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強
(南陽市種子技術服務站, 河南 南陽 473000)
南陽市是河南省小麥主要產區,常年種植面積59萬hm2左右,占全省小麥面積的2.5%。近年來,南陽市種子技術服務站通過對高產優質小麥品種篩選試驗及配套技術研究,探索出光熱水資源有效利用、高質量群體創建、防災減災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新型農業機械栽培技術,使南陽市糧食生產上一個新臺階。為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當前南陽市種植小麥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利用價值,2019—2020年度進行了19個小麥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該市種植的小麥新品種,以加快小麥品種更新利用,促進小麥產量再創新高,為南陽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試小麥品種19個,分別為百農207、中育1526、中麥255、山農116、泰田麥118、天民184、中麥4007、中育1211、中洛1號、洛麥28、商麥12、西農868、西農369、新麥32、徐農029、云臺301、泉麥890、中育187、華誠2019。
試驗地位于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鄉張堂村,面積1.53 hm2,前作玉米,土壤為沙姜黑土土種,土壤有機質含量17.9 g/kg、全氮1.66 g/kg、有效氮112 g/kg、速效磷26 mg/kg、速效鉀135 mg/kg、pH 7.0。水利基礎設施完備配套,溝、路、渠、井具備,排灌方便。
試驗采取順序排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667m2,走道1.5 m,小區間隔0.5 m,四周設保護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試驗期間調查參試小麥品種生育期、基本苗、最高分蘗、株高、抗逆性和產量。
2.1.1 生育期 從表1看出,西農868、西農369、云臺301、泉麥890的全生育期均為221 d;百農207、中洛1號、洛麥28的全生育期均為220 d;中育1526、中麥255、中麥4007的全生育期均為219 d;山農116、泰田麥118、中育1211、商麥12、華誠2019的全生育期均為218 d;新麥32、徐農029的全生育期均為217 d;天民184、中育187的全生育期均為216 d。
2.1.2 苗勢 從表1還可看出,基本苗數以天民184最高,為25.1萬/667m2;中洛1號最低,為18.6萬/667m2;其余品種在20.0萬~24.6萬/667m2。最高分蘗數以華誠2019最高,為88.4萬/667m2;中洛1號低,為55.8萬/667m2;其余品種在73.8萬~88.2萬/667m2。株高以泰田麥最高,為86 cm;洛麥28最低,為65.5 cm;其余品種在67.8~85.7 cm。

表1 19個參試小麥品種的生育期與苗勢
從表2看出,19個小麥品種均抗倒伏;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粘蟲、吸漿蟲發生均為1級;紋枯病發生天民184為3級,其余品種均為1級??傮w看,19個小麥品種的抗逆性均較好。

表2 19個參試小麥品種的抗逆性與產量性狀
從表2看出,在19個小麥品種中,穗數以山農116最高,為46.2萬/667m2;中麥4007最低,為32.1萬/667m2;其余品種在33.7萬~43.5萬/667m2。穗粒數以天民184最高,為48粒;中麥255最低,為34.0粒;其余品種在34.4~47.0粒。千粒重以中育1211、中麥255最高,均為42 g;天民184、中育187、泰田麥118最低,均為36 g;其余品種在37~40 g。產量以中育1211最高,為606.48 kg/667m2;西農369最低,為525.52 kg/667m2;其余品種在555.93~591.38 kg/667m2。產量居前8位的品種依次是中育1211、中育1526、中麥255、新麥32、西農868、華誠2019、天民184、山農116,產量在581.20 kg/667m2及以上。
中育1211、中育1526、中麥255等19個試驗小麥品種的田間表現好,后期落黃好,無倒伏現象,抗病、抗逆性強,產量高。其中,中育1211、中育1526、中麥255、新麥32、西農868、華誠2019、天民184和山農116等8個品種的產量在581.20 kg/667m2及以上,綜合抗性好,可在生產上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