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宇
摘要:央企的內部審計工作一直備受社會各方的關注,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實現央企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也是業界和學術界探討的話題。文章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以大數據對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帶來的影響為基礎,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可行策略,探討了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實踐途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內部審計;央企;價值增值
引言
如今,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深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走進了各行各業,例如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分析、醫院可以利用大數據優化醫療流程、防疫工作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疫情分析等,通過不斷的實踐與應用,大數據技術本身也在不斷地完善,其確實給許多工作帶來了價值增值。長期以來,央企的內部審計一直存在或少或多的問題,將大數據應用到內部審計中開辟內部審計新途徑,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并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對企業內部實施更精準的監督;另一方面是為了助力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是,大數據的應用也給央企的內部審計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探討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可行策略與實踐途徑十分必要。
一、大數據對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帶來的影響
(一)基于大數據的內部審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數據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詞,每分每秒都會產生新的數據信息,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實現價值增值,已經超過了探討隱藏在這些數據背后的因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數據+內部審計”是時代的產物。內部審計工作依賴于央企日常經營產生的內外部數據信息,而在大數據時代,這樣的數據信息如雨后春筍,央企的內審人員篩選出有效的數據信息,再進行整理和分析的工作量較大,而大數據可以實現自動的篩選、整理和分析,極大地提升內部審計的效率,從而更快地將內部審計的相關結論反饋到工作中。
(二)大數據的應用還將帶來內部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
通過大數據基礎及其相關工具的應用,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也將提升、也會有利于央企建立風險動態預警機制。企業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就是通過內部審計工作發現日常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優勢,并通過對搜集來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實現經營管理模式的優化,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為企業自身和上下游客戶創造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大數據的應用進一步打開了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途徑。但是,大數據的應用需要計算機網絡的支持,這就增加了黑客和木馬病毒攻擊的可能,央企的數據信息安全就將受到威脅,從而會給央企留下經營風險的隱患。
(三)基于大數據的內部審計將有助于央企風險管控水平提升
國有企業在深度參與市場競爭中,同時又要兼顧其社會效益的實現,因此基于大數據的內部審計可以更加全面地結合央企的實際情況,使相關風險管控效果更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國有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在更為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采用復雜的金融工具,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加劇金融風險,可能給國有企業帶來重大影響;二是在全球化環境中,國有企業勢必會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影響,當波動較大時會給國有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一不小心可能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三是當前金融風險的出現對國有企業的影響頗大,但也能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防范,例如國有企業通過專門的部門進行數據收集,并通過內部審計進行分析,及時在業務流程與關鍵環節方面進行強化管控,促進相關業務部門和金融投資部門、財務部門強化管控,使央企更好地面向市場、面向世界,對復雜的金融工具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并逐步提高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與能力,盡可能地將出現金融風險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為國有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可行策略
(一)實現審計工作模式的革新
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采取小組式,即以每一個項目組為單位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最終匯總審計結果。這一傳統的審計模式確實滿足了人工審計應用需求,但在大數據時代,央企逐漸引進了ERP管理系統、BBS公告系統、OOS等其他的管理信息化系統,傳統審計模式是難以與這些信息化系統互相協調,在此基礎上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的空間就會相應縮小。因此,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首先就要革新傳統審計工作模式理念,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重新審視之前分散化的小組式審計模式,充分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點以及大數據信息化系統的運作方式創新內部審計工作模式,使其更適應大數據和信息化系統的要求。以內部審計的決策階段的具體應用為例,央企的審計工作人員可以將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通多大數據信息化系統共享給各個崗位的人員,群策群力確定審計范圍和方向。
(二)加強對央企數據安全保護
