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賀麗, 張陽陽, 馬玉軒, 朱 靜, 陳亞藍
(信陽農林學院 食品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獼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是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的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獼猴桃含有獼猴桃堿、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酚類物質、黃酮和原花青素等多種對抗氧化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賦予獼猴桃良好的抗氧化、抗腫瘤、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幫助消化、預防慢性便秘、止渴利尿和保護心臟等作用[1]。
自由基是機體受到氧化產生的一種具有強烈氧化性的有毒化學物質,其直接損傷細胞和機體的整個組織,并且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嚴重。自由基將加速衰老、引起心血管異常、血管動脈發生硬化以及炎癥等病狀[2]。因此,以平衡機體細胞氧化還原系統為目的的抗氧化已經廣泛應用到食品、藥品中。已有相關研究證明,在眾多水果中,人體吸收利用獼猴桃抗氧化物質的效率比其他水果高[3],因而具有作為天然抗氧化劑的應用前景。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明,獼猴桃中含有的抗壞血酸、黃酮、多酚以及原花青素等均有顯著抗氧化能力[4]。近年來,抗氧化活性物質提取工藝和抗氧化活性評價已成為研究熱點。
抗壞血酸(C6H8O6)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在人體中的利用率可達94%[5],對自由基有極強的清除效果,但人體缺乏合成抗壞血酸相應的酶,因此只能從外部攝取。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均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在獼猴桃中的含量尤為突出,素有維生素C之冠的美譽。在血清脂蛋白氧化的抗氧化劑臨床試驗中發現,抗壞血酸可以保護低密度脂蛋白(LDL),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6]和癌癥的發病率[7]。此外,其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治療壞血癥、防心臟病、保護牙齒和牙齦等多種功能[8-13]。
1.1.1 抗壞血酸的提取工藝 提取獼猴桃抗壞血酸常用方法有浸提法和超聲波輔助法。在浸提法提取抗壞血酸的試驗中,唐功等[14]以三氯乙酸、草酸、鹽酸+草酸混合溶液3種提取劑對獼猴桃抗壞血酸的提取量進行了對比;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抗壞血酸的試驗中,一般采用鹽酸和乙醇作為提取劑對獼猴桃抗壞血酸進行提取試驗[15-16]。由表1可見,采用浸提法時,使用2%草酸+10%鹽酸混合液作為提取劑,可以獲得最佳的提取效果,獼猴桃抗壞血酸提取量為78.73 mg/100g;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抗壞血酸的試驗中,鹽酸作為提取劑,獼猴桃抗壞血酸的提取量高達140.15 mg/100g;而用乙醇作為提取劑,提取獼猴桃抗壞血酸的量為78.71 mg/100g。因此,在對獼猴桃抗壞血酸的提取工藝上,采用以鹽酸為提取劑的超聲波輔助法可達最佳提取效果。

表1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抗壞血酸的效果
1.1.2 抗壞血酸的抗氧化活性 抗壞血酸是獼猴桃發揮抗氧化活性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質之一[17],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和氮種類如超氧自由基、羥基自由基、二氧化氮和硝氧自由基[18]。目前,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獼猴桃抗壞血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是0.003 9 mg/mL,ABTS清除率的IC50是0.050 5 mg/mL,當抗壞血酸濃度在2.0~4.0 mg/mL時可100%清除超氧自由基[16];抗脂質過氧化能力的IC50為1.52 mg/mL,羥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為1.51 mg/mL[19];并且,根據陳霞等[20]在大鼠身上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抗壞血酸能有效降低丙二醛(MDA),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數量增加,保護肝臟不受酒精引起的過氧化損害。可見,抗壞血酸在體內外均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效果。
黃酮(C15H10O2)是由碳原子連接2個含有酚羥基的苯環而形成的化合物,多以苷類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已有相關研究證明,黃酮具有抗油脂過氧化、抗病毒、抑制癌細胞生長等功效[21],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已經應用于食品、藥品中。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報道獼猴桃黃酮的提取工藝和抗氧化活性。
1.2.1 黃酮的提取工藝 由于黃酮結構以及存在形式的不同,不同的黃酮甙元化合物的活性和溶解度之間也有顯著差異,一般情況下游離的甙元易溶于一些有機溶劑及一些稀堿性的溶液中。目前,黃酮的提取工藝已有大量的研究報道,劉長江等[22]利用乙醇為提取劑的超聲波輔助法提取獼猴桃黃酮,平均提取率為0.029 7%;王菲等[23]采用乙醇為提取劑的微波輔助法提取獼猴桃黃酮,平均提取量為0.322 mg/g;何婷婷等[24]使用乙醇作為提取劑對獼猴桃汁中的黃酮進行提取,將多種提取方法進行對比(表2),結果顯示,在相同提取劑和料液比的條件下,微波輔助法、浸提法、閃氏提取法和超聲波輔助法4種方法中微波輔助法的提取率最高,達2.98%。之后何婷婷等[24]采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對獼猴桃汁進行處理,微波輔助法、閃氏提取法和超聲波輔助法3種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分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3.7%和12.4%。因此,可以優先考慮微波輔助法進行獼猴桃黃酮的提取。

