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會強
近期,河南省審計廳組織全省審計機關以扶貧、農業產業化和產業集聚區為核心內容,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的辦法開展全省經濟發展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此項工作涉及內容多、范圍廣,且時間緊、要求高,為了完成好這次專項審計調查,共同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把脈問診,獻計獻策,汝陽縣審計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想方設法做足審前功課。
一是增強宏觀意識。該局參審人員積極利用網絡及學習強國平臺,學習全國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文件,調整視覺維度,開拓思維模式,要求在全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謀劃的大背景下去審視縣域經濟的發展,從而增強審計人員的宏觀意識,提高洞察力,準確把握審計方向,提出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的審計建議,為助推全省經濟發展貢獻審計智慧。
二是提高實操能力。該局采取視頻學習和現場聽講相結合的方式,認真學習省廳印發的審計調查方案、審計指南、與審計項目相關的行業政策規定等,做好學習筆記和研討提綱,深化理解記憶;采取理論學習和當面請教相結合的方式,就具體問題和事項,向本縣財政、農業、扶貧等行業的專家請教,進一步加深對審計方案和操作指南的理解,從而激活審計思路和方法技巧,增強審計人員的實操能力。
三是強化問題導向。主動搜集學習近年來扶貧審計、高標準糧田審計等相關審計案件,了解和把握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存在問題的薄弱環節,強化問題導向,激發大家的躍躍欲試感,便于大家帶著問題去審計,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四是加強前期溝通。登錄西華縣政府網站,搜索相關脫貧攻堅及農業產業化等內容,在了解相關工作規劃及進展落實等縣情的基礎上,結合審計工作方案的要求,制訂切實可行的現場審計實施方案;結合審計指南的要求,加強同當地財政、發改、扶貧、農業等部門的溝通,凝聚共識,詳細開列資料清單,明確提出資料提供標準和時間要求,力爭做到讓資料等人,確保審計組一進駐就能迅速開展實質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