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麗 梁廷
[摘要]文章基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于2019年發布的《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四)》,從課程質量指標趨于細化、學習成果評估形式更具包容性、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的開發更加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改善越發重視從業者的專業發展四方面分析了ALE質量的多維進展;認為目前ALE質量仍存在進展不均衡、公民教育領域質量提升進展甚微、質量監測數據不足等問題,并提出培育質量文化、促進質量均衡提升,變革教育理念、助推公民教育改善,改進數據收集、完善質量監測機制等提升對策。
[關鍵詞]ALE;成人學習;教育質量
[作者簡介]馬俊麗(1996- ),女,山東泰安人,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讀碩士。(山東? 曲阜? 273165)梁廷(1982- ),男,山東淄博人,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助理研究員。(山東? 濟南 250011)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繼續教育阻斷農村貧困代際傳遞的機理與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KA190224)
[中圖分類號]G720[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13-0080-07
第六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于2009年通過的《貝倫行動框架》(以下簡稱為《框架》)提出了成人學習和教育(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E)質量保障的各項方案,并承諾監測ALE質量的進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于2019年發布的《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四)》(以下簡稱為“報告四”)跟蹤了159個成員國在ALE質量方面將國際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情況,繪就了一幅全球ALE質量的差異化畫卷。通過對報告四中各國ALE質量的進展情況進行分析,能夠為決策者、研究者和實踐者呈現ALE質量改進的軌跡和存在的問題,并為保障未來的ALE質量提供參考,以期促進成人學習的高質量發展。
一、ALE質量的多維進展
“在學習和教育中,質量是一個整體的、多維的概念和實踐,需要不斷關注和持續發展。”①基于這一認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后發布的四份《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處理了不同的優先事項,并使用不同的變量監測和評估ALE質量的發展。2009年的報告一提出質量的相關性、有效性、效率和公平性四個核心方面。在此基礎上,2013年的報告二將質量概念化,描述了學習成果在一系列領域的應用,介紹了成人教育不同方面的質量標準。2016年的報告三密切跟蹤并重申了報告二的觀點,界定了ALE項目質量監控的五個關鍵方面,包括將系統化收集信息、為ALE教師和推進員安排職前教育與培訓、為ALE教學工作確立準入資格、為ALE教師和推進員提供持續的在職教育與培訓、對ALE深入開展專題研究。2019年的報告四承繼了前三份報告的監測內容,并進一步細化ALE質量監測指標,從全球、地區以及收入水平三個維度,收集了各國制定ALE課程和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開發ALE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以及改善ALE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方面的信息,并評估了其進展。
(一)制定ALE課程質量標準:指標趨于細化
“在成人學習中培養一種質量文化要把內容和傳授方法關聯起來,進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需求評估”,為此要“在成人教育計劃中制定課程的質量標準”②。報告一為ALE項目的質量提出了“相關性”這一考察維度,要求“課程和材料專為成人學習者設計,接受并利用多樣的信息資源,能夠適應地方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目標群體”③。報告二在將質量概念化的基礎上,確認了成人課程質量標準的重要性。報告三通過調查“是否開展課程設置質量標準的實質性研究”來監測各國在制定課程質量標準方面的進展。報告四顯示,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有150個國家報告了在ALE領域開展新課程或改革課程方面的進展。總體而言,150個國家中有113個國家(占75%)在制定課程質量標準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報告四提供了不少國家開發新型優質課程的實例,指出改革現有的ALE課程也同樣重要,并列舉了部分國家對現有教育體系進行內部改革和繼續改進的良好做法。
如前所述,以前三份報告監測的內容和結果為基礎,報告四基于相關原則,將ALE課程質量標準的監測指標進一步細化。這有利于利益相關者更精確地掌握ALE課程所具有的特點和所處的狀態,使得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轉化。
(二)制定ALE學習成果評估質量標準:形式更具包容性
為了持續關注和不斷發展ALE質量,各國承諾制定評估各級成人學習成果的標準,并吁請教科文組織“為所有的學習成果,包括通過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獲得的成果制定指導方針,以便這些成果能夠得到認可和認定”④。基于此,報告一指出質量的評定需要兼顧規范性評價和標準評價。國家資格框架不失為一種新的形式和途徑。報告二提倡開發基于學習成果的評估方法,強調學習成果應與過程和內容相結合,且評估方法必須包括不同的層次和背景。報告三系統收集與ALE質量有關的信息評估ALE質量。報告四的調查顯示,自2015年以來,147個國家中有107個國家(占73%)在評估ALE質量方面取得了進展。各國對ALE質量評估給出了不同的描述,并提供了評估學習成果的實例。