表2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黃酮的效果
1.2.2 黃酮的抗氧化活性 黃酮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清除一定自由基的能力。王菲[19]通過DPPH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抗脂質過氧化能力4個抗氧化指標對獼猴桃中黃酮進行了抗氧化評價,黃酮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的IC50分別為0.016 mg/mL、7.33 mg/mL、9.16 mg/mL,抗脂質過氧化能力的IC50為0.46 mg/mL,而且在試驗過程中還發現,獼猴桃黃酮的抗氧化能力與其濃度成正相關。近年來,石浩等[25]發現黃酮能有效減少過氧化氫對HaCaT細胞產生的氧化傷害,對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表明,獼猴桃黃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多酚是一種由40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酚類物質,不同的結構會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以環狀結構的形式存在于獼猴桃中。已有相關研究證明,多酚是獼猴桃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其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消化不良、抑制糖尿病、抑制衰老、抗動脈慢性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抗過敏引發的皮膚炎、預防阿爾茲海默癥、預防腫瘤等[26-27]。
1.3.1 多酚的提取工藝 多酚由羥基化合物構成,其化學結構決定了可與多種溶劑相溶。周躍勇等[28]利用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溶劑進行獼猴桃多酚提取對比試驗顯示,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達78.3 mg/100mL;卜凡瓊等[16]確定乙醇為提取劑,采用超聲波法進行了獼猴桃多酚的提取試驗,提取量為12.3 mg/100mL;張馳松等[29]使用微波輔助法提取獼猴桃多酚,提取量為28.2 mg/100mL(表3)。經過數據對比得知,在以丙酮為提取劑的浸提法、以乙醇為提取劑的超聲波輔助法和微波輔助法的3種提取方法中,使用丙酮溶液作為提取劑的浸提法提取量最大,達78.3 mg/100mL,而微波輔助法的提取時間最短,效率最高,但提取效果欠佳。

表3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多酚的效果
1.3.2 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多酚是得到廣泛認同的有機抗氧化劑,其可提供出氫原子或電子,與金屬離子進行螯合[31-32]。卜凡瓊等[16]研究發現,獼猴桃多酚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別為0.438 6 mg/mL、0.003 5 mg/mL和0.043 3 mg/mL。另有相關研究表明,獼猴桃多酚的羥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質過氧化IC50值分別為6.61 mg/mL和251.87 mg/mL,并且獼猴桃多酚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60Coγ射線對小鼠造成的氧化損傷[27]。說明,獼猴桃多酚在體內和體外都具有較強抗氧化效果。
原花青素是由數量不同的表兒茶素或兒茶素組成,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作為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天然抗氧化劑,在食品、化妝品和藥品等領域應用廣泛[33]。此外,有臨床研究顯示,原花青素可以起到保護血管[34]、減少類似骨質疏松的癥狀、保護皮膚和減少腎結石等作用[35]。
1.4.1 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 因對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研究相關文獻偏少,目前僅石浩等[37]采用超聲波提取法對獼猴桃原花青素進行了提取,即以70%乙醇作為提取劑對獼猴桃果實干燥粉進行超聲提取,再加入體積比為1∶4的正丁醇-氯仿溶液,體積為乙醇提取液的1/3,充分混勻后靜置15 min,去除變形蛋白質等雜質,經過洗脫、干燥得到純度為82.36%的原花青素粉末。
1.4.2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因其單體的聚合數量和方式的不同,導致其功能和活性出現差異。關于獼猴桃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面鮮有報道,獼猴桃原花青素可以保護HaCat細胞免受過氧化氫的氧化傷害[36]。另有其他原花青素的研究顯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別為0.083 mg/mL和0.054 mg/mL[37];清除羥基自由基的IC50為0.474 mg/mL[38];原花青素對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有較好的抑制效果[39]。因此,原花青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效果。
獼猴桃含有多糖、三萜及生物堿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抗壞血酸、黃酮、多酚和原花青素提取工藝研究和抗氧化能力評價均有相關研究。在提取工藝方面,獼猴桃黃酮的提取工藝種類繁多,獼猴桃抗壞血酸和多酚次之;獼猴桃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研究較少;因而應進一步探討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方法。在抗氧化性方面,抗壞血酸和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較強,黃酮和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相對次之。獼猴桃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相關研究偏少,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有待于對其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