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 王斌 張燕鵬
摘要 ? ?本文基于創新方法在我國農業領域科研項目中的應用現狀,總結概括了其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的創新特征,以“七大作物育種”為例分析了創新方法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以期為發揮創新方法在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驅動作用提供參考,提高科研創新效率。
關鍵詞 ? ?創新方法;農業科技;科研項目;應用
中圖分類號 ? ?F32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249-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novative method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ifferent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innovative methods with "seven crops breeding"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driving role of innovative method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Key words ? ?innovative metho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pplication
習近平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敝醒胍惶栁募艳r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加大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對農業領域的支持力度。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不竭源泉和動力[1]。農業科研項目是指可以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大難點和關鍵技術問題、對農業科技進步有重要突破、對農業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項目[2]。
“自主創新,方法先行”,創新方法是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的總稱,是自主創新的根本之源。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科學思維的創新是科學技術突破性、革命性進展的先決條件[3]。創新方法的研究旨在通過研究不斷挖掘和豐富提升創新效率途徑,充分利用已有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創造特定的社會條件,降低創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提高創新成功的概率[4-6]。因此,簡述現階段創新方法在我國農業領域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應用現狀,淺析其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更好地發揮創新方法在農業領域的驅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1 ? ?國內外創新方法應用現狀
1.1 ? ?創新方法含義及其分類
創新方法是人們在創造發明、科學研究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實踐研究中,采用的有效方法和程序的總稱[7]。創新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偏向工程技術的發明創造方法,以TRIZ理論為代表,在軍工、發電、紡織等多個工業領域得到了有效應用;二是偏向管理的創新方法,比如有關質量管理的六西格瑪方法、精益管理方法、質量圈等;三是提升人員創新素質的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水平思考、創造性問題解決等。
1.2 ? ?創新方法在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現狀
發達國家對創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都非常重視,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走在世界前列。其用在科技計劃或國家公共財政投入方面資金的30%~40%鼓勵原創性的創新方法研究以及創新方法的應用平臺構建,發揮創新方法在關鍵技術突破上的支撐作用[8]。
先進的創新方法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武器,掌握創新方法是實現農業領域創新的關鍵?,F代農業的發展和學科的形成,創新方法是重要推動力[9]。1978年以來,我國在企業內推廣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成績斐然;2007年以來,面向工程發明創新的TRIZ方法在我國制造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素質類方法也在不斷得到各領域創新創業的重視。創新方法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處于初步探索階段。2009年科技部聯合農業科學院成立了“國家創新方法工作專項(2009IM010300)”,在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全國有關科研單位、高校的大力協助下編纂出版了《農業科學方法叢書》,有序推進了農業科學的方法研究[10];自2011年起,以促進農業科技項目提質增效為目標,科技部開始在農業科技計劃項目中組織相關力量推廣TRIZ方法,效果顯著。
2 ? ?農業領域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同創新特征
農業科研項目的全過程包括項目策劃、項目輸入、具體的農業科研項目實施、農業科研單位的內部審核驗證及項目更改等[11]。其中項目實施過程是科研項目在成功獲批立項后,項目組在執行、組織、實施項目開始到最后的科研成果結題驗收的過程[12];而其所涉及的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產品與應用示范環節的創新過程有所不同,體現在研究目標、研究過程、產出特征和科研團隊組成等方面存在差異。
基礎研究環節以論文為主要產出,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環節以專利與標準為主要產出,產品研發與應用示范環節則重視專利與新產品或服務的產出。此外,其在研究問題的凝練、問題的成因、尋找方案的對策、選擇方案所用的方法、執行方案的過程、研發人員組成與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3 ? ?創新方法在農業科研項目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作物育種”專項為例。首先,要對基礎研究環節科研人員進行創新方法普及和培訓,依據廣大農作物育種研究人員對創新方法認識程度、掌握水平、應用水平設置宣傳內容和形式,推廣創新方法在農作物育種領域的應用,充分調動育種創新積極性。其次,應組建創新方法理論學習小組和咨詢專家團隊,通過設置網絡咨詢點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定期發布創新理論,提供創新方法應用指導。最后,應形成創新方法評價體系,運用創新方法中的雷達地圖挖掘技術創新度的主要性能參數;通過問卷調研、專家訪談等方法獲得分層指標;利用直覺地圖設計調研內容、獲取信息及分析數據;通過聚類分析方法獲得“S”曲線評價指標。
因農作物育種系統復雜,對創新理論和方法的結合和應用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并且農作物育種長期面臨周期長的挑戰,利用創新方法提高科研人員的研發效率、縮短育種進程也是一大難題。農作物育種領域與工業體系大不相同,應有效將創新方法融入作物育種研發中形成科學應用。
創新方法的種類繁多,需結合現代農業領域,對各類創新方法的功能與適用性進行細致分析,開展應用試驗;在實施的全過程中,應在適當的時點收集數據,進行相關案例訪談,科學分析創新方法應用的實際效果。
4 ? ?參考文獻
[1] 劉振華.關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世紀橋,2011(19):63-64.
[2] 劉洪霞,鄭健,侯佳賢,等.淺析農業科研項目動態過程管理[J].農業與技術,2014,34(12):244.
[3] 徐同成,盧兵友,邱斌,等.試談創新方法在科技計劃組織實施中的應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188-191.
[4] 芮延年.創新學原理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張武城.創造創新方略[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6] 王傳友,王國洪.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 段倩倩,侯光明.國內外創新方法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13):158-160.
[8] 徐峰.國外企業應用創新方法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09(8):140-144.
[9] 張琳,吳家強,盧兵友.我國傳統農業科技創新思維的特點與啟示[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2):21-24.
[10] 偏利英,席愛華.我國農業領域創新方法現狀分析及前景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2):286-287.
[11] 王娜.農業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40(7):171-172.
[12] 張寶生,呂宏迪.科研項目實施過程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0):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