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計算機已經走入我們千家萬戶,對于計算機我們并不陌生,源于社會的發達以及計算機的普遍,那么對于學生來講,尤其是中職生開設這門專業課,可以說也是輕車熟路,大部分還是較為熟悉的,因此對于他們的計算機水平不言而喻,那怎樣評價其水平高低,以及在計算機實踐課綜合評價呢?這要從幾方面說起。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實踐課程;評價
中職計算機的理論課與實踐課占著同等的重要位置,沒有理論做基礎,在實踐中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或者說會走很多彎路,不過記憶頗深,但是有理論做指導,最起碼會節約很多時間,不至于茫然舉措,學的會很快,掌握得較為系統,運用合理,也有以往卻或者不用會手生,目前對于中職生來講,一切都處于學習時期,應盡快地掌握有關技術知識,練就自己的能力,老師則對學生實踐情況做一評價,中職計算機實踐課程不但要有良好的教學形式,還需要良好的評價模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從而促進計算機教育的發展。
一、 中職計算機實踐課評價對象
(一)學生方面
計算機專業的特性注定要實踐操作,而且作為主課,因為計算機專業特性原因,必須上機操作,空洞的理論不能滿足也不符合職業教育的有關規定,尤其計算機這樣專業性強、操作性也強的專業,主要對學生的操作性、靈活性,以及知識能力結合綜合評價,以及自身熟練程度和多方面運用結合,尤其非常規步驟的練習,考核學生創新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體現程度。
(二)教師方面
教師主要考核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學生掌握熟練程度以及正確使用技巧的熟練程度。在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或者安全意識等裝狀態的處理能力情況。以及在實操課的實用程度,學生接受程度,學會百分比率等等。
二、 中職計算機實踐課評價原則標準
(一)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
在中職計算機教育學的過程中,畢竟主題為學生,教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學生,主要負責完成所實習科目的完成情況以及安全諸多事宜,有利于教學的各項工作。教師評價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但要在教學中改變觀念,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實踐課程評價中,教師更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由被動變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教會學生怎么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二)重視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考核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中職教師進行評價時,不但要評價學生計算機使用情況,更要評價中職生計算機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客觀評價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往往出現多名教師一起教學的形式,為了評價更加精準,教師要以公平公正為基礎,評價過程中保證客觀,重視學生實踐過程中實際操作情況,制定具體標準和評價性指標,方便教師做出客觀評價。
三、 中職計算機實踐課程評價模式研究
(一)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這兩個理論是美國教授在《評價方法論》中提出的概念,后期被心理學家融入教育領域,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目的不同,其中形成性評價指學生學習過程的態度、表現和情操等方面的評價,更加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是對教學結果進行評價,教師在教學后對學生學習和自身教學情況的檢驗,在教學完成后進行。中職學校一般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試后進行,注重的是結果。以往的教學評價中,終結性評價在總體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一般是利用該評價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這種評價有片面性,長此以往學生只注重成績的高低,忽略了學習過程中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改變這一情況,就要引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融合。不但考慮學生的最終成績,更要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根據學生完成任務情況,進行學生間的互評等。教師對每次實踐課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生優點予以表揚,對缺點及時指出并改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動手操作,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二)知識和能力相結合
中職院校作為教育中的一種特殊結構,目的是讓所有的人都接受教育,使學生成為具有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人。總的來說,中職院校不但要培養學生的知識理論,更要加強學生能力,這才符合現代化計算機學科的人才培養。例如中職學校計算機實踐課主要是訓練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各種軟件的使用等。關于計算機實踐教學中的評價,最主要的是對知識和能力相結合,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知識的運用和能力的考查,只有將兩種形式結合才能通過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學習和實踐能力。
(三)確保計算機實踐課程獨立性
計算機作為中職院校課程中的基礎學科,幾乎所有專業都會學習計算機信息課程,其中計算機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很多院校將計算機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分離,單獨教學,這種教學形式對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很大幫助。教學評價對教學效果有指導性作用,評價中也要將實踐評價和理論評價分開,設置單獨的計算機實踐評價體系。實踐課程的評價重點在于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價中考核目標不同,評價時運用不同的方式采取相應的考核,給予最恰當的評價。所以對計算機實踐課程進行單獨評價很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和專業特點,保證實踐課評價的獨立性。
(四)課外學習成果融入評價范圍
計算機實踐課程的評價多種多樣,很多教師只在班級中對其進行評價,評價范圍不全面,很多中職院校中由于實踐課設置緊湊、教學場所有限、實踐課時少等缺點,學生實際操作的范圍被限定在固定區域內。教師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和操作范圍,往往會在課外創建一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計算機操作大賽、興趣小組等,鼓勵學生參加。這類活動往往和學校中教學內容相脫離,學生參加活動過程中會學到很多課堂中沒有學到的知識。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外的學習情況,將其納入評價范圍,給予學生科學評價,使學生更加積極參加活動,探索學習。
四、 結論
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的總結,科學的評價機制可以對教學進行準確的定位,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現在很多學校進行教學改革,中職院校也不例外,計算機實踐教學中評價模式的完善和改革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劉海學,翁群,劉海嬌.基于CDIO的計算機實踐教學學生評價模型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78-79.
[2]柴水英.關于計算機技能實踐課教學質量評價的思考[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3):59-63.
作者簡介:
張寧,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