈競爭而爭相降價接受委托,亦或者是線上一個普通價格,線下又是一個極低的價格。
7.互聯網獲得數據不健全風險
報價與成交價格不真實,導致評估參數偏離,評估模型不科學。比如互聯網運用成本法,需要將評估資產進行從評估基準日的復原。在這個過程中,系統云計算可以自動搜索互聯網中的相應機器設備的價格并及時更新運用到本項資產評估業務中,但由于網上價格參差不齊,許多極低的價格從根本上不成立,而是故意所設。
四、云評估風險防范
根據前述云評估風險分析,以及上表傳統評估業務違法案件統計,云評估風險防范主要建議如下:
1.深入推進政策制定主管部門應主導建立起云評估評估的權威性,才能保證云評估的真實有效性。防范執業真實性風險,必須由國務院監督管理部門出臺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以政策引導互聯網資產評估發展,而后,行業協會根據云評估行政法規,聯合資產評估機構積極建立云評估業務體系。
2.建立云評估許可制度首先,建立機構進行云評估的許可制度,建立并完善機構對于互聯網資產評估業務的監督管理制度,對云評估師嚴格實行考核合格上崗規則,考核合格者,機構準予確認其身份注冊,行業協會準予審核通過其云評估執業資格。其次,對于預警系統所提示的風險,評估機構質控部門積極應對,及時跟進項目組改正,行業協會及時監督跟進。由此,改變資產評估行業中現存的需要高成本的事后監督,而轉由事前防止,事中監督。最后,加強對執業人員勝任能力的培訓、檢測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
3.低價惡性競爭風險防范防范低價惡性競爭,需要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積極引導,全行業加強深入學習惡性競爭所帶來的對資產評估行業的惡性循環。建立由云評估系統進行費用結算的程序,資金暫由云評估系統監管,行業協會建立賬戶專項存儲,或交由獨立基金管理,稍后發放至評估機構,保證收費價格公正透明,保證評估機構中立,防止惡性競爭。
五、結語
互聯網資產評估業務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或由一個兩個評估機構的力量就可以建立。我國資產評估事業起步晚,雖然發展迅速但目前面臨問題仍較多。云評估在主管部門的積極引導下,以大型評估機構為核心,技術公司提供底層架構,評估行業學者提供建議,全行業共同奮斗建立,建立互聯網執業的行業標準與程序,全行業必將共享發展成果。
參考文獻:
朱榮,溫偉榮,馬堯.資產評估主體執業風險研究——基于2014——2018年證監會處罰案件分析[J].中國資產評估,2019,(01):15~23.
作者簡介:
1.劉忠尚,廣西財經學院學生。
2.莫璐,廣西財經學院學生。
3.黃美,廣西財經學院學生。
4.唐振達,廣西財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項目審計與資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