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脫貧的攻堅期和決勝期,而通過利用現代商業銀行的金融體系則是開展進行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組成之一,因此,分析商業銀行金融精準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相關有效的手段開展脫貧攻堅的工作,則是需要社會各界重視的關鍵議題,對脫貧和扶貧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 精準扶貧? 問題? 對策
一、商業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
部分省份的貧困地區通常是集中連片的分布,因此對于這些地區開展扶貧需要大量的信貸資金涌入,并持續開展產業的扶持。但是商業銀行在安排專項資金進行扶貧的過程中,通常會優先選擇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和資產基礎的優質客戶,但是對于特別貧困的農戶或者企業則選擇性的忽略了,這種情況有悖于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故而所取得的扶貧效果也十分有限,不能夠真正做到全覆蓋和深幫扶。
另外,為了控制信貸風險,金融扶貧還存在著與產業經濟脫節的情況,通常貧困地區主要都以農業生產為主,其特點就是投資大、風險高且周期長,成為了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最想規避的市場。此外,金融扶貧的體制機制也不夠健全,考核和激勵的措施缺失導致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偏低。
二、商業銀行金融精準扶貧的對策
(一)做好扶貧人才的隊伍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人才是在貧困地區開展金融精準扶貧的基礎保障,也是扶貧工作開展需要面對的首要緊迫任務。因此,要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人力資源開發的工作。
例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選擇與當地的地方高校、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上的知名培訓機構進行合作,為金融精準扶貧的人力資源開發制定詳細的培訓和培養計劃,以培訓的手段,著重提升商業銀行中基層管理人員、業務人員的執行力,并在團隊建設以及扶貧工作技能方面開展專業性、系統性的全方面培訓。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收集學員們的培訓需求,了解學員的問題和困惑以及期望的培訓課程,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金融精準扶貧培訓計劃,切實提高學員的業務能力和素質。
(二)建立金融精準扶貧的統一工作指揮部門
金融精準扶貧涉及的相關職能部門較多,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統籌管理的機構,從而有效提升金融精準扶貧的資源配置水平,擺脫過去僅僅依靠發布文件和組織會議的空洞形式,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精準扶貧。
例如,政府要主動發揮其主體作用,整合財政、扶貧辦、發改以及金融辦和銀監局的資源,并與商業銀行機構建立合作,形成自上而下的強有力的金融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強化各個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有效分工,并定期組織扶貧工作協調會或者聯席會,對扶貧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征集各方意見,共同克服,從組織管理上加快推進金融精準扶貧的工作成效。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組織管理架構,才能避免出現“九龍治水”的局面,真正地發揮不同部門在金融扶貧上的優勢,形成高效完備地金融精準扶貧推進工作機制。比如,通過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加強銀行、政府以及企業之間的交流,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貧困戶以及貧困地區的真實情況和一線情況,從而作為開展金融精準扶貧的重要信息參考,助力于金融精準扶貧。
(三)優化并完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及時反饋機制
在金融扶貧工作的過程中,為了破除信息滯后、信息共享水平低下的障礙,減少由于問題反饋不及時引起的阻力,就必須要不斷完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工作及時反饋機制,及時收集相關的信息和問題。
例如,要對扶貧對象進行認真的考核和識別,通過公開公示的方式接受群眾的監督,避免由于鑒別的失誤影響政府扶貧的公信力,也為后期的金融精準扶貧奠定基礎。而通過建立完善的扶貧問題反饋機制則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及時收集一線的民聲,了解一線的問題,可以有效推動金融精準扶貧朝著既定的軌道推進,避免扶貧信貸資金被違規占用,在群眾的監督下,保障扶貧資金資源流入需要的地區和農戶手里,保障政府公共資源的有效運用。同時,群眾反饋機制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收集問題,可以了解到問題的爆發點,為監察機關的巡視指明方向。再以加強扶貧工作的審計和監督機制為例,政府要發揮金融扶貧的主導作用,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當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發現問題后便及時地進行干預,糾正錯誤,消除扶貧工作開展中的毒瘤,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讓扶貧真正做到“精準”,讓扶貧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四)引導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建設良好的信貸關系,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是商業放心開展金融精準扶貧的前提,但是良好的信用環境創設不能僅僅依靠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要通過和其他金融機構、政府合作,共建共享信用環境。
例如,政府要主導授信工作的開展,根據采集的數據有效識別貧困戶和貧困企業,提高精準扶貧的準確度,同時著力宣傳金融扶貧的力度,提高貧困戶參與金融信貸的主觀意愿,并積極引導其由“要我守信用”轉變為“我要守信用”,讓貧困地區的信用環境不斷提高。同時依托人民銀行的征信管理系統,建立失信人的綜合管理機制,比如建立守信用證明典范“紅名單”和失信用反面案例的“黑名單”制度,讓貧困群眾的信用管理意識不斷增強,營造誠實守信的新型良好信貸環境。
三、結語
2020年是黨中央兌現承諾,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和收官之年,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就是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但是當前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還面臨著諸如扶貧人才隊伍缺失、金融扶貧與貧困地區產業經濟的脫節以及金融扶貧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和挑戰,因此,金融精準扶貧要迎難而上,化壓力為動力,為全面脫貧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師曉娟,肖志楊,馬彪.西藏農牧區金融精準扶貧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藏發展論壇,2020,(2):35-40.
[2]谷慶圓,李紅.湖南省金融扶貧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鄉村科技,2020,(10):19-20.
[3]邢文洲.商業銀行在金融精準扶貧中的問題及建議[J].河北金融,2019,(6):44-45+48.
作者簡介:王亮(1983—),男,漢族,黑龍江省鶴崗市人,碩士研究生,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銀行經營,公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