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鈺云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的關鍵和重要途徑。中低年段的小學生主要是通過課內大量機械訓練和情景交際掌握書本上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是通過字母組合發音掌握單詞、短語和句子朗讀,進而整體朗讀并理解繪本故事的循序漸進過程。“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與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字-詞-句-篇)是相似的。本文闡述的是如何把“SPP”閱讀模式運用到課文教學中,與課文教學融合起來,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每課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單詞、短語、句子、整篇課文的熟練朗讀;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減輕學生課后背誦單詞、課文的負擔,提高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語言知識與技能
我們認為教學模式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基礎之上,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學模型。
“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是指,結合視覺詞(Sight words)的學習,以拼讀規則(Phonics)教學為中心,通過繪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養學生早期英語閱讀素養的一種教學模式。“SPP”教學模式根據兒童閱讀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通過Phonics的訓練和Sight words的積累,培養了學生的解碼能力,為閱讀掃除了朗讀的“障礙”,而Picture book的結合,解釋了語言的意義。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流利地閱讀并理解繪本的意義,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閱讀興趣都能得到提升。
英語教學中,語言基礎知識是指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規則、定義、概念和用法等;語言能力是指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根據廣州市的課程安排,小學三到四年級每周只有三節英語課,每個教學單元有2篇課文。這就意味著每2周半左右,學生要學習、背誦2篇課文和2課單詞,完成相應的練習,并進行測試;同時,還要兼顧自然拼讀和繪本的學習。作為一線教師,筆者深感課時量少,教學任務繁重。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很多學校在二年級教授自然拼讀系列的1~2冊(26個字母的發音和短元音在重讀閉音節中的發音,如map);從三年級開始,英語課文學習與自然拼讀一起進行。學生三年級時還沒有掌握到很多自然拼讀的知識,沒有辦法自主認讀課文中的單詞,還很依賴老師的教學,此時他們會出現以下狀況:容易遺忘單詞的發音;單詞、課文背誦困難;家長、教師課后要花大量時間讓學生背誦,大家都很辛苦,還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信心和興趣。因此,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鞏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與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顯得異常重要。
2016年廣州市英語教研員趙淑紅老師提出了“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此繪本閱讀模式很快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實踐認可。筆者認為,此模式雖旨在為小學中低年段學生的繪本閱讀而特意做的探索,但對同年段學生的課文學習也很有指導意義。故此,筆者近兩年嘗試把“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應用到教材的教學上去,與課本教學融合在一起。
一、基于“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所形成的個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解讀
1.復習與準備
(1)(phonics time 1 )字母發音歌與字母或字母發音
在新課前,筆者先播放字母歌(ABC chant等),喚起學生對26個字母發音的記憶,然后通過phonic time1再次復習最近所學的字母或字母組合(可以含有本課需要用到的字母組合)的發音,最后讓學生拼讀含有以上字母或字母組合的單詞,如圖3所示。這一階段是為了鞏固已經學過的自然拼讀知識并為新單詞的學習做準備。
(2)sight words 1(把本冊書會學到的逐漸加進去)
學生一、二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學到不少sight words。對于一、二年級沒學過,但又在書本上新出現的sight words,教師可以在拿到新書后把它們挑出來,盡快加入到本學期的自然拼讀課去,學生利用自然拼讀的課把這些單詞學會。所以,sight words 1中的詞(包括新授課文會出現的sight words)在之前的自然拼讀課已經學過,此階段是復習。如果教師來不及在本課前教,也可以在后面sight words 2 教。
2.新知學習:學習本課單詞與句型
(1)(phonics time 2 )學習并鞏固本課新單詞
有了之前大量的復習,學生能夠在教師提示某些字母組合發音和圖片的幫助下,小組合作學習新單詞。由于之前并沒有完全掌握自然拼讀的體系,學生在此階段會遇到沒學過或不符合發音規則的字母組合,此時,教師可以通過以舊帶新的方式幫助學生。例如,boat(圖4-2),教師可以在“oa”旁邊標出o-e,學生學過o-e的發音就能推斷出“oa”的發音,并順利讀出boat。學生自主拼讀單詞后,教師可通過平常課堂上的游戲或練習鞏固新詞的認讀(圖4-3)。
(2)sight words 2(學習本課并鞏固本課句型)
通過第一步復習與準備以及phonics time 2,學生可以分步讀出本課的重點句型,例如,圖5-3:I have/ a ship/ what do you/ What do you have?/ I have a ship。教師甚至可以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句式(圖5-1&2)或做一些人稱、時態上的拓展(圖5-4&5)。本階段的學習,學生先學會了單詞、句子的朗讀,然后通過圖片與教師的展示、課堂活動等理解句子意思,鞏固句子在情景中的應用(圖5-6&7)。這可以解決學生開口難,上口難的問題,能夠快速地幫助絕大多數學生認讀和理解句子。
3.課文閱讀與學習:學習本課課文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認讀本課的單詞句子,并能很好地理解它們的意思。此時,學生可以按照一般教學流程的方法(自讀課文-觀看課文錄像-跟讀課文-完成相關口頭或筆頭練習-復述/背誦/表演課文)來學習課文。
4.成果展示:鞏固并拓展本課語言知識
學生熟練地認讀本課的單詞、句型和課文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一步學習。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通過改變人稱、時態等改編課文,也可以進一步講解本課所涉及的語言、語法知識(圖6-1),甚至聽寫本課單詞(圖6-2),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二、此教學模式的優勢
1.要想構建小學英語的高效課堂,必須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基于“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學習或同伴學習一步步地構建了語音、詞匯和句型等語言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減輕了老師課堂上的“講”,更好地顯示老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2.學生通過拼讀規則自主和合作學習,減少了一些情景的創設和反復操練時間,教師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本課的內容的教學或進一步拓展本單元的知識,提高課堂容量和課堂效率。
3.學生的拼讀能力在此模式下得到較好的訓練,大大地提升學生的發音,認讀和背誦單詞、短語、課文的能力,減輕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課后負擔,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運用此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
1.本模式的使用需要有自然拼讀基礎的支撐,沒有一定的基礎,此模式無法使用。因此,教師要盡早開始自然拼讀的教學,不同年段、不同教師間要做好銜接。
2.此模式提供了很多同伴學習的機會,教師分組時要注組內和組間成員的分配,以達到最佳效果。
3.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大量的拼讀練習,為免枯燥,教師要把常規教學模式中的歌曲、chant、游戲、比賽等加入到課堂中,真正做到“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相融合。
4.由于知識的限制,中低年段的學生不少單詞還不能直接自己拼讀,如果一節課太多單詞不能運用他們已有知識去學習,不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建立,此時,教師要適當引導,并盡量找到學生能夠展示自我的機會。例如,教“afternoon”,教師可以把“f”和“t”的音空出來,讓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知識學習,體驗學習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OL].https://wenku.baidu.com/view/3be21d5fbe23482fb4da4c45.html?from=search.
[2]趙淑紅.小學英語“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J].中小學英語教學,2016(6):2-6.
[3]代巧玲.關于“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堂[J].廣東教學·教育綜合,2017(55):12-14.
[4]王雅玲.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03):46.
[5]王英華.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第一版)[M].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9∶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