縱觀四份報告對ALE學習成果評估的監測內容,制定ALE學習成果評估質量標準已成為各國提升ALE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基于學習成果的ALE質量評估方法也呈現出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特點。各國在評估ALE學習成果時,著眼于成人學習層次和對象的多樣性,運用多種與個人發展和成長相關的成果認證方法來認可非正式背景中包括先前學習在內的多種成就和知識,這將允許產生相同學習成果和資格的課程多樣化,并能根據課程類型和學習者類型匹配多樣化評估學習成果的方法。這有利于彰顯ALE的獨特性,釋放非正式背景下ALE的潛能,更為充分地體現ALE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開發ALE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更加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
“在成人教育項目中制定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論的質量標準,考慮結果和影響措施”⑤,是各國為建立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并使其獲得多種才能所做出的政治承諾。基于此,報告一指出,教師要使學習者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并表達他們對學習者潛力的正向期待,以學習者為中心是關鍵的質量因素。報告二匯總了各國是否存在ALE學習材料質量標準的數據信息,并指出許多國家認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原則,但是在該原則的適用上存在差異。報告三收集了各國開展教與學質量標準的實質性研究所取得的進展信息。“教材是教與學的聯系紐帶,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可以說,教材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 ⑥因此,報告四認為,提升ALE質量不僅需要進行課程改革,而且需要不斷開發適切的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自2015年以來,在對“開發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這一問題作出回應的147個國家中,有72%的國家在開發教學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有65%的國家在開發學習材料方面進展可觀。報告四指出,可以通過培養ALE的教學能力,或使教學質量與學習者的需求相匹配來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材料,并介紹了部分國家自2015年以來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材料的實例。報告四重點介紹了德國ALE教學方法的GRETA標準。GRETA代表在成人/繼續教育中發展教師能力跨部門認可程序的基礎,基于理論和實證研究開發了一個包含ALE教學活動所需的所有能力,并且可以使用多種方法來驗證和加強教育者活動的模型。
就ALE的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而言,相較于前三份報告,報告四要求“使教學質量與學習者的需求相匹配”,更加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期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提供與成人學習者相關的和有效的教育提升ALE質量,總體進展可觀。
(四)改善ALE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愈發重視從業者的專業發展
“在不斷變化的全球教育格局中,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對于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擺脫盲從至關重要。” ⑦而教師培訓在提升ALE從業者的素質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各國承諾“與更高一級的教育機構、教師協會和民間社會組織建立伙伴關系,改進對成人教育者的培訓、能力建設、從業條件和專業化” ⑧。基于此,報告一指出,成人教育從業者是保證質量的關鍵。報告二強調,“在成人教育中培養、保持專業人才,提高專業人才的素質,創造培養專業精神的工作環境是關鍵問題。”⑨報告三進一步將“為ALE的教師和推進員安排職前教育與培訓”“為ALE項目的教學工作確立準入資格”“為ALE的教師和推進員提供持續的在職教育與培訓”界定為ALE項目質量監控的三個關鍵方面。報告四顯示,2015年以來,在對“改善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這一問題作出回應的146個國家中,有52%(76個)的國家改善了對ALE從業者的職前培訓,在改善ALE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和就業條件上,分別有70%(105個)和58%(79個)的國家取得了進展。此外,ALE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以及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
從四份報告的監測內容來看,各國愈加注重ALE從業者的專業發展。與前三份報告相比,報告四側重于收集各國在“改善ALE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方面實際進展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按照全球、地區以及收入水平三個維度分列開來,使數據的呈現更為直觀、清晰,實現國家間的橫向比較,有利于各國了解自身的不足,從而采取精準的應對措施。
二、ALE質量的問題剖析
2015年以來,大多數國家的ALE質量取得了多維進展,然而報告四的調查結果也暴露出ALE質量提升不均衡、公民教育領域質量提升進展甚微、ALE質量監測數據不足等問題。
(一)ALE質量進展不均衡
報告四顯示,在ALE質量方面,雖然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呈現出良好的變化趨勢,但具體的進展并不均衡。
