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雪瑩
【摘要】以足球特色課程為載體開展足球游戲活動,引導幼兒以快樂的情緒參加活動,讓幼兒在不斷增強身體運動機能,提高身體素質,養成愛運動的習慣,最大限度滿足幼兒的生理、心理需求。并將足球運動拓展到每一個家庭,幫助家長理解和陪伴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足球特色;幼兒足球;教師;家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振興中國足球“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基礎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于 2019 年 3 月印發了《關于開展幼兒足球試點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從 2019 年開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校園足球發展實際情況,優先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區)和“滿天星”訓練營所在地穩步推進幼兒足球試點工作。2019 年 8 月,經過教育部綜合評定的全國 3570 所幼兒園被確定為首批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其中我園也是花都區的其中一家足球特色園。同時標志著我園幼兒足球相關工作正式啟動。
一、以足球游戲活動促進發展
1.由足球游戲引發探究
幼兒足球,是保證幼兒獲得快樂體驗、提高幼兒基本活動能力和身體機能、促進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足球技能,可自然地引出許多有價值的游戲創設。如,中班幼兒在玩球的時候,喜歡用將球踢到遠處追球,教師由此想到“汽車叭叭叭”的足球小游戲,在輕松愉悅的音樂中,請幼兒扮演小司機自由地“開車”(玩球),當音樂停止,幼兒要馬上“剎車”(踩球)。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幼兒只顧著玩球,忽略了聽指令的信號,總是在大部分幼兒都已經踩到球的時候,才慢吞吞地找到足球。而有些幼兒在踩球的時候沒有踩穩,要不踩空,要不就把球踩跑。于是教師發起了“怎樣才能踩到球”的討論。教師啟發幼兒思考“為什么有小朋友能很快找到球踩好”“有什么方法能很容易踩穩球”。通過一系列暗示和引導,幼兒在重復游戲中,找到了自己的控球方法,并與同伴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從而獲得自信。
2.足球游戲為媒介學會自我服務
會生活、能自理是獨立生存、學習和創造的基礎與前提,有助于促進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學前兒童學會承擔個人責任、初步體驗承擔社會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服務能力的提升,5、6歲幼兒開始期待更具有挑戰性的勞動,在為班級集體或者家庭服務的過程中,體驗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如,大班的幼兒非常喜歡進行競賽類型的游戲,但在玩的過程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如,隊員選擇、每個人的角色、如何區分兩隊隊員,安全保護……于是,教師和幼兒開始記錄這些問題,并進行相應的討論。通過解決這些來源于幼兒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提升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更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我組織與自我服務能力。
二、以足球“多玩”促使教師專業化成長
足球的適應性強,只要有塊空地,無論是泥土地還是青草地,無論是戶外還是室內,都可以組織開展。幼兒足球的開展不是為了給國家培養足球人才,最終目的是培養體育興趣,形成正確的動作,提高個人的體能,對于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什么樣的足球游戲更適合我們的幼兒呢?這就更需要教師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引導性活動內容,將單一的集體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改變為集體、小組、混班混齡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將接受學習變為探索操作學習,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活動環境和機會,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由、自選、自主地進行活動的機會。同時,也需要教師認真細致、深入地對幼兒運動情況進行觀察,根據幼兒不同的情況及時調整教育方法、教育環境和組織形式等。因此,足球游戲的設計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全面提高。
1.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設計足球游戲
滿足幼兒運動需求第一步就是場地的選擇,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的運動特點和運動心理,考慮空間的大小以及是否具有挑戰性。據此設計不同的足球游戲內容,如,經典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幼兒在足球場上自由練習左右腳交替運球時,教師扮演老狼,幼兒扮演兔子運蘿卜,每當老狼每次報時間時,幼兒都必需把自己“蘿卜”踩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不同的玩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身體動作發展靈活性,將運球變為抱球跑,當老狼報時間時,立刻將球踩穩;中班幼兒將左右腳交替運球變為單腳運球,大班幼兒將難度提升,嘗試運用左右腳交替運球。不斷動腦筋翻新花樣,創編形式豐富的游戲活動。
2.多元整合設計足球游戲
足球體育活動設計不只是局限于練習足球技能鍛煉,我們更可以把足球作為媒介,借助足球作為輔助工作,讓幼兒練習走、跑、跳、爬、鉆的體育技能鍛煉,還可以在活動過程中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效融合。
3.不斷調整游戲策略
如,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足球玩滾球游戲,剛開始單一地踢球追球,幼兒覺得挺有趣,但這一技能熟練以后,就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了。于是,教師設計了踢球進洞的游戲策略,讓幼兒對準目標滾球,過了一段時間,這又開始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于是,教師又將拱門設計成會手動關閉狀態,當幼兒快速踢球進洞就能順利通過拱門,可是如果幼兒不能快速踢球進洞時,拱門會手動關閉。這一點點的小變化就可以引發新的游戲方法。為了保持幼兒對材料和游戲的熱情,教師總是不斷用發現的眼光尋找幼兒的興趣點,及時調整游戲策略。
三、聯合家長參與開展足球活動
幼兒園在開展特色課程中,與家長共同探討開展足球特色活動對幼兒體育發展的重要性,并通過事例、數據向家長說明開展特色足球游戲活動的有效性。我園首次提出由家長和幼兒組成的足球俱樂部——“爸氣”足球親子俱樂部。在俱樂部活動中,幼兒園提供場地,器械,讓感興趣的家長,自發成為一個團體,一起周六放下手機,與幼兒一起在陽光下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發展各項能力,更希望日常的親子陪伴不僅以媽媽為主,更讓爸爸多參與進來,通過經常性的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幼兒共同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與幼兒共同成長。這使家長學會了怎樣與幼兒共運動,并將支持幼兒園的活動當作自己樂意承擔的義務,充分體驗《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使家長真正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
我園足球活動形式多樣,并靈活地安排在一日生活動中的不同環節,繼續推動“幼兒—教師—家長”三位一體的學習新模式,并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反思、不斷實踐,開展具有我園特色的足球課程。
參考文獻:
[1]柳倩,周念麗,張曄.學前兒童健康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