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摘要】本書采用問卷法、訪談法和田野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情況進行研究。首先,本書就研究背景、意義和目的進行分析,并對太極拳和國際化傳播等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然后,針對太極拳在社會、高校等領域的傳播情況展開敘述并剖析成因,如文化差異,傳播媒介單一,傳播人才匱乏等。接著,深入分析瑜伽的發展和推廣等,以獲取其成功經驗為太極拳傳播做有效借鑒。隨后,針對高校間、組織機構和媒體網絡等國內外太極拳的傳播路徑進行分析,剖析在印度太極拳的推廣宣傳情況。最后,提出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對策。包括注重太極拳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孔子學院的優勢;加強對太極拳拳法的創新與規整;加強對太極拳外文翻譯和教材編訂;注重太極拳與中國文化傳播結合等策略。
【關鍵詞】太極拳? 傳播? 理論價值? 現實意義
印度總理莫迪2015年5月來中國訪問期間,在天壇出席了“太極瑜伽相會”活動,再次肯定了太極和瑜伽在兩國的地位。莫迪也表示,在印度中國功夫已廣為熟知,其中太極在逐漸被民眾接受和認知。
近日由門薇薇著的《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研究》正式出版,本書基于印度獨特的文化背景,針對傳播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將太極拳在印度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論述,讓理論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發揮,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此研究拓展了太極拳國際傳播研究的內容,為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提供經驗,豐富了太極拳國際傳播研究的理論,并為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在印度傳播提供傳播模式的支持和借鑒。細細讀之,越發感受到該書作者在太極拳如何在印度的傳播現狀及現狀剖析上的深刻性,同時,亦對該領域的諸多疑慮一掃而光,思路更加明朗。
一、千錘百煉:田野調查,深入走訪
首先采用田野調查法深入研究太極拳在印度的發展現狀。作者實地考察了印度三十余座城市,如蘇納里、古拉堡、瓦拉納西、克久拉霍、占西、安哥拉、齋普爾、烏代普爾、德里、博帕爾、桑吉、賈爾剛、阿旃陀、埃洛拉、奧蘭加巴德、孟買、阿姆利澤、瓦嘎邊境、果阿、科欽、科摩林角、馬杜賴、哈里瓦、瑞詩凱詩、普里、科納克、布巴內斯瓦爾、班加羅爾、霍斯佩特、亨比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親身體驗和了解印度人的生活習性和健身情況,搜集第一手的信息和資料并撰寫訪談實錄。作者對德賽大師進行深入訪談,為寫作此書提供內容和思路借鑒。作為研究“太極拳在印度傳播”的領航者,作者通過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的方式,為太極拳在世界體育文化多元生態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對于跨文化傳播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
二、視角獨特:對太極拳的傳播路徑剖析
(一)緊扣時代背景發展
2015年習總書記再次強調“一帶一路”的重要性,這不單單指經濟上的共商、共建、共享,也是文化上的共通、互融,加強文明交流互鑒,開展更多的體育交流活動。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我國與印度經濟、文化方面的和衷共濟、相互交融,必定會為21世紀文化、體育事業譜寫新的篇章。本書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研究探討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現狀。
(二)闡明太極拳在印度傳播路徑
書中通過分析國內外太極拳的主要傳播路徑,如高校間、組織機構、競技比賽和媒體網絡等剖析太極拳在印度的推廣宣傳情況。首先,傳播前注重太極拳人才培養,加強本土太極拳教師自身的中華文化修養,重視海外太極拳教師的教學反饋,加強傳播人員的外文水平,形成雙贏的人才培養機制;然后,充分發揮孔子學院的優勢,增加政策和資金支持,合理規劃學校資源配置;其次,加強對太極拳拳法的創新與規整,加強套路的研究和創編,武術段位制和比賽制度的完善,完善教學成果的評價制度;最后,注重太極拳與中國文化傳播結合,深化拓展太極拳的傳播內容。
三、抽絲剝繭:對太極拳的發展現狀審視
通過檢索和整理文獻總結發現,很多專家、學者主要是從整體入手,致力于宏觀層面來研究太極拳的國際傳播,關于太極拳在印度這個具體國家傳播方面的研究較少,且這些研究無論是成果數量或理論深度,還是在實踐指導意義等方面還遠遠不能解決太極拳在國際傳播中所面臨的問題,不能滿足國際傳播的需要,而該書的研究可以彌補這些欠缺。
四、獨辟蹊徑:探索太極拳在印度發展新路徑
該書根據太極拳在印度傳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綜合印度多種性、多宗教、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和獨特的社會背景等特征,在以往傳統傳播模式的基礎上,借鑒印度瑜伽國際傳播的成功經驗,對傳播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做具體分析和調整。創造性地提出應將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拳簡單化、靈活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增強太極拳的國際適應能力,從而提高受眾興趣,促進太極拳在印度的順利、廣泛地傳播。
本書從宏觀與微觀出發,點面結合,以德賽大師為點深入探討了太極拳在印度的處境,又在孔子學院、中印學院和培訓機構等收集大量的數據,從而總結出印度開展太極拳的現狀。從瑜伽和國際傳播路徑這兩個側面來反觀太極拳的傳播,更加客觀全面地為太極拳的發展對策提供理論借鑒,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它的突破在于,學界鮮有學者實地考察研究太極拳在印度的傳播,而本課題組實地考察三十余座城市,聯系了數十名印度太極大師和教練,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采集原始數據,以此為基礎扎實地撰寫該書,為太極拳在印度傳播的相關研究增加一本較有質量的書籍。
五、結語
在緊密聯系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的大背景和跨文化交流的基礎上,該書對太極拳在印度傳播的現狀、目標、意義以及發展路徑都做了系統描述,提出太極拳在國際上傳播、在印度傳播的有效路徑。此書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論述,理論在實踐中發揮指導意義,實踐的開展又進一步豐富理論,提升理論水平。通過研讀該書,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作者做學問的嚴謹態度。總之,該書很好地呈現太極拳在印度的發展傳播邏輯脈絡與路徑。當然,人無完人,該書在內容編排中也存在一些瑕疵。在原因分析之中,雖然列出了大量的影響因素,但是對于這些影響因素是如何作用到太極拳傳播,他們彼此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等此類需要深入剖析的內容,在該書中并沒有展開論述。這是本書不足之處,更是后來研究者可以深入分析的領域。該書如能加以針對性進行改善將會更具有說服力。最后,無論是理論研究之路還是實踐探索之路,雖“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