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摘 ?要:2020年2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開始蔓延到全國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正式打響。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傳染性強,暫無特效藥物和疫苗治愈,并存在不確定性等特殊原因,給學生在校學習和高校教學都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此教育部及時發布了《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決定推遲開學時間,鼓勵各地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隨后各級教育機構相繼發出“開學不返校,停課不停學”通知。面臨如此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勢頭,短期內普通高校學生返校開展常規教學已無法實現,如何保證體育課在線教學的正常開展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普通高校;體育課;在線教學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面對面授課、大規模聚集已無可能,為避免疫情向校園蔓延,應國務院和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地各類學校延期開學,實行“停課不停學”。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現有各類高校2600多所,學生人數多達3800多萬,規模居全世界第一。“疫”不容遲、“學”不能緩,各高校面對疫情迅速做出反應,自二月份以來,紛紛啟動在線教學方案,有條不紊推進各項教學準備工作。
1高校線上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質量難以監管
摸著石頭過河,大部分高校目前尚未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線上教學監管體系。線上教學,雖說學校會安排教學管理相關人員進行隨堂聽課,但因相關人員數量有限,并不能做到每門課程每個教學班都進行隨堂聽,且并非專業督導,也不能給任課教師提出更好的建議,只能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大概判斷整體情況。另外,雖有固有的教學平臺對接教務系統,導出相關數據如學生考勤情況、主題討論情況等,但并非每個老師都使用學校固有的教學平臺,那么在其他平臺的教學情況,學校就很難掌握,無法實行有效的監督。
1.2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問題
此次疫情倒逼廣大一線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前期因為對平臺、工具等操作不熟練,時有失誤和“翻車”,但整體來說是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極大推動。在線教學的新常態發展,勢必要在轉變教師觀念、樹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生態理念、培訓教師在線教學技術操作和課程設計與組織實施能力、構建在線教學教研及管理評價體系等方面加大力度。
1.3學生在線學習受居家條件限制,對體育課在線教學存在疑慮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繼武漢“封城”后,全國各地為了防控疫情相繼實施了嚴厲的管控措施,城市之間、城鄉之間交通基本阻斷,各大商場、餐館、體育場館、健身培訓場所活動一律按規定停止營業,聚集性體育娛樂活動一律取消。要求民眾居家盡量不要外出,有疫情發生的居民區要求居家隔離,進出居住區必須服從疫情期間的特殊規定,辦理必要事情外出必須申請綠色健康碼登記并測試體溫。為此,居家的大學生除了在線上課外,外出活動鍛煉受到了限制,基本上沒有了外出鍛煉的條件和場地,活動范圍局限在居家的客廳、書房、走廊、陽臺或小院內,課余外出鍛煉完全沒有辦法實施,體育課在線教學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被限制在居家條件下的一個有限的活動空間范圍之內,這嚴重影響著教學項目、內容、練習方法的正常開展與應用。
2大學體育課在線教學應對策略
2.1優化課程資源建設
首先要整合各級課程資源,打破信息“孤島”壁壘,構建國、省、市、縣、校五級互補,城鄉、區域、校際協同,交互共享公益的教學課程資源平臺,為各地各校提供資源的選擇、重組、補充等;其次要考慮到四川教育優勢明顯、短板突出的實際,課程資源建設不能一刀切。要針對民族地區、農村地區、城市地區等不同學生提供課程資源,避免優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下”現象,確保在線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和差異的學生需求。
2.2構建多種交流對接平臺,保證教學渠道暢通
體育課在線教學改變了體育教學的組織結構,使常規教學的場地“集中式”變為了不同地點的“散布式”。為此,通過微信群、公眾號、校公文通和教學秘書微信平臺,建立“單位-教師”“單位-學生”“教師-學生”等多種交流對接聯系方式,是保證教學渠道暢通、貫徹實施體育課在線教學計劃安排的重要橋梁。教學指導小組每周在單位教師微信群、公眾號平臺,按時上傳發放開發制作的不少于4組、總時間在30分鐘左右的以提高身體運動功能為主的在線教學視頻,以利于教師、學生提前熟悉教學內容,做好居家備課、上課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體育部辦公室利用這些平臺及時傳達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級部門對在線教學的相關要求、宣傳解讀體育部關于本學期體育課統一計劃安排的理論依據、學生健康體質測試的相關文件等內容。并在教學秘書信箱開通專門答疑平臺,回復眾多學生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體育課調整安排的通知精神、教學進度統一安排、體質項目測試計入學業評價所造成的理解不透、顧慮和疑惑等相關問題,疏通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癥結,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端正學生在線學習態度,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體育課在線教學順利實施提供了有效保證。
2.3打造教學綜合服務平臺,創新教學質量監管體系
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打造綜合服務平臺,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并在綜合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創新創新教學質量監管體系,實現教學過程數據實時監測,對教與學進行個性化分析和評價,構建教學質量實時反饋機制。
3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國教育部門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開啟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轉換器”。疫情期間,教師、學生和家長積極做好各自的工作,保障在線教學順利開展。在經歷疫情期間教育領域信息技術與在線教學融合實踐的“大考”后,我們有必要也有基礎,對在線教學從不同角度進行總結,并思考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借現代技術之力有效促進學生能力和素養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曉紅.多措并舉,保障疫情下高校線上教學高質量發展[N].湖南日報,2020-3-9(04).
[2]王繼新,付衛東.疫情下的中小學在線教育大數據畫像[N].中國青年報,2020-4-13(08).
[3]鄒園園,李成軍,謝幼如.疫情時期高校在線教學“灣區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電化教育,2020,399(04):22-24.
本文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應對策略與教育反思研究”專項課題:“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體育課在線教學的實施與思考”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