近幾年,大數據平臺的信息泄露頻發,與此有關的利益關聯也加劇了泄露的可能,因此需要明確的是,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防護要求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央企的內部審計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大都是企業內部的資料,有一定的保密等級,信息的泄露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何談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因此,大數據時代央企實現內部審計價值增值還需要加強對數據信息安全的保護。首先,要求央企的內部審計人員有足夠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其次,要對央企的各類管理平臺信息化系統植入防火墻程序和風險警報程序,并完善其中的權限設置;最后,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定期聯絡系統維護人員對可能的數據系統進行排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三)提升大數據信息的應用準確性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應用中的逐漸完善,可整理和分析的數據類型更多元,也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橫向、縱向等多維的分析,呈現不同的分析結果供企業的相關人員選擇。這樣要求央企內部審計人員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過硬的專業實力,能夠從中找出對內部審計有用的分析結果,提高數據信息應用的準確性,才能進一步實現價值增值。在實務中,有的央企建立大數據業務系統,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該系統了解各業務模塊記錄以及對應分析結果,找出有用的信息從而對業務過程進行審計,掌握業務動態進程并進行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提示風險,進而優化經營管理,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除此之外,如今各類綜合性的審計系統層出不窮,各個板塊的分劃更加細致,央企的內部審計人員還要提升系統的操作水平,才能準確應用相關的數據。
三、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的實踐途徑
(一)基于大數據建立動態預警機制
在當前經濟下行的階段,市場的大環境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央企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與日俱增,一面是外部市場環境的直接影響,一面是內部經營管理的間接影響,央企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將以風險防范為重心。在大數據時代,央企可搜集的數據信息更多也更細致,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再將分析結果導致風險預警模型,完全有可能實現動態風險預警,而且大數據技術本身就可以實現動態的數據分析,這也為建立動態風險預警機制奠定了基礎。就內部審計工作而言,其可以實現對審計對象的動態監督,建立審計預警機制,便于及時進行調整和干預。
(二)基于大數據建立管理導向型審計
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不同的是,其不是僅關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合規性,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還關注以此為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考慮的是更長遠的利益。建立以管理為導向、以戰略為導向的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在央企中已經比較常見。在大數據時代,比較容易依賴系統的權限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以及其中地各個審計崗位,在實務中,有的央企已經實現由董事會直接負責管理內審部門,按層級建立成員和下級單位審計機構,這樣既保證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也能全面關注企業的各個業務環節,建立管理導向型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
(三)基于大數據重視平臺建設
我國央企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水平有高有低,有的企業過于關注內部審計工作的技術工作,而忽視了平臺的建設,而大數據時代對企業內部審計平臺的建設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多數央企都有成員單位和下級單位,平臺的建設可以優化審計資源的配置和實現數據資料的共享,進而實現聯網審計和遠程審計;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實現非現場審計,進一步擴大了內部審計的范圍,全面的內部審計對實現價值增值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因為全面內審的過程可以更細致的了解央企各個業務環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規避相應的風險,將內部審計由事后監督轉向事前預測與風險提示。
(四)通過基于大數據的內部審計強化央企風險管控
結合央企當前內部審計的現狀,基于大數據的內部審計在風險管控方面應著重考慮數據分析、信息化內部審計以及風險管控程序完善等方面進行。一是央企要建立大數據收集與分析機制,除前述大數據平臺建設外,還要針對內部審計的數據篩選與樣本庫的設計等進行專門設計與安排,確保內部審計的基礎數據是有效數據與相關數據。二是央企必須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內部審計的構建,積極應對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各子公司要充分支持子公司信息化審計,統一各個子公司子數據系統的數據,實現子公司的子數據系統與內部審計網絡系統相對接,為內部審計網絡系統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礎,擴大內部審計信息的范圍的同時增加信息獲取速度。三是央企應該建有相應的風險評估機制,并通過內部審計確保該機制有效運行。對于企業日常經營的各個環節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標準,通過內部審計對實際工作情況與風險控制標準的偏離對企業的經營進行評估,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做好預防措施,保證潛在風險真實發生時對央企的危害最小化。
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大數據時代對央企的內部審計工作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機會在于央企的內部審計將會有更多的可能實現價值增值,挑戰在于其對央企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更高,對央企信息化系統安全等級的要求更高。需要明確的是,大數據時代央企內部審計實現價值增值有可行性和實踐途徑,對央企而言,其需要結合自身的經營管理狀況和實際需求,做好大數據應用的成本收益分析,以長遠的利益為目標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彭程.試論大數據時代大型央企審計價值增值策略及實踐[J].時代金融,2018(26):163–164.
[2]王舒儀.大數據環境下內部審計信息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