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陽
低年級兒童年齡普遍在7至9歲之間,這時的孩子正處于主觀思想萌芽時期,卻因年齡太小而無法判斷是非。所以,紀律教育尤為重要。在托管補習班中,對低年級兒童的紀律教育與課堂紀律教育有許多相同之處,與學校不同的是孩子們在托管補習班內發展特長、學習簡單的知識,更多的是生活方面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托管補習班中的紀律教育側重于對孩子們的生活習慣的培養以及人際關系的正確處理。
一、查癥結
低年級兒童普遍的特征是不自律、活潑、好動。對兒童進行紀律教育并不是為了讓他們害怕老師、懼怕學習,而是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與他人溝通。在老師因不知如何教育一大群兒童而煩惱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自律的根本原因,分析問題的所在。
(一)生長發育未成熟
7至9歲的孩子大多未進入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兒童常常會因為自身身高不足或手不夠長等生理原因不能做到想做的事情,如,拿高處的玩具、取夾縫之物等。因無法有效保護自己而不能做許多有風險的事,如,裝熱水、提重物等。這些常常會成為孩子煩惱的原因。另外,孩子智力發育的不成熟也會導致他們聽不懂老師講的復雜的道理,只能理解簡單的語言,如,喜歡聽兒童故事等。
(二)心理發展未健全
托管補習班中,大多數低年級兒童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無法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導致了孩子心理上更加渴望關愛。低年級兒童剛剛有自己的主見,卻未能對事物有相對正確的認識。孩子們多數以有益自我的事物為先,而不去講道理講規則。毫無疑問,孩子們撒謊或是對他人感到不滿,都是心理未成熟未能考慮到他人的表現。
(三)同伴的影響
托管補習班中的孩子更需要陪伴,因此,大多數孩子都會聚成大小團體進行活動。當孩子個人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沖突時,如果沒有老師正確且耐心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往往會選擇直接的方式維護自己,造成打架、哭鬧、辱罵對方、故意傷害等行為的發生。
“同伴效應”是人群中極為常見的,它具體是指在有些場合中,人們沒有經驗或向導來指引自己如何恰當地表現,這時,人極有可能效仿其他人的表現,對于個人意志不強的低年級兒童更是如此。這也是低年級兒童紀律教育進行得更加艱難的原因之一。
二、明策略
目標和手段是不可分離的。在分析了低年級兒童不自律的原因后,尋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教師需要重視的。每個教師并不能僅僅通過懲罰或行為矯正這樣強制性的方法,而是要為了促進兒童道德發展而努力。
(一)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孩子們心中有很大的分量。第一次見到孩子時,得體的衣著和良好的儀態管理是對孩子們基本的尊重。當見到一群吵鬧的孩子時,教師們需要保持耐心,克服心中的緊張與無措,想辦法解決矛盾。教師們往往需要主動上前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們主動介紹自己,這樣才能積累實戰經驗,同時建立起師生間初步的友好關系。
(二)樹立教師威信
1.年齡優勢
低年級兒童年齡較小,習慣依賴比自己年齡大的長者。教師可以長輩的身份對孩子進行紀律教育,優先以理服人,培養孩子尊重長輩的美德。
2.學識權威
作為教師,自身的學識涵養是必不可少的。低年級兒童正處于對新事物極為好奇的階段,教師應抓住機會,在托管補習班中傳授多元化的知識,幫助孩子發展特長,增長見識。一個有方法、學識淵博的教師能贏得孩子們的崇拜和喜愛,讓紀律教育更順利地進行。
3.寬容有度
當孩子們一同耍賴、起哄、吵鬧,場面不可控制時,過度的寬容便是縱容。這是教師需要狠下心,用嚴厲的方式讓孩子冷靜下來,再講道理,教會學生遇到問題處理的方法。當然,教師需合理把握情緒,不可有污言穢語或傷害孩子自尊的語言。
(三)建立信任橋梁
1.以身作則
在孩子面前,教師是第一榜樣。對低年級兒童,教師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教師應到位每件小事,在學生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如,姿態端正、負責任、品德高尚、樂于助人等。
2.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品德。在筆者看來,使用“連哄帶騙法”對孩子進行紀律教育是極不可行的。在教育孩子時,教師應果斷行事,作出了承諾絕不隨意更改,并及時兌現孩子的承諾,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到誠信的重要性。
(四)教師團隊合作
1.分任務
托管補習班中,教師的任務往往不止授課這么簡單。教師此時需要積極進行團隊合作,避免某一任務人手過多或缺少的狀況發生。在筆者假期打工的托管補習班中,三個教師分別負責授課、管理紀律、伙食管理。飯后,一個教師負責引導學生收拾碗筷,另一教師則帶學生去午休,午休時間輪流值守。
2.分角色
不同的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性格擔任不同的角色。如脾氣好的教師負責解決學生矛盾、安撫失落學生;幽默的老師負責帶領學生進行有益的活動和游戲;嚴肅的教師負責在學生吵鬧時震懾學生,讓學生安靜下來。
(五)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
低年級兒童對獎勵和懲罰十分敏感。托管補習班也注重孩子們生活習慣的培養,表揚能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自信,引導他們主動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教師制定合理的獎勵規則,利用孩子們想要做成某件事的欲望,引導他們遵守紀律、維護秩序、去做正確的事情。孩子們吃苦后嘗到的甜頭也會讓他們對做過的事更加深刻。
低年級兒童調皮天性未減,所以教師要制定與獎勵制度比例適中的懲罰機制,讓孩子們因懼怕而不去做錯的事情。懲罰需要配合老師嚴厲的態度進行。在懲罰過后,教師應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安撫,讓孩子明白懲罰的目的所在。
(六)引導學生進行互相監督
紀律教育不僅僅是指教師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孩子們之間互相監督。有時孩子會因為聽不懂老師的道理而困惑,教師在使用淺顯易懂的道理教育孩子的同時,選出優秀的孩子管理班級也是一種好的辦法。教師們在細心的觀察中能發現其中幾個較為懂事的孩子,鼓勵他們成為“小隊長”。當“小隊長”們對管理規則有疑問時,應耐心提出建議。孩子們間的互相監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也能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事物的對與錯,印象深刻。
綜上所述,托管補習班中對低年級兒童的紀律教育教育,必須在充分了解兒童生理、心理和情感發展的基礎之上,以相互尊重為前提,創造師生之間平等、信任的和諧關系。我們在實際教學運用中應該因人而異,尋找適合自己并適合學生的管理方法。只要教師真心關愛孩子,熱愛教師這個行業,在實踐中不斷努力探索學習,自然會慢慢掌握進行紀律教育的有效方法。
(指導老師:陳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