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可見,在幼兒園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重要。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愛玩游戲,尤其是戶外自主游戲。以戶外自主游戲為抓手,不僅能讓幼兒開心地玩,還能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快樂、自主地學習各種行為規范,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戶外自主游戲;行為習慣
習慣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人類的動作十分之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這說明幼兒期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游戲。以戶外自主游戲為主要途徑,幼兒通過游戲學習各種文明禮貌、社會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時期幼兒正處于規則意識萌芽期。他們是非觀念模糊,以自我中心為主。幼兒非常喜歡戶外自主游戲,而戶外自主游戲一般都制定了游戲規則,幼兒可從中得到社會規范意識和倫理道德的最初啟蒙。
每次戶外自主游戲,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然而,熱鬧過后,我們仍清醒地看到一些不足。如,在游戲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幼兒搬材料時橫沖直撞;有的在游戲時爭吵;有的在游戲結束后不收拾材料等現象。幼兒行為的背后,折射出幼兒各種的行為規范,還有就是公共場合規則意識薄弱等問題。為此,在每一次戶外自主游戲,筆者會在玩游戲前,強調游戲規則,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當發生不守規則的情況時,筆者會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知道正確的方法;在游戲中,筆者認真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引導幼兒學習好的行為習慣;游戲后,組織幼兒一起分析討論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大力支持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規則的制定,讓幼兒理解和遵守規則。規則是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間共同協商的結果,幼兒對規則有了認同感,大大提高了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自覺遵守規則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養成好的行為規范。
幼兒的自我中心的思維特征決定了他們的行為表現。在戶外游戲中常常會發生幼兒爭搶等現象,導致出現種種不良行為。如,小班戶外自主游戲,在草坪搭建的峰峰突然叫起來:“這小車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說完一把搶過哲哲手里的小車,哲哲見小車被搶了,用力把峰峰搭的高塔推倒,峰峰大哭起來。峰峰自私的行為導致他與同伴發生沖突,致使游戲不能進行。當幼兒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也是建立良好游戲常規的契機。因此,筆者會及時介入到游戲中,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給予引導和幫助。例如,對峰峰說:“峰峰,哲哲搭了馬路,在馬路上開小汽車可好玩了,你和哲哲一起玩,輪流做司機,開小汽車,好嗎?”這樣幼兒就很容易接受,并知道該怎樣做才是對的。千萬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如,“峰峰,這小汽車是大家一起玩的,你也給哲哲玩一會吧!”幼兒在教師的壓力下,雖然會不情愿地遵循教師的要求去做,但這樣不利于幼兒自覺遵守規則習慣的養成。正確的指導,不但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還培養了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
幼兒園的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和接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生活中大部分都表現得較為任性、自私,集體意識差。幼兒時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同伴之間是否能友好相處、團結互助,教師的引導和教育很關鍵。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會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因此,可以利用戶外自主游戲,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如,每一次戶外游戲前,筆者都會創造輕松愉快的環境,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交流、一起做計劃,重視幼兒的交往和合作;在游戲中,筆者會引導幼兒一起搬收材料、結伴游戲、同伴有困難時互相幫助,讓幼兒自己選小組長,分工合作;游戲后,提供平臺讓幼兒向同伴分享,說說和誰一起游戲,搭建了什么,心情如何,等等。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形成了互助、友愛、和諧的伙伴關系。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還能增強幼兒良好的道德意識。例如,戶外農墾天地。幼兒種植的蔬果,筆者會讓幼兒摘來分享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和教師;游戲時,筆者會創造多一些機會讓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鼓勵幼兒多和一些小伙伴接觸,一起玩,一起分享玩具、快樂。游戲后,鼓勵幼兒互相幫忙穿脫衣服,擦汗、扣扣子等。正是在這些共同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了有什么事要先考慮想到別人,懂得了友愛謙讓人人都喜愛,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也這些活動中慢慢形成。
三、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爭搶玩具、打架、起沖突等不良行為習慣,其根本原因是幼兒欠缺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要求幼兒必須具備良好的社會品質,做到人與人之間要講文明、講禮貌,這樣和同伴交往起來就更容易了。
講文明、講禮貌的幼兒玩伴多,大家都樂意與他交談、玩耍。如果遇到人就躲,也不懂得問候教師的幼兒,大家也不大喜歡與他接觸,而他的玩伴也會很少,長此以往,幼兒的性格就會孤獨、孤僻。因此,要先培養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養成問候的習慣。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充滿童趣的戶外角色游戲,每次都是幼兒最熱門的游戲。角色游戲可以提供給幼兒社會實踐的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學習正確的待人方式、禮貌用語。如,創設游戲情節,讓幼兒練習“你好”“再見”“我來了”“我走了”等問候語;在游戲中,還可以讓幼兒到扮演“小主人”招呼客人,為客人端茶水,拿好吃的等等,讓他“怕生”的心理慢慢消失,變得大膽。久而久之,幼兒就能養成主動跟別人問好,打招呼等講禮貌行為,幼兒的交往能力也漸漸增強。
總而言之,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取得效果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培養,良好習慣才能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在游戲中是主導地位,幼兒在玩游戲時心情愉快,積極主動,接受能力強。而教師在游戲中又扮演著“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指導、激勵、幫助幼兒通過游戲學會遵守規則、社會交往等,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自發、自主、自由的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催化劑,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經驗。教師要做好引路人,讓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快樂、自主地學習各種行為規范,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陳鶴琴.家庭教育[M].上海: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