自2015年以來,全球ALE在開展新課程或課程改革方面的進展最高(75%),在對ALE從業者的職前培訓方面進展最低(52%)。六個地區中,中歐及東歐地區在制定ALE課程和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方面取得了最大進展。除制定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和改善ALE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外,北美及西歐在與ALE質量有關的其余五個指標的進展最低。阿拉伯地區在改善ALE從業者的在職培訓方面進展最高,而在制定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上的進展最低。撒哈拉以南非洲在開發學習材料、教學方法,改善ALE從業者的職前培訓三個方面的進展最高。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在改善ALE從業者就業條件方面取得了最高的進展,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在改善ALE從業者的在職培訓中進展最低。
如前所述,首先,就ALE質量的某一方面而言,如在新課程的開展或課程改革方面,進展最高的中東歐地區(94%)與進展最低的北美及西歐地區(52%)有較大的差距,而在改善ALE從業者的就業條件方面,不同地區進展率的差異更為明顯。其次,就某一地區而言,ALE質量提升的總體進展不均衡。如中歐及東歐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ALE質量提升的進展較高,而北美及西歐國家ALE質量多數指標的進展最低。
在按收入水平分列的國家中,低收入國家ALE質量提升總體進展較高,中高收入國家在對ALE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及就業條件改善方面取得了最高的進展,相比之下,高收入國家在ALE質量多數指標的進展最低,中低收入國家在制定ALE課程和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方面取得了最低的進展。換言之,大多數國家已意識到ALE的關鍵作用,尤其是低收入國家正積極推進ALE的發展,ALE質量提升的總體進展率超過其他收入水平的國家。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在ALE某一質量指標的提升中存在差距,尤其是在開發ALE學習材料和對ALE從業者的職前培訓上更加明顯。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ALE質量提升進展不均衡,致使全球ALE資源難以有效整合,從而實現ALE效益的最大化。
(二)公民教育領域質量提升進展甚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于2015年通過的《成人學習和教育建議書》(以下簡稱為《建議書》)強調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通過社區教育、大眾教育或自由教育,培養成人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促進繼續培訓和職業發展,提高公民參與積極性”⑩。報告四收集了自2015年以來ALE質量在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以及公民教育(即自由教育、大眾教育和社區教育)三大學習領域的進展信息。其一,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是ALE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想狀態下,公民應持續提高讀寫能力來應對社會生活中的多種挑戰和復雜環境。在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這一領域,除改善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及就業條件兩個方面外,各國在制定ALE課程質量標準等五個方面都取得了最高進展。其二,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是連續學習過程的基本要素。成人通過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掌握充分投身于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工作環境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養。相比于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公民教育,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在改善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及就業條件兩個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其三,公民教育對于提高公民參與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建議書》指出,公民教育能使“人們有能力積極參與應對貧困、性別、代際和諧、社會流動性、正義、公平、受排斥、暴力、失業、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各種社會問題。它還能增進健康和福祉,豐富文化和精神生活,促進個人發展,維護尊嚴,使人們過上體面的生活”11。然而,報告四顯示,ALE質量所有指標在公民教育這一學習領域的進展率均低于3%,具體到制定學習材料質量標準和評估學習成果方面,進展率則為0%。
(三)ALE質量監測數據不足
掌握系統、全面的數據是更好地監測ALE質量的必要條件。為監測《框架》的實施,各國承諾“定期收集和分析以性別和其他因素分類的有關成人教育項目的參與及其進展情況的數據和信息,以評估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并分享良好做法”12。《報告》系統收集了ALE質量各領域的進展信息,以跟蹤《框架》的執行情況。盡管自2009年以來在監測全球ALE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從報告四的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得到的數據和信息仍然不充足、不對稱。一方面,報告四未能承繼前三份報告的傳統繼續收集各國ALE有關監測、評估和質量管理系統的信息,致使該方面的監測數據中斷。另一方面,“在規劃過程中,很少有系統地進行需求評估和研究,以確定適當的內容、教學方法、提供方式和基礎設施”13是《框架》提出的ALE質量所面臨的挑戰之一。“雖然‘基于證據的決策這一詞語已經成為官方話語的一部分……但當被要求在國家報告中描述成人教育研究的可及性時,極少有國家對此作出回應。”14報告二和報告三跟蹤了各國開展ALE相關研究的進展,遺憾的是,報告四并未繼續收集自2015年以來各國在此方面的進展信息,致使利益相關者基于可靠數據采取行動的愿景落空。綜上所述,由于監測數據的不充足、不對稱,難以全面、系統地了解全球ALE的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導致利益相關者不能在把握ALE新訴求的基礎上做出基于證據的精準舉措。
