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摘? 要:在初中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普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現階段我們應該順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潮流,改革以往過度理論化、技術化取向的弊端,立足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和興趣所在,著力培養青少年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解決學習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 信息技術? 素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a)-0135-03
On the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Students of Middle School
ZHANG Xiaohong
(Zhongpu junior middle schoolin Lintao County, Gansu Province, Dingxi,Ge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their comput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by popularizing the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t this stage, we should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reform the disadvantages of over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orientation in the past, and base ourselves 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ve level,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efforts are made to cultivate young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life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Strategies
筆者結合近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以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為基礎,通過進行理論探究和教學實踐分析,就初中學生計算機思維能力培養、信息技術素養提升面臨的現實困境,以及影響問題形成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對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的應對策略進行深入探討,以供各位信息技術教育同行參考,以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為培養具有信息技術思維能力的新型數字公民,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內容較為枯燥,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致使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興趣不高。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能,這一目標雖然不高,但要全面高質量地完成卻有一定的難度。根據筆者近10年來的教學實踐發現,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育面臨著以下困境。
1.1 思想認識重視不夠,師資力量薄弱不足
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均衡化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碗水端不平”的現象,在廣大農村地區學校硬軟件的投入及設施完善上還有待提高,部分學校對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重視不夠,認為信息技術課程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其分數不計入總分,對信息技術師資力量建設不夠重視,科班出身的教師少,多由半路出家的教師轉科任教。
1.2 執行課程標準不嚴,課時被大幅度占用
大多數學校雖然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足信息技術課,但受應試教育等傳統守舊觀念的影響,信息技術課程的標準不能嚴格執行,家長和教師對信息技術課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學生學打字、玩游戲、上網聊天的課,對信息技術在未來學生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課時常常被其他老師瓜分,校領導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信息技術課的課時不足,教學內容不能按要求完成,教學效果更是無從談起。
1.3 教學研究不深不透,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受到課程特點的影響,優質課、示范課較少,教師受自身條件的制約,對教材吃得不透,教法研究不細,將信息技術課當成學生的“娛樂課”,認為自己只要管好紀律就行了,學生在課上想干啥就干啥,只要盡興放松就行,在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沒有及時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沒有將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全面展示給學生、沒有成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質的提升,促進學科發展作用不明顯,沒有真正實現教與學的無縫對接。
1.4 硬軟件建設滯后,經費保障有待加強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腳步逐步加快,基層中小學的建設逐步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自國家全面推行教育均衡化政策以來,為基層中小學配套了大量的硬軟件設施,解決了基礎建設的短板。學校的均衡化建設政策,為基層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困難,現在每個教研室都有了備課專用機,掃描打印一體機,做到了光纖接入,教室都配備了教學白板、投影儀、多媒體電教系統,實現了質的跨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各項設施逐步老化,有些設施因為損壞失去了維修的價值,但由于學校的財力有限,現有的經費不足以保障開展大規模的提升改造,所以硬軟件建設滯后問題又重新顯現。
2? 加強硬軟件建設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
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高效推進,是要以強大的硬軟件建設做保障的。在硬件建設過程中,學校如抱著能省就省、能用就用的湊合態度,會導致學校的硬件建設滯后,影響學生上課時的操作體驗,應根據學校規模每年進行一定量的設備采購及更新,加強對現有設施的維護與保養,力爭使舊機如新,確保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有強大的硬件支撐;在軟件建設方面,學校要及時配套采購相關軟件,通過專項采購、打包采購等途徑購置教學軟件資源,加強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鼓勵各學科老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動手制作PPT及微視頻,利用“拿來主義”的方針,努力搜集整理名校和有關教學網站的優秀資源,結合該校的教學實際及學生水平進行加工處理,使他們能夠達到“拿來能用、用之有效”的效果,全面突破信息技術教育的瓶頸。
3? 推進分層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
由于學生家庭條件、個人知識儲備、認知程度有所差異,導致孩子們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時甚至是不盡人意,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忽視孩子們的個體差異,依然采取單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統一要求,就會致使部分學生吃不消、吃不飽,個體之間的差異就會進一步擴大,針對這一現實問題,筆者建議采取分層次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差異類型進行分類分層次,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次教學、輔導、評價,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筆者在甘肅省地方課程《信息技術》教科書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模塊的教學中,就通過分層次教學法進行了實施,筆者將所有的學生分成ABC三類,即A為基礎組,B為提高組,C為拓展組。對于基礎組的學生,只要求學會基本的文字錄入、簡單的磅值、字體設置,按要求進行排版就可以了;B組學生在全面完成A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了插入表格、設置頁碼格式等內容;而對于有文字錄入基礎,具有一定實操水平的學生,要求在全面完成A、B組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斜表頭制作、統計圖表導入等拓展內容。鼓勵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熟練操作后,積極向上一層級拓展。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明顯提升,不同層次的孩子們都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體會到了久違的學習成就感,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幅提高,分層次教學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建議進一步推廣。
4?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信息技術是初中必修課之一,雖未列入中考科目,但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信息技術教育作為新興學科,師資力量一直是影響教學質量的短板所在,要想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質量,尋求破解教學難局的關鍵,就是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因為教師不僅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要素。例如,該校雖為典型的鎮級中學,近年來卻在信息技術師資力量建設方面有長足的進步,該校通過實施全員培訓及骨干培訓等方式,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在全員培訓中,將全體教師按年齡段分類,由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骨干就地培訓,開展了“多媒體教學系統應用”“辦公自動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在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培訓中,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安排骨干教師參加市縣教育系統組織的重點培訓,比如守護綠色家園維護網絡安全、教學PPT制作、flash動畫提高班等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師資水平,為全面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補齊了短板,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5? 結語
面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和不利因素,作為新時代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我們應當共同努力,全力突破教學困境,找準學生的興趣所在,采取自主探究的策略,推進分層次教學,構建高效民主和諧互助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的奧妙和精華所在,促進初中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全面提高,為將來更深層次的計算機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少鵬.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7):211,213.
[2] 段毅珠.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路徑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9):186,188.
[3] 張惠娟.基于ITtools平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內翻轉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
[4] 于化龍,沈婷婷,王慧嬌.基于翻轉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課“五個一”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2):121-126.
[5] 杜鍶佳.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6] 張均兵.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評估研究[J].中國考試,2015(5):33-38.
[7] 王亮.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9):53-54.
[8] 徐亞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5):49-59.