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碧澤, 張顯波, 陳飛雄, 趙 飛, 周其椿, 趙振新, 楊 興, 李建光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水產研究所/貴州省特種水產工程技術中心, 貴州 貴陽 550025)
貴州山區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據不完全調查,地下水年排泄量為259億m3,深層地下水儲量181億m3,大部分水溫在15~20℃,同時具有大量大中型水庫、河流等優質水資源,是養殖鱘魚的理想地。1999年貴州開始引進鱘魚進行商業養殖試驗,并陸續在全省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6]。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貴州省鱘魚養殖面積達57.68萬m2,產量1.41 t,產量升至全國第二位。魚苗培育是鱘魚養殖的關鍵階段,對養殖效益的影響很大,也一直是影響貴州漁業發展的短板,制約了貴州鱘魚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鑒于此,筆者等于2020年4月13日至5月22日進行了鱘魚苗種培育試驗,以期總結出規范化的苗種培育技術,推進貴州鱘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1.1.1 苗種培育池 室內圓形玻璃鋼盆10個,直徑1 m、深度0.2 m,水深0.15 m。盆底略呈平凹狀,中間為排水、排污口,用鉆滿孔眼的PC管連接,并在PC管外套一層40目尼龍篩絹網,PC管內套一排水管,用于排污和調節桶內水位。鋼盆邊緣表面進水,中心底部排水,進水量0.12 m3/h。
1.1.2 水源 供試水源來自曝氣后的地下水,距養殖車間200 m,用溝渠引進,用PC管引入各苗種培育池,進水用過濾棉過濾。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試驗期間水溫17.9~19.4℃,pH 7.2~7.7,溶氧量為6.73~7.55 mg/L。
1.1.3 試驗魚 供試鱘魚為出膜后、尚未開口攝食外源性餌料的雜交鱘魚苗,5萬尾,由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繁殖,放養密度5 000尾/池。
1.1.4 餌料 供驗餌料為水蚯蚓(購自貴州貴陽貴鋼花鳥市場),人工配合飼料(S1、S3規格,購自山東升索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1.2.1 魚苗開口 仔魚卵黃囊吸收完后開始投喂開口餌料水蚯蚓,投喂前用3%食鹽水消毒3~5 min,以水蚯蚓不發白為宜。水蚯蚓清洗后用豆漿機打磨成漿,每天投喂6次,每次投喂量以水蚯蚓在整個池底均勻分布為宜。投喂前5 min關閉進水,投喂后20 min打開進水,避免餌料隨流水排出。連續投喂4 d后不再投喂水蚯蚓漿,將水蚯蚓切成小段投喂,連續投喂4 d后開始轉投人工配合飼料。每次喂食前利用虹吸法清除培育池中殘渣剩餌,及時撈出死魚苗。開口期間,每隔3 d用0.5%~1%食鹽水浸泡魚苗30~40 min。
1.2.2 魚苗馴化轉食 魚苗正常攝食后開始馴化轉食,將食鹽處理的水蚯蚓切成小段與S1粉料進行配制,現配現喂。每2 d調整1次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飼料配比,1~2 d比例為8∶2、3~4 d為6∶4、5~6 d為4∶6、7~8 d為2∶8,之后投喂全人工配合飼料。水蚯蚓與配合飼料需混合捏成黃豆大小的團狀,均勻投入盆中,每次投入20~30粒/盆,每天投喂6~8次。轉食馴化10 d后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食欲好的魚苗單獨飼養,用配合飼料揉成團、粒狀投喂。弱小的魚苗單獨用水蚯蚓投喂4 d,體質恢復后再次進行轉食馴化。
鱘魚苗達50 mm規格時逐漸轉食顆粒料,將S1和S3飼料加適量水,揉成團、粒狀投喂,現配現喂。每2 d調整1次S1和S3配比,1~2 d比例為8∶2、3~4 d為6∶4、5~6 d為4∶6、7~8 d為2∶8,之后投喂顆粒飼料,每天投喂6~8次。轉食馴化10 d后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食欲好的魚苗單獨飼養,用S3配合飼料揉成團、粒狀投喂。弱小的魚苗單獨用S1飼料投喂7 d,體質恢復后再次進行轉食馴化。
轉食期間每隔3 d用0.5%~1%食鹽水浸泡魚苗30~40 min。及時清除池中殘餌,撈出死魚苗。每2 d用毛巾擦拭1次魚苗盆底和盆壁,水清澈后利用虹吸法清污。
每天16:00隨機挑選30尾魚苗,測定其全長、體重,統計魚苗死亡量,計算魚苗存活率。
魚苗存活率=[(魚苗總數—死亡數)/魚苗總數]×100%
從圖1看出,鱘魚苗卵黃囊吸收完后,經過40 d培育,全長達60 mm以上。投喂水蚯蚓漿階段鱘魚苗的存活率為93.7%,投喂水蚯蚓小段階段的為98.6%,水蚯蚓轉食S1粉料階段的為94.2%,投喂S1粉料階段的為95.4%,S1粉料轉食S3顆粒料階段的為98.3%,投喂S3顆粒飼料階段的為98.2%,培育40 d的最終存活率為80.2%。
試驗結果表明,鱘魚苗卵黃囊吸收完后,經過40 d不同階段的培育,存活率達80.2%。但在試驗投喂水蚯蚓漿第4天,部分魚苗體力不支,身體消瘦,為攝食不足引起,改投水蚯蚓小段后攝食性強,吃完后沉底休憩。因此,建議投喂水蚯蚓漿的時間控制在1~2 d,不易過長。
鱘魚為雜食性魚類,轉食期間未吃飽的鱘魚苗會出現相互咬傷,建議適量增加投喂量、投喂時間和次數。在圓形養殖盆中盡量沿盆壁周圍投飼,一旦飼料流入排水口處,鱘魚不再攝食。鱘魚苗易感染細菌性疾病,建議隔3~5 d采用殺菌類藥物浸泡1次,同時投喂增強免疫性的藥物,以提高魚苗存活率。吸污時吸出來的魚苗不宜用漁網撈回養殖盆,以免擦傷魚苗鰭條和硬鱗,以隨水流入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