三、ALE質量的提升對策
為充分發掘ALE在實現平等和包容性、減貧和建設平等、寬容、可持續的知識社會方面的潛力,在未來ALE的發展進程中,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應從以下方面入手推動ALE質量穩步提升。
(一)培育質量文化,促進質量均衡提升
《框架》要求各國在ALE中培育一種質量文化,這種質量文化絕不是在技術主義理念指引下,通過對“評估指標體系的細化和量化,質量監控體系的系統化和經常化以及內外部質量保證和控制的文本化、程序化等”15來保障質量,而是“以‘質量文化為切入點,鼓勵成人學習供應商建立‘質量文化,通過思維與態度的轉變,把‘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嵌入到機構的活動中去,并作為一種‘抗體植根于機構員工的血液中”16。在此關照下,鑒于不同地區以及ALE質量不同方面積極變化的速度不同,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應樹立ALE質量文化意識,根據自身實際,確定正確的優先事項,促進全球ALE質量均衡提升。首先,對于在ALE質量提升方面取得較高進展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低收入國家,應建立相應的政策激勵機制,鼓勵利益相關者轉變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思維與態度,加強彼此間的協作,繼續保持積極進展的良好態勢。其次,對于ALE質量提升進展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應在ALE中塑造質量文化,重新制定ALE質量標準,從源頭保障ALE質量。正如克勞斯比所強調的:“一個企業若想永久免于困擾,就必須改變企業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消除造成產品(或服務)不合要求的原因。”17基于此,各國政府應建立一種“預防”式的ALE質量文化,具體措施包括:其一,在課程開發方面,應改變課程內容不能滿足成年學習者的需求和期望亦不能激勵他們充分參與課程的狀況,課程內容的設計應傾聽學習者的意見,并將他們先前的知識和經驗考慮在內。其二,在教學方法上,應擺脫對普通教育教學方法的依賴,避免填鴨式、灌輸式教學,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重視成人學習者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其三,在推動ALE從業者專業化發展方面,要明確ALE從業者,特別是ALE教師的入職資格、準入標準等,打造專兼職相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將ALE從業者的培訓作為提升ALE質量的常態化舉措,“將可持續發展教育整合到職前、職后的教師培訓項目中”,使“教師具備關鍵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力”18。其四,ALE學習成果的評估應關注自身的特殊性,基于不同的學習形式設計與制定ALE學習成果評估標準對企業培訓、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等非正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認可、認定與認證,賦予成人從正規教育體系之外獲取的知識技能以價值。此外,質量文化的培育要求樹立合作意識,各國政府應利用國際社會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以及三方合作,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的ALE的良好做法和教育理念,結合本國實際進行本土化創新,進而提升ALE質量,推動ALE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變革教育理念,助推公民教育改善
要提升ALE質量,必須變革教育理念,摒棄“重視普通教育,輕視成人教育”“重視正規教育,輕視非正規教育”的思想。“世界上若沒有成人學習和教育,教育推動社會、政治、文化、經濟進步的力度就被削弱,人類發揮潛力的空間也會被壓縮。否定ALE的價值,也就是否定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人們可以畢生學習且不斷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19公民教育作為ALE三大關鍵領域之一,能“使公民擁有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做出明智決定并應對區域和全球挑戰的技能、價值觀和態度”20。基于此,各個國家和地區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將成人教育作為提升公民素質的主要抓手。第一,調整ALE課程內容。應改變當前ALE課程內容多偏重于實用技能和理論知識而較少涉及公民教育的情況,適當增加公民教育在ALE課程中所占的比重,課程內容“應當體現公民的權力與義務、公民道德、公民認同以及公民實踐能力等方面,更應當以公民意識為主線”21,兼顧成人的現實生活需要與公民素質的培養。第二,拓寬公民教育實施領域。各個國家和地區的ALE政策應向公民教育領域傾斜,將公民教育擴展到除學校之外的學習領域。如大力發展社區學習中心制度,依托社區的公共服務體系整合公民教育資源,建立社區紐帶,同時,將公民教育滲透到成人的家庭和工作場所中,通過多種途徑為成人提供全方位接受公民教育的機會,將公民教育主流化。第三,喚醒成人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主體意識。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中國乃至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和對其抗擊之戰,正是一次特殊的公民教育契機。各國政府應把握機會,喚醒成人公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主體意識,通過成人所熟悉的媒介形式養成理性的公民意識、服務社會等。因勢利導,讓帶來災禍的疫情成為自覺的公民教育行動。
(三)改進數據收集,完善質量監測機制
ALE是一個多樣化領域,定期收集系統可靠的數據是提升ALE質量的關鍵一環。建立充足、強大的數據庫,既能衡量ALE所做出的貢獻、評估ALE所取得的進步,也能將不同國家和地區在ALE質量提升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橫向比較。“我們認識到需要有效和可靠的定量和定性數據來指導我們在成人學習和教育方面的決策。為實現《貝倫行動框架》,與我們的伙伴合作設計并實施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定期記錄、跟蹤機制是至關重要的。” 22基于此,一方面,相關國際組織應進一步協助成員國加強數據收集和能力建設工作,建立國家層面的ALE數據庫,全面收集ALE質量各方面進展的信息,確保數據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消除信息不充足不對稱的問題。另一方面,置身于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將通過鼓勵‘數據革命(data revolution)得到進一步強化”23,應充分挖掘大數據在提升ALE質量方面的潛力,利用大數據建立高效、平穩的信息收集和數據分析系統,把握質量的動態性,適時調整監測范圍的廣度和深度,“要決定‘什么是衡量和監測的重點,而不僅僅是‘什么是容易衡量和監測的”24。在掌握全面數據信息的基礎上,考察ALE的整體狀況,剖析ALE存在的問題,進而尋求完善ALE質量信息監測機制的可行性策略。具體而言,首先,拓寬ALE質量信息監測范圍。各國應進一步細化ALE質量的監測指標,在改善正規ALE領域信息監測系統的同時,探索建立包括學習成果、質量標準等指標在內的非正規ALE領域的信息監測機制,提升ALE質量監測的綜合性,不斷強化成人教育的社會話語權。其次,實現ALE質量監測主體多元化。各國應統籌開展質量監控工作,探索建立以各國ALE質量監測部門的自我監測為基礎,成人學習者、ALE供應商、獨立的第三方監測機構以及國際社會綜合監測相結合的監控機制,為ALE監測機制的建立及運行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最后,實現ALE質量監控常態化。各國應開發ALE監測與評估工具,建立相關機制并做好相應的能力建設,如建立ALE年度質量報告制度,在監測ALE質量進展的同時弘揚和傳播良好的做法和實踐,助力ALE質量的整體推進。
綜上所述,報告四以制定ALE課程和ALE學習成果評估的質量標準、開發ALE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改善ALE從業者的培訓及就業條件為切入點,揭示了自2015年以來全球ALE質量發展的基本態勢,并將這些質量指標按照《建議書》劃分的三個學習領域,即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以及公民教育分列開來對相關信息進行追蹤,清晰地描繪了全球ALE質量提升狀況的圖景。第七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將于2020年召開,報告四關于ALE質量的監測結果將為其提供豐富的信息和分析資源。我們期盼各個國家和地區采取行動,共同努力,確保任何人——無論他/她們是誰、在何處或者面臨何種挑戰——都不會掉隊,從而不斷提升ALE質量,利用ALE的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注釋]
①②④⑤⑧121322UIL.Belém Framework for Action:Harnessing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a Viable Future.[EB/OL].(2010-05-20)[2020-02-08].http://uil.unesco.org/adult-education/confintea/belem-framework-action.
③142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 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R].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70,73,73.
⑥蘇漢元,李志源,楊頻波,等.成人教育教學質量控制的現狀分析與未來[J].繼續教育研究,2010(9):32.
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文科,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9.
⑨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Second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M]. Hamburg: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2013:143.
⑩111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三)[M].上海終身教育研究所,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145,146,124.
15王建華.高等教育質量管理:文化的視角[J].教育研究,2010(2):57.
16歐陽忠明,韓晶晶,肖菲.歐盟國家成人學習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6):55.
17(美)克勞斯比.零缺點的質量管理[M].陳怡芬,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131.
18楊尊偉.面向2030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與中國行動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9(06):21.
20周紅霞.2030年教育:邁向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仁川宣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5(14):37.
21李有發.論成人教育的公民教育使命[J].河西學院學報,2004(6):87.
23熊建輝,臧日霞,杜曉敏.邁向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教育2030行動框架》之